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中贫民住区改造研究

2017-04-18刘玉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3期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辽宁省

刘玉梅

摘 要:首先分析了辽宁省内贫民住区——棚户区的形成原因及棚户区贫困居民生活状态,总结了辽宁省棚户区改造的做法与经验。辽宁省各市的棚户区改造采用了“整拆整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及“回迁与商业住房混搭”的措施,通过原地安置和异地安置相结合的方式,优化了城市内部结构。辽宁省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打破贫困在空间上聚集的道路,为其他各地贫民住区改造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辽宁省;贫民住区;棚户区;改造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3.027

1 引言

贫民住区是指城市中贫困人口大范围聚居的城市地区,这些地区往往存在失业率、犯罪率较高,区域内居民十分贫困等现象。贫民住区的改造是城市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必然结果。国际上,贫民窟在城市中与其他地区发展存在严重不协调的现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政府为解决贫民窟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我国,由于城市化的进程起步比较晚,加上政府对贫民住区改造问题不重视,因此,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出现了严重不协调的现象。进入21世纪,我国一些城市以及地区开始逐渐重视城市贫民住区改造问题。

从2005年起,辽宁省在我国率先大规模对棚户区进行了改造,经过四年多的改造工程,辽宁省改造完成了集中连片棚户区2910万平方米,其中沈阳改造完成了491万平方米、抚顺改造完成了369万平方米、本溪改造完成了201万平方米、阜新改造完成了370万平方米、铁岭改造完成了124万平方米等等。新建住宅建筑面积高达4400多万平方米,为70.6万户211万人改善了住房条件。辽宁省棚户区改造工程对全国乃至全球各城市的贫民住区改造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2 辽宁省棚户区的形成及特点

随着辽宁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城市住房建设的速度,这是棚户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省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初期,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往往在工厂区内搭建生活区,出现了厂居混建的现象。这种现象一直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日伪时期直至改革开放前期,我省的绝大多数城市都存在这种状态。辽宁省作为我国钢铁、煤炭、石化、机械等的工业基地,全国各地人力向辽宁聚集,辽宁省很多资源型城市快速发展,为了便于生产,在各个城市中建造了大量供工人及家属居住的临时性住房。计划经济时期,在单位制体制下,工人以及他家人的生活差不多都是由单位负责的,单位工人的住房以及配套基础设施也是由单位来提供,但是单位对职工的住房及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往往是不强的,导致这部分厂居混合的棚户区基础设施远远要落后于城市中其他地区的相关配套设施。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员工的数量快速增长,这要求企业不断建设住房来缓解员工的居住问题,但建起的职工住房大部分都是平房或者是十分简易的楼房,而且建成后,很少会有后期的更新及改建。同时,企业职工自身由于我国经济转型后企业或关或停,没有能力通过市场来改善住房。这些企业职工由于住房短缺,经常在原有的住房旁边搭建起更加简易劣质的棚户区。

辽宁省自2005年开始的棚户区改造主要针对的就是这类棚户区,这些棚户区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我省棚户区分布十分广泛,数量众多,但是都相对比较集中。我省14个城市几乎都存在围绕企业形成的棚户区。据统计,到2004年底,辽宁省14个城市中棚户区面积约占建成区面积的10%。另一方面,我省棚户区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城市中,尤其是抚顺市、阜新市、本溪市,这三个城市中的棚户区面积总值占辽宁省棚户区面积的42%。其次,由于辽宁省棚户区大多数都是供工矿企业职工居住的住房,为了便于生产,棚户区都建在企业内或者是企业的周边。而这些工矿企业又大都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距离市中心较远。抚顺市的棚户区基本上都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大多数房屋已经超过了五十年,房屋十分破旧,周边基础设施极度缺乏,房屋十分拥挤。另外,辽宁省棚户区一般位于工矿企业或重化工企业周围,因此,周围的环境大多污染严重,甚至受矿产开采严重而沉陷。除了环境十分恶劣之外,棚户区内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都严重落后。以本溪市棚户区为例,棚户区内没有所谓的道路,每到雨季路上泥泞不堪无法行走;没有排水设施,居民只能随处倾倒污水;甚至几百户居民共用一座旱厕,棚户区内的居民生活十分不方便。

棚户区内的居民几乎都是贫困群体。由于我省资源型城市内的资源严重枯竭,大量企业或关或停,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失业,没有了经济来源。在众多下岗失业的人群中,“4050人员”是一群特殊的失业人员,这些人的年龄都相对比较大,文化程度不高,而且进行再就业的能力很低,另外他们的家庭基本上是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十分沉重。棚户区内的其他居民也同样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困境。在阜新市,二十年间,14对矿井报废,下岗失业的工人高达15.6万,有近20万的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这些人在棚户区内苦苦生存。

3 辽宁省棚户区改造的经验启示

从2005年起,辽宁省棚户区改造采用“整拆整建”的措施,通过原地安置与异地安置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贫困在空间上的集聚。辽宁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地理位置好、棚户区规模大、与城市中其他棚户区距离比较远的,可以采用原地安置的方式;对地理条件好、多个棚户区相邻的,采用原地安置以及就近安置的方式;而对于地理位置较偏,环境及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棚户区,则采取的是异地安置的方式。在抚顺市将原来83片棚户区改造成71片棚户区,将不适合居住的棚户区内的居民都进行了异地安置。

在我国,棚户区可以说是“贫民窟”的代称,如果在棚户区改造中,仍然把原来棚户区的贫困居民聚集在一处,必然会导致贫困进一步聚集的势态,使城市发展极端不均衡。因此,辽宁省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打破了这种贫困在空间上的集聚,各地在“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基础上,在新建小区中既建造了棚户区居民回迁的安置性住房,又面向社会其他中高收入居民开发了商品性住房。同时,采用异地安置的棚户区回迁居民,也采取了不同的安置方式,有的是整体异地安置,也有分散式的异地安置,这样就能将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安置在同一社区当中。像本溪市的新德社区,据社区主任介绍该社区一共有32栋楼,其中25号、29号还有30号楼都是回迁楼,38号楼中的三单元是回迁房,其余的都是商品房,是本溪市各地的居民投资购买的。

辽宁省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还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辽宁各市投资约30亿元资金用于建设、更新城市的基础设施。据统计,辽宁省棚户区改造新建道路面积291万平方米,铺设供水管线438公里、排水管线774公里、煤气管线301公里,新开公交线路111公里。同时,辽宁省还注重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在棚户区回迁安置房周围会同步建设社区、医院、学校、幼儿园、商业设施等等。

从2005年到2009年,辽宁省各城市已经基本完成了连片棚户区的改造工程,大大改善了棚户区居民的生活条件。辽宁省棚户区改造探索出一條打破贫困空间集聚,优化城市结构,提高城市功能的发展道路,为我国其他城市贫困住区的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联合国人居署.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0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董丽晶.国外城市贫民窟改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10,(11).

[3]陈飞,倪鹏飞.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内部空间再造——辽宁省棚户区改造的空间经济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5).

[4]孟翔飞.莫地的变迁:内城贫困区整体改造与社区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美]迈克·戴维斯.谈谈城市贫民区问题[J].国外理论动态,2008,(6).

猜你喜欢

棚户区改造辽宁省
棚户区改造被设限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关于鼓励企业自主进行棚户区改造的探讨
棚户区改造方案——PPP模式初探
北京市棚户区改造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