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生作文创新的培养方法

2017-04-18林海金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创新方法农村中学作文教学

林海金

[摘 要]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农村语文教师更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指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凝聚真情实感进而写出好文章。教师要从立意、选材、写法以及指导方法等方面分别对学生进行认真引导,让学生敢于尝试、创新,在写作中不断地深入实践与探索,使学生热爱语文课堂,热爱写作。

[关键词]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创新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队伍中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师中既久远又常新的一个话题。知识是容易教的,技能也是容易训练的,但精神灵魂的成长却需要信任和耐心,需要期待的目光长时期地注视,需要慢慢熏陶、培养、塑造……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在平时谈论孩子们的作文,往往提到的是优秀孩子的佳作,却经常忽视如何改变那些“下笔有困难”的孩子。當前,很多农村学生从很小开始就失去了父母的陪伴,失去了和父母长年生活在一起的机会。在他们的记忆中,和父母一起的生活片段比较模糊,渐渐就形成了一些我行我素、任性的性格,又或是孤僻、自卑的个性。他们对于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不论是酸、是甜、是苦、还是辣,更多时候习惯或是选择将其掩埋在心底,锁进记忆的匣子。这个时候,作为语文教师,要及时与孩子们沟通、引导,和他们做朋友。然后让他们以日记、便签或小纸条的形式记录下每天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大家分享。日积月累,学生必然会有一手好的作文材料。

让学生能够张扬个性、自由创造,写出独特的作品,是整个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很多教师在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拟定了不少条条框框,习作训练成为考试的模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行文模式化。而要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勇于创新,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作文立意要新

作文的创新,表现在文章的立意上。文贵创新,自古皆然。清人郑板桥强调写诗要“标新立异”,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独到的见解才会引人注目,彰显个性。作文又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心智活动,应该融进写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表现。

要使文章立意新颖,最好的做法是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敢于对材料另眼相看,敢于突破旧方框,从传统看法中,运用异向思维,提出新的看法。如一位九年级学生的文章《小议班门弄斧》,在文章的开头,他写道:“人都说,不可班门弄斧,我却认为,既要弄斧就一定要在班门。然后他摆事实,讲道理提出三个理由:只有到班门弄斧,才能发现问题,弥补自身不足;只有到班门弄斧,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创新能力;只有到班门弄斧,才能后代胜前代,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最后他得出一个与传统定论截然相反的结论,即一定要班门弄斧。”这篇文章好就好在跳出了传统的思维与框架,写出了新意。

二、作文选材要新

一篇文章立意很新,但如果没有新颖的材料去表现,也无法体现文章的新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圈套,从旧题材中挖掘出新内容。

在当下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具有手段先进、容量大、内容集中、重点突出、图像色彩艳丽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它,通过特有的图象、动画、色彩、声音甚至于游戏的形式,给学生以极大的刺激和引诱,让学生在游戏中取乐,在乐趣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风光片,让学生练练写景抒情散文;也可以选择一些新闻报道,关闭声音播放,然后让学生写新闻报道;还可以摄录一些学生熟悉的图片,让学生配上一些解说词。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如画面缺乏逼真性、立体性,限制了观察的空间,感受是远距离的,取消了个人体验等等。但多媒体毕竟给学生以新奇的感觉,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也可以让农村孩子认识一些没有接触的事物。教师要很好地应用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果说“意”是作文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文章的立意要靠材料来支撑,新鲜的材料能更形象地再现五光十色的社会,诠释异彩纷呈的人生,收“笔下见时代,墨中见风采”之奇效。用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题材来表现别人不曾表现过的主题。这种题材可以是“新出炉”的,也可以是那些司空见惯,却又被别人视而不见的。如提到圆,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会想到镜子,而有的同学就说“圆是气球,是儿童正在放飞的梦想”,然后着手深入主题。因此一篇好文章,选择材料应当是别人没有看到的,或者是没有写到的,否则就谈不上新。

三、作文写法再求新

作文的创新,还表现在写法和语言上的求新。在文章的结构写法上要打破常规作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在语言上要富于变化,或通俗明快,或朴素自然。要善于运用修辞,中学生已学习了十几种修辞手法,如果能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则语言会精彩动人。如朱自清《春》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表现春的生机盎然。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资源,引导学生加强学习吸收。

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相对来讲比较贫乏,知识面相对狭窄。而单就创新精神的培养来说,名著阅读比单篇文章阅读的效果就要显著得多、重要的多。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体验的开放性,给了学生充分的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可能。其次,文学阅读的过程往往贯穿着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在时代呼唤创新精神的今天,名著阅读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所以在作文的写法上,可以巧用名句。中学生学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名诗,其中有大量脍炙人口的佳句,学生如能巧用这些名句,定会使作文文趣盎然、别具一格。然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自然离不开平日里的生活,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会,共同享受情感的升华。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对象本身不是写作目的,展现其背后的与人性、人情相通的东西才是我们的主题,即要把微小、寻常、不起眼的事物写出灵性,写出神韵,写出味道。

四、教师指导应立新

作文的创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作为教师,应该抛弃一些陈旧的观念,树立学生主体观。对学生习作中具有个性色彩的思想见解必须坚持鼓励、表扬,要撞击出学生个性化的思想火花,鼓励学生表现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使他们乐于表达,形成“人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民主写作氛围。学生的见解有的独特新异,有的超越常规,往往不被多数人赞同,甚至会受到嘲讽;有的见解并不完备。对于学生的独特见解,只要不是荒谬的,教师就应认可,并加以保护,给予积极的支持,使之臻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探新求异,勇敢创造。还有些学生一到写作就不知说什么才好,那么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材料。渠道是多方面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组织活动,学生都愿意参加,过程也会更深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真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如表演猫捉老鼠,表演母亲训斥孩子等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比较不同。此外,还举行手抄报评比和作文比赛,把好的作品张贴出来。这些活动不仅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让他们有东西可写,而且也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最后,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写作时不愿动脑筋,不想思考问题。有的学生模仿别人的文章;有的学生说套话,重复别人的话;极个别的甚至抄袭范文。这是学生思维中惰性,是创新作文的大敌,教师就应堵死学生偷懒的路子,督促学生去发现、去创造。

总之,教育无论如何创新,语文教师教孩子作文,应该教语言能力,应该教孩子如何“回溯”自身,观察世界,在自己的身上发现“真理”,在周遭的环境中发现真实、探究真相,写作文,“真实”“说真话”。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只要教师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不断地深入实践与探索,使学生热爱语文课堂、热爱写作,那么,作文教学便取得巨大的成功了。

责任编辑 范宏芳

猜你喜欢

创新方法农村中学作文教学
浅谈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方法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试论森林分类经营的创新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