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探究

2017-04-18张成凤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构建内涵问题

张成凤

【摘 要】文章通过诠释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内涵,分析目前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政府、高校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下,通过制度规范化、理念服务化、机制竞争化、队伍职业化等途径构建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实现高校建设和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 内涵 问题 构建

高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支持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水平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保障。因此,构建以服务理念和服务行为为导向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是实现高校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必经之路。

一、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内涵

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是在民主与开放的和谐环境下,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以服务理念和服务行为为导向,坚持确保和维护广大师生和校内外关联方的利益为根本,建立起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利益关联方共同参与高校建设与发展,并以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和行政服务质量为目标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它坚持服务理念的主导性、决策机制的民主性、行政权力的有限性,强调参与合作,重视公平与开放,其构成要素包括民主的决策机制、扁平的组织架构、专业的服务团队、高效的服务平台、完善的监督机制。总之,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二、目前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因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学科设置、教学质量以及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从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宏观角度上划分为教学型、研究型以及教学研究型三类。高校类型的不同决定了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心不同。无论如何,行政管理工作在各类高校工作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教育事业和学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与保障。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但仍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行政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管理理念是指导管理行为的文化内涵。我国高校管理受体制内影响,管理理念滞后于现代化行政管理的需求,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责任意识淡薄。在编制的终身保障下,管理人员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消极对待工作,往往安稳度日,只求将工作做完,而不思考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成本效益意识淡薄。管理人员处理事务容易忽视成本或不计成本投入,经常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工作效率低下。

第三,服务创新意识淡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墨守成规的现象,长期按照规定流程办理事务,不主动思考总结,不积极向他人学习,缺乏创新精神。

(二)行政管理职能有待规范

在行政管理职能方面,高校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

一方面,高校内部往往依靠行政权力掌握更多的学术资源,过多的介入使行政权力挤占了学术权力,这样的“越位”不利于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发挥。学术与行政的双重工作任务干扰了彼此工作的进程,降低了整体工作的效率。

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工作作为连接教师、学生、利益关联方的重要纽带,向其服务主体提供各种服务,但因不重视管理规律,不顾及管理规范,脱离相关管理职能,而未能向其服务主体提供切实满意的服务,造成行政管理“缺位”现象。

(三)行政管理效率有待提升

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權力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所授予的,其在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和办公设施等方面的垄断性造成效率低下。高校各部门承担了较大的工作量,往往部门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项管理任务,一旦中间出现问题,容易造成责任不清、相互推脱的现象,使得组织机构效率不高;行政管理人员由于学历层次、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差异,缺乏专业化的培训,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随着现代化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各高校加强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但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利用程度较低,网络化工具使用频率也不高。这些都制约了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四)组织机构设置有待优化

我国高校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校、院、系三级行政组织为主,各职能部门辅助支持的机构模式。这种模式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部分组织机构臃肿,行政人员冗余,超出实际管理需求;部分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重叠交叉,导致分工不清,权责不明;繁杂的分支机构导致行政管理人员一味追求本部门的利益和效率,忽视了对其他部门应兼顾的利益,行政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不顺畅。

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元和稳定的管理活动。由于缺乏办学自主权,绩效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不够健全,组织变革面临较大阻力等主要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影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急需在管理模式上实现转变。

三、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构建

高效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是一个系统的体系,是推动高校行政管理服务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在政府、高校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下,构建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需要制度规范化,理念服务化,机制竞争化,队伍职业化。

(一)制度规范化是构建高效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基本保障

高效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应在民主决策机制、有效执行机制、及时反馈机制、完善监督机制等一套相互促进的制度体系下运行。要让广大教职工、学生代表和利益关联方参与到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决策中,并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适时引入企业化运行机制,提升执行力度和执行效率,保持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及时建立高效率的回应机制;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并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制度有效地监督行政管理主体。

(二)理念服务化是构建高效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行动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崇尚学术、创新发展是管理理念服务化的深刻内涵。服务理念是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组织文化精髓,是行政管理人员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人性化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能够加深服务型组织在文化层面的积淀,能够有效地实现高校培养学术人才、积累学术知识、服务社会的功能和目标,为高校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资源共享平台。服务理念也是与时俱进的价值体现,在行政管理方式、组织和结构不断变化中创新和发展,通过不断地调整,重新建立满足新需求的发展模式,形成新的动态平衡。

(三)队伍职业化是构建高效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

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队伍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在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引入人员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选拔满足岗位需求的优秀管理型人才,同时明确晋升渠道和考核机制,督促管理人员不断追求进步,确保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和服务性。

二要优化人员配置。要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将合适的人放置到合适的岗位上,综合考虑岗位需求、个人性格和职业意愿等因素,侧重多岗位交叉培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能力突出的管理队伍。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增强其行政服务意识,提升其岗位服务能力,拓宽其视野,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冷.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增强高校行政管理服务意识[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60-61.

[2]武瑞坤,张刚刚.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6):122-126.

[3]赵宏伟,杜星武.浅谈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4(27):129.

猜你喜欢

构建内涵问题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