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2017-04-18刘希荣
刘希荣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只有严密有序的集体组织、先进的教育教学环境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才能创造奇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实践。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合作的兴趣和意识,创设合作氛围,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指导学生合作的技巧,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关键词: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氛围;合作思维;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1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68
近年来随着课改精神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是培養学生合作能力的前提。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多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合作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合作意识。
激发学生合作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比如,讲述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比本领》的故事:“梅花鹿和金丝猴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谁都不服气,单个行动,谁也没有摘到河对岸的果子,最后在大象伯伯的指点下,两个人合作起来,才解决了困难,摘到了河对岸的果子。”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团结合作起来,把更多的人的智慧、力量集合起来才能解决问题。所以,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就会自觉自愿地与人合作,合作意识也就自然形成了。
二、创设情境,营造合作氛围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了“交往教学过程”教学论,“交往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提倡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而是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这个平等的对话过程中,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一个更为有效的办法。
这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了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样就有效地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三、激励学习,创新合作思维
教师在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与人合作、什么是合作之后,还要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保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群体活动中,有些学生有时候别人说什么他也说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交往能力弱一些,或者不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在活动中只是一个听众;而有些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总是滔滔不绝,他们成了活动中的主导者,他们的说法,不管对的还是错的,不管完整还是不完整,都会成为本次活动的最后意见。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及时进行调整,在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下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并在每次活动的过程中安排每个学生的任务。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其他人倾听,然后再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决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在小组学习的分工时,要给每个学生适当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他在小组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自己有发言和倾听的权利和义务。
(二)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教师要善于把握合作学习的各阶段情况,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提出合理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觉得这些问题非常有讨论的价值,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同时又能将每一个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在每次活动之前,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确本次学习活动的要求,再进行动手操作或讨论,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我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之前,总会问一问学生,请他们说一说教师的要求是什么,以及怎样做等。
(三)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
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交流,更应该注意对合作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这个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再针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建议,可以对某一个合作小组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小组内的个体进行评价,让学生对合作的过程充满信心和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设立“最佳交流奖”“最佳搭档奖”“共同进步奖”“最佳智囊团”等多种荣誉来鼓励学生,让学生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更乐于参与其中。
四、开展活动,展现合作能力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从实际入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优势。
(一)开展口语竞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在合作活动中口头表达能力。可以组织学生以相声、讲故事、演讲、朗诵等形式进行表演,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在与人交流时,做到静下心来耐得住性子,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地打断或插嘴。要听清楚教师的提问、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萌发灵感,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三)开展读书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动力,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检验学生读书的效果,可以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通过竞赛、朗诵、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在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无限乐趣的同时,更深切地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四)艺术展演
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学生合作精心编排精彩的节目,通过精诚合作,在汇演活动中成功演出,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和意义。
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公益性活动,让他们从中体会帮助与被帮助的心理体验,从心理上强化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比如,“学雷锋”系列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学雷锋”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合作中明白,雷锋就在我们身边,比如,献爱心捐款、帮五保户打扫卫生、帮助学困生解决难题等。
参考文献:
[1] 梁友玲.浅谈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J].西江教育论丛,2003(2):5-6.
[2] 张洪艳.浅谈小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6(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