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
2017-04-18杨永明
杨永明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政府扶持力度和舆论宣传不断加大的作用下,各地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下种养殖业,农林产品采集、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林木开发和绿色景观利用等方面相继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此举不仅保障了地区经济平稳增长,还加快了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保障林农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围绕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意义展开分析,并在贯彻国家政府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拓宽林业发展空间,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林农收入等目标的实现提供有益參考。
关键词:林下经济;种植养殖;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前言
实践证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不仅提高了土地使用率,使得有限土地资源实现了产出最大化,还帮助了各地区农林种养殖业解决了病虫害、除草、除杂等诸多方面的困扰,实现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此外,得益于以林下种养殖业对科学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使得林木周围土壤肥力不断优化,苗木长势旺盛,林农年均、人均收入得到了明显提升。因此,基于现有成果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林下经济发展策略极具现实意义。
一、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广义上说,林下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指导,以地区林地资源为基础,在自然条件的辅助下,合理进行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活动的一种经济综合体。这是一种通过“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方式,也是一种切实为林农增收,也能带动林农经营、维护森林的积极性的典型良性循环经济模式和低碳经济模式。现实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确实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以XX地区为例,该地区林区面积较大,所采取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林菌模式、林牧模式及林药模式为主。截至2015年,该地区参与林下经济产业经营的人数超过了一千六百万人,投用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林木面积已达到六千多万亩,由此创造出的经济年产值也已超过七百五十亿元,实现了林农人均增收一千二百元。所以说,重视并积极开发更多林下产业,进一步带动林下经济发展,是助力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农林产业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林农脱离贫困、走向富庶的有效之举。
二、推动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助力国民经济整体持续发展
林下经济是支撑各个行业及普通民众生活、生产等活动所需林业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整体经济的主要项目。随着民众经济条件、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于木材、花卉、水果、草药等林业资源和木质制品的需求也日趋提升,社会行业企业经营发展也同样需要大量的木质产品或林业资源衍生品,因此,实现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促进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民众经济增长的根本。
(二)保障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而大力推动林下经济,能够使得林地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从而有效拉长地区整个农林产业链条,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形成近期得利、远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协调发展的林业经济发展格局。而这即意味着林下经济发展必须先确保林业资源的可再生性,严格控制林业资源开发,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需求,坚持生态优先,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从而有效预防生态破坏,增强生态资源的循环再生功能。
三、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革新思路
(一)加强地方领导,创新林业发展机制
首先,地方领导干部必须端正认识,给予林业发展、林下经济应有的重视,并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战略规划之中,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一体化来带动林下经济发展。其次,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绿色政绩”管理机制,制定领导林业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将林业生态建设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同时,落实地方领导林业生态建设离任审计制度和森林资源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政府在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中的责任,建立林业发展和林下经济长效管理机制。再者,地方政府还要积极宣传林下经济重要作用,引导当地民众共同参与林下种植养殖,但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必须开展详尽、细化的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结合需求制定相应鼓励政策,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地方林业部门也应恪尽职守,详细分析本地特点,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林改配套政策,将国家和政府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宣传、落实到位,提高当地民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此外,对于条件符合且有能力的地区,还应积极学习和引入更多适合当地林下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创建获取碳排放、储存碳信用平台,学习和摸索绿色碳汇资金造林机制,鼓励股份合作制、个体承包等各种形式组织共同参与林业建设,带动林下经济走出地方,走向全国。
(二)探索创新体系,提高林业科技含量
要求坚持科技兴林,以科学带动林下经济发展。首先地方林业部门必须重视对于林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积极构建与地方林业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等的人才输送合作平台。同时,强化基层林业工作站的科技推广职能,建立市、县两级林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机构,联合采取人才引进、科技培训、技术交流等多方面措施,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林业实用技术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地方林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加大林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对花卉苗木、禽畜养殖、林果业等林下种植养殖方案的探讨和摸索力度,提高林下种植、林业育苗、花卉生产、造林绿化、森林抚育等技术环节中的科技含量,为林下经济发展与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再者,有条件的地区还要加大对造林育林和森林保护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力度,突破林下经济阻碍,例如解决石漠化治理、困难地造林、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木良种选育、林业灾害防控、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新品种的引进与试验等难点问题,以提高林下种植养殖产品的质量为工作重点目标。
(三)推进管理改革,践行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为避免造成地方重大经济损失或是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开展林下种养殖首要综合评估地区地理环境,对当地自然气候、土壤水文、主要动植物种类等情进行深入了解,选择最佳动植物物种并科學合理地进行种植、养殖,切忌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种养不符合当地生态系统属性的物种;同时,还要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进行科学的物种搭配,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物种之间均能相互促进、和谐共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林木管理改革。比如,可采取以封为主,封、造、改、护四者结合的育林措施,坚持突出重点与分类实施的原则,明确分类封山育林的范围、对象和措施。其中,对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可采取长期封育策略;对生态脆弱地区、造林困难地、森林公园、天然阔叶林等可采取十年期封育;对人工杉树、幼林等可采取五年封育。如此,借助分类施策来打造树种多样、结构稳定、功能强大的生态公益林。此外,还可利用水源丰富、生态脆弱的区域林地,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利用立地条件好、适宜林业产业发展的林地建设高效速丰林基地。藉此从上至下,保障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林业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结语
林下经济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非木质林产品方面,作为农林业生产领域新晋涌现的新生事物,林下经济的显著优势使之在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中备受关注,且逐渐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因此,在我国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背景下,各地政府及林业部门应加大对林地、多种生物资源开发、生态科学经营的关注度,推动我国林下经济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成清,张新永.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J].绿色科技,2016(03).
[2]吴宪扬.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02).
[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项目组.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基于70个样本县的实地调研[J]. 林业经济,2014(02).
[4]林文树,周沫,吴金卓.基于SWOT-AHP的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J].森林工程,2014(04).
[5]韦英丽.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06).
[6]王云卿.发展林下经济是生态林业经营的必然趋势[J].现代园艺,2014(02).
(作者单位:永胜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