商学院创新工场实践基地精细化管理研究
2017-04-18李敏陈旭堂蓝鹤翔蔡小云
李敏?陈旭堂?蓝鹤翔?蔡小云
摘 要:商学院创新工场实践基地是进行大学生创业、创新、创意实践场所、学科竞赛、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障,是衡量学院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本着“精细管理求效益,创新机制促发展”的管理目标,商学院创新工场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初步形成了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商学院特色的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创新工场;精细化管理;实践教学
商学院创新工场为丽水学院首批校内创新实践基地,致力于培养商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使课堂理论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通过学科竞赛、科学研究、项目实践、专业论文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不同学科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形成了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商学院特色的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基地人员结构
实践基地人员组成:实践基地项目建设负责人、实验员、实践基地指导老师(专任教师)。指导大学生创业、创新、创意实践活动。实践基地项目建设主要负责人负责实践基地工作的整体安排,实践基地预算的控制、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实验员负责实践基地水、电、门、窗日常的安全工作、基地实验器材的保管工作、教学实践基地对学生清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督和实验器材的清点与破损登记、补充。负责其日常的保养维护,保持清洁、整齐。负责实践基地的消防安全工作,落实电源符合仪器设备的电压和功率要求,经常检查其完好性,发现故障,要及时检修。室内准备适量灭火用沙袋和适合于不同性质火灾的灭火器。协助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在学生实验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辅导和答疑;负责教学实验室的规划、设置、功能分布;负责实践基地规章制度的落实;协助实践基地负责人及指导教师及时总结实践基地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主动、积极参与实践基地的创新改革。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编制新开实验的大纲、实验指导书、课题、教材编写及科研论文的撰写。
商学院创新工场指导教师团队是一个高职称、高学历的科学研究队伍,具备很强的学术科学研究能力,多位教师荣获全国电子商务竞赛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有丰富的执教经验和理论知识水平,具有丰富的竞赛指导经验和创业管理的实践经验,业务能力较强。其中50%为年轻教师,专业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实践基地指导老师岗位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实践基地负责人分配的实践基地建设任务;指导学生过程中有责任保证实践基地设备的完好使用,设备使用有问题可以请实验人员进行协助。
二、精细化日常管理
实践基地时刻保持文明整洁和良好的工作秩序。各开放实验室制订的学生实验守则、主要操作规程等与实验室工作秩序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上墙。为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探究、学习需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实训中心通过申请不定期向专业内的师生开放。开放申请及管理细则如下:
申请细则:为了满足指导学生创新实验、参加学科竞赛、毕业论文以及教师科研需要,实践基地就实验室开放时间、开放场所基地建设负责安排实验人员负责管理。在节假日或休息时段开放时,由实践基地安排人员负责管理或由指导老师自行负责管理。
管理细则:(1)实践基地建设负责人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开放工作,妥善安排实验人员负责实验室、设备和物品的管理;负责开放实验项目审查、学生的管理、开放实验室的管理。(2)实践基地的开放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满足教师科研改革创新的需求。(3)实践基地开放期间指导老师有责任保证学生及实验室的安全。(4)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5)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师生要严格登记进入时间、所用设备名称和编号、设备使用状况、离开实验室时间,对设备使用有疑问可以请实验人员协助。(6)开放实验室内保持安静、整洁。特别注意安全,做到:防火、防爆、防毒、防电。(7)实践结束后,整理好设备,关好水电及门窗,方可离开开放实验室。(8)在未安排实验人员参与开放管理的特殊时段,开放期间由指导老师直接负责。
三、商学院创新工场实践基地创业创新氛围营造
商学院创新工场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有其相对独立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价值追求,基地建设也应体现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实践基地企业文化氛围营造,深入推进理论与实践支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立法”,大体有六类现象,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习惯氛围、工作作风、人际关系。建设实践基地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优化育人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营造职业环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职业氛围。在精神方面,指导教师要注重强化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实践基地是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关键场所,拓展性地吸纳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对今后工作价值的认同感。实践基地可以将学院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融合,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如进入开放实验室,实行登记,严格实践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督促学生遵规守纪、按章操作、令行禁止、训练有素。强化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在实践基地内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具有企业化的校園文化教育,领悟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
四、结语
商学院创新工场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使课堂理论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通过学科竞赛、科学研究、项目实践、发明创造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不同学科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依托大学生创新基地,加强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对合作关系,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建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实现教学、科研和生产的有效结合,构建商科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精细化管理,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学生活动中心、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拓展、开发其创新活动功能,在场地、设施、师资等方面满足了学生开展创新活动需要。
参考文献:
[1]李 敏,陈旭堂等. 电子商务创新工场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农家科技 , 2016(2).P;382 .
基金项目名称:商学院创新工场。文件号:丽水学院2015年大学生校内创新实践基地重点建设项目(丽学院办【2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