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

2017-04-18张大龙李芳

学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渗透形式

张大龙+李芳

摘 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具有人力、时间、载体上的优势,有利于丰富毒品预防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上的认同感,不显山露水,却水到渠成,能触动学生灵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行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要尊重课标,不许冲击教学;要份量适中,不能喧宾夺主;要有机统一,不宜生搬硬套;要因势利导,不要机械植入;要精心设计,不可随心所欲;要定向精准,不得盲目粗放;要讲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

关键词:学科教学;渗透;毒品教育;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0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57

禁毒工作,预防为本。近年来,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滥用合成毒品问题突出,吸毒人员低龄化趋势明显。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指出,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是应对当前毒品形势的必然要求,必须把青少年群体的预防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2015年,国家禁毒委、中宣部、教育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规划(2016—2018)》,明确指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将以10岁至25岁的青少年为重点、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使青少年禁毒意识明显增强,新滋生吸毒人数明显下降。该规划明确要求,中小学校“要将禁毒元素有机融入语文、历史、化学、生物、思想品德等课程,发挥渗透教学作用”。

渗透毒品预防教育,就是要把毒品预防教育的意图融于特定的载体和活动之中,运用特定的情景和氛围使受教育者得到熏陶、感染和体验。相对于专题毒品预防教育,是一种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要尊重课标,不许冲击教学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要尊重课程标准,尊重教材内容,尊重教学任务。每堂课都有特定的学科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不能因为渗透毒品预防教育而破坏教材意愿、删减教学内容、冲击教学结构、扰乱教学秩序。如,初中语文《谈生命》一文的教学,课标要求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体悟。渗透毒品预防教育,只需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懂得毒品危害即可。当然语言可以更形象,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如毒品的危害可表述为: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是一条紧勒咽喉的绳,是一潭污染生命的水,是一盏导向“死海”的灯。

二、要份量适中,不能喧宾夺主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的份量要恰到好处,既能达到毒品预防教育的目标、完成教育的任务,又不能挤占学科的教学时间、冲淡教学主题。如在初中历史《鸦片战争》的教学中,要在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基础上,突出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渗透毒品预防教育,只需指出鸦片引起白银外流、物价上涨、 民风日下和毒害民众身心、削弱军队战斗力等巨大危害即可,不应将历史课变成禁毒教育的专题课。

三、要有机统一,不宜生搬硬套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毒品预防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也不能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甚至无中生有。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客观存在的渗透点,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设计,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而渗透。如化学课“元素及化合物”的教学中,以分析毒品的分子结构为例,不仅能丰富、扩大、加深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还能使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毒品的危害机理,从而为他们理性拒毒打下基础。

四、要因势利导,不要机械植入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因势利导,科学巧妙地植入相关内容,做到贴切自然、合情合理。例如,在初中生物课中提到的人的大脑可以产生“快乐机制”来奖励人类的生存和繁殖等,而引起这种奖励机制的是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教师在教学中趁势宣讲吸毒上瘾的机理,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到毒品对大脑机能的破坏。

五、要精心设计,不可随心所欲

在學科教育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就要对渗透的内容精心提炼、篇幅精心剪裁、方法精心选择、时机精心把握、形式精心设计,要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涉及的“学习画图、网页制作、多媒体作品设计等”,教师可从海量信息中仔细筛选出丰富的素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用画图软件制作禁毒宣传海报、用Microsoft PowerPoint来制作禁毒宣传网页,也可以让学生制作禁毒宣传的PPT、FLASH动画等等,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与毒品预防教育并重的目标。

六、要定向精准,不得盲目粗放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就要研究了解学生关注的毒品问题、高危人群以及家庭背景、行为特征等,并据此开展靶向明确、针对性强的精准式毒品预防教育。要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创新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放大禁毒宣传教育资源的优势,增强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影响力。例如,在班会课上,教师要先做好前期调查工作,从学生现有的毒品预防知识和防毒认知能力入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对象。比如,有家族吸毒背景的学生、有进网吧和其他娱乐场所等不良行为的学生、经常结交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学生、有油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的学生,都属于接触毒品的“高危人群”,应该是教育的重点对象,教师就要不露声色地针对某个或某几个“高危”学生对象确定教育主题、选择教育案例、设计教育活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定向精准。

七、要讲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表面文章,避免单调的说教、机械的灌输。要从单向灌输向参与互动转变。如初中思想品德《危险的诱惑》教学中,可通过听歌曲、看电影、讲故事、查资料、读新闻、看图片、见行动等活动方式,增强毒品预防教育的吸引力,突出毒品预防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做到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方能触动学生灵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行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姚慧,宋晓明.我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政法学刊,2012(1):94-99.

[2] 彭善民.青少年新型毒品预防的社会工作创新[J].学习与实践,2012(3):111-115.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渗透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