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进展
2017-04-18于洁
于洁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随着年龄和病程的增加而增加,在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50%的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目前常规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逐渐深入,特别是中医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随着年龄和病程的增加而增加,在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50%的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可分为左右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非对称性单神经病变,以肢体疼痛、麻木及感觉障碍等症状为特征。早期有效治疗,可减轻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植物神经损伤,及进一步产生的肢体和内脏的功能障碍,现对DPN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找到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1 常规治疗
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取能够有效促进神经修复、抗氧化应激、改善循环、改善代谢紊乱等治疗措施,代表药物有:①刺激轴突再生、促进神经修复的甲钴胺。②增加神经营养,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药物如α-硫辛酸。③改善微循环,提高神经细胞血供药物如前列腺素E2、西洛他唑等。④改善代谢紊乱药物,如依帕司他等。此外尚有神经营养因子、C肽、肌醇、神经节苷酯和亚麻酸、阿片类止痛药等。在这些治疗药物支持下,DPN的治疗已取得惊人的成绩,但DPN的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随着治疗手段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不良反应显现出来,更为优化的治疗手段成为近来医生们的研究重点。
2 西药治疗研究
2.1西药单药研究 对抗氧化剂α-硫辛酸的研究尤多。如Ziegler D等在一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对抗氧化剂α-硫辛酸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将32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DPN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α-硫辛酸组(剂量1200 mg,600 mg,100 mg)与安慰剂对照,结果在缓解DPN症状上,α-硫辛酸使用剂量为600 mg/d,超过3 w是优于安慰剂组的。与之相同的研究者有唐果[1]、岳梅枝[2]。王大成[3]将本院近年来收治DPN患者随机抽取80例观察凯时的临床疗效,分为对照组与觀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即饮食指导、药物控制血糖及弥可保,观察组为常规治疗+凯时注射液,每组40例,疗程15 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0.00%,P<0.05,对DPN患者常规治疗联合凯时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2.2西药联用研究 杨衷华[4]对比甲钴胺联合不同药物治疗DPN的疗效,其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DPN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以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依帕司他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依帕司他治疗能有效修复患者受损神经,改善患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较好。赖菲菲[5]探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100例2型DPN患者随机分治疗组50例,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对照组另50例,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疗程均2 w,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DPN有显著的疗效。徐艳梅[6]等评价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对DPN的疗效,其将98例DN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羟苯磺酸钙和甲钴胺,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疗程均15 d,结果在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DNP优于单用甲钴胺。童立鹤等[7]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来观察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的疗效,治疗组30例为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对照组30例为单用甲钴胺,疗程均2 w,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肌电图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DPN安全有效,优于单纯甲钴胺方案。
3 中药主方及成药研究
通过对DPN病理病机的研究,众多医家或是通过自制中药或是以中药成方来观察DPN的中医药治疗效果。如张冬冬[8]等通过观察阳和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DPN 组48例在饮食控制及西药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温阳活血通络中药,对照组42例同样条件下加用弥可宝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从而得出温阳活血通络中药是治疗DPN的有效方药。林泽宏[9]等将10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2例,治疗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降糖及口服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祛痰活血通络方,疗程均12 w,观察治疗前后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两组治疗前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章颖[10]分析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DPN的临床疗效,方法为收集该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期间诊治的DPN患者54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维生素E1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结果试验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中显效4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2.96%,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王晓平[11]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DPN患者,总有效率87.09%。聂轩[12]自拟舒筋散胶囊治疗DPN患者48例,症状消失总有效率81.25%,体征好转总有效率89.60%。仇丽伟[13]用自制DNP中药以当归、白僵蚕、白花蛇、蜈蚣、鸡血藤为基础方,上肢发病加桑枝,下肢发病加牛膝,痛甚加罂粟壳、延胡索,总有效率为84.60%。孙小东[14]用自制三七胶囊(黄芪、地龙、赤芍、水蛭、当归、山药、三七、川芎、玄参、太子参等)治疗DPN患者,总有效率为82.90%。如李黔云[15]等将10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变化,测量肢体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T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能提高总体疗效,改善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4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包括针法和灸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等诸多优点,多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以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脉、扶正祛邪的目的,已获良效。吴名[16]等以口服降糖药、维生素B1,静点疏血通为对照,观察合用针灸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配合针灸治疗,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0.00%。蚁淳[17]等以电针联合温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DPN,以常规基础治疗为对照,结果显示58例患者中对照组29例有效率为55.00%,电针联合温针疗法治疗组29例有效率为86.00%,结果证明电针联合温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DPN效果显著。董勤[18]等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3例和穴位注射组35例(注入弥可保注射液),选取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等穴,结果显示电针起效较快,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平台期”现象,穴位注射法起效迟于电针,但效应维持较持久,治疗20 d时电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穴位注射组(P<0.05),至60 d時穴位注射组疗效超过电针组(P<0.05)。
5 外洗法治疗
中药熏蒸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特色疗法,通过加热的药液对肢体熏蒸和浸泡,以使患病肢体腠理疏通、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刘露[19]等在降糖和补充维生素B6基础上采用足熏洗和穴位按摩的方法,足熏洗方:当归、川芎、羌活、独活、伸筋草等,穴位:涌泉、三阴交、足三里及太溪,观察100例患者,对比基础治疗,疗程2 w,结果:中药综合治疗有效率为98.00%,西药基础治疗有效率为86.00%,效果显著。何清香[20]等通过整理归纳2001~2014年发表在国内医学期刊中的有关治疗DPN的熏洗中药复方文献,运用频数分析方法,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外用中药复方共129个,涉及药物117味,常用中药类别为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解表药、补虚药、清热药及温里药等,常用中药有红花、桂枝、川芎、当归、鸡血藤等,中药性味多以辛温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外用中药治疗DPN,主要以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止痛为基本方法,同时配合益气养血、散寒除湿等治法随证加减,可取到较好疗效。刘彦辰以当归四逆汤作为主方,意在于取其功能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中医学认为血虚寒气凝滞不达四肢末梢所致,以养血散寒之法治疗,对符合标准的90例DPN患者,按对照组、治疗组及安慰组=1∶1∶1比例随机分组分配,其中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贴敷药)、安慰组30例(常规治疗+贴敷面粉),结果示90例患者经治疗1个月的临床观察中,贴敷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结果提示三组TCSS评分,经统计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在神经症状、神经反射及感觉实验治疗前、后评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安慰组及对照组(P<0.05),而安慰组只在神经症状、神经反射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感觉实验的改善疗效则与对照组相当(P<0.05),提示表明治疗组具有明显的疗效,进一步说明在治疗寒湿困脾型的DPN患者,以当归四逆汤组方贴敷来改善肢麻及疼痛感症状,具有明显的优势效果。
6 讨论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DPN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取得了广泛的成果,在目前的临床及科研中具有深远的意义。西药单药及多药联合应用在临床上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临床应用过程中,患者长期服药的顺应性较差,本病的发生呈逐年增多及加重的趋势;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对本病治疗作用持久,通过内服外用等方法,已经取得广大患者的认可,但其治疗方式多样,尚缺少统一的认识,须进一步临床验证,以期达到稳定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果,张蕾,曹秀堂.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09(1):12-15.
[2]岳梅枝.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2014(15):4161-4163.
[3]王大成.凯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1):124.
[4]杨忠华.甲钴胺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对比[J].山东医药,2009,49(20):96-97.
[5]申海英.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5,35(5):60-61.
[6]徐艳梅,雷波,马爱兰.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1):19.
[7]童立鹤,田仰华.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5,33(4):53-54.
[8]张冬冬.阳和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4):313-314.
[9]林泽宏.祛痰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6):86-87.
[10]章颖.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5(2):61-62.
[11]王晓平.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3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4):48-49.
[12]聂轩,李秀兰.自拟舒筋散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8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3,44(2):119.
[13]仇丽伟.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J].湖北中医,2002,24(12):909.
[14]孙小东,胡广君.自制三七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3):176.
[15]李黔云.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4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5):705-708.
[16]吴名,张蒙,王瑞珉,等.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6):546-547.
[17]蚁淳,金真,冯细强,等.电针联合温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6):1744-1746.
[18]董勤,靳艳萍,王康等.电针与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时效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17-519.
[19]刘露.中医药综合疗法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5):27.
[20]何清香,赵玲.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规律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133-135.
编辑/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