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2017-04-18成润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问题建设

成润

【摘 要】民族高校学生干部是民族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各级党团组织和学校各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从选拔、培养、考核三个方面着手,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以充分发挥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高校 学生干部队伍 问题 建设

民族高校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阵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民族高校的学生干部是民族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各级党团组织和学校各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群体的思想、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更好地引导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定义及特点

(一)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定义

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民族高校各类学生组织的组织者和负责人,他们是民族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积极分子,是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大体上包括在校、院团委,学生会,班级等组织中担任干部的学生。

(二)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特点

一是分布广泛。由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工作需要学生干部去组织和落实,因而学生干部广泛分布在各组织、各部门、各专业、各年级、各班级之中,人数较多。

二是民族较多。由于民族高校的生源中少数民族学生占绝大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的学生干部来自很多个少数民族。

三是整体素质较高。民族高校学生干部是在各级党委、团委领导下从事学生工作的学生骨干,他们是来自于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学生干部,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官本位意识较强

学生干部是联系学生与教师的桥梁,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得力助手。随着“95后”成为大学的主力军,“90后”学生特点的新变化给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挑战。绝大多数学生竞选学生干部的动机是端正的,希望在此平台上服务同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及独生子女生活的影响,他们容易形成自我中心意识,注重个人利益,因而在学生干部队伍中呈现了“官场习气”,如等级分明,干部不干事,干事不管事等,在工作中拉关系、套近乎,远离学生群体,只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

(二)团队协助能力较差

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在团队的基础上,发揮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一个整体,每一位学生干部都是队伍的一部分。只有每一位学生干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融入集体,以团队的发展为核心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力量,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础上,服务于同学,助力于学校的学生工作。但有一些学生干部相互之间拉帮结派,在工作中缺乏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只从狭隘的局部利益出发,工作中互相推诿,忽视学生组织整体工作,团队协助能力较差。

(三)学习与工作关系处理欠妥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民族高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较落后,经济较落后,教育水平低。因而少数民族高校学生干部整体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偏科现象较重,学习压力较大。较薄弱的学习基础加上较多的事务性工作给大多数民族高校学生干部带来困扰。部分学生干部要么在努力保证不挂科的情况下投入工作,要么忽视了工作而埋头学习,处理不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四)创新能力较弱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目前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干部开展学生工作的关键条件。学生干部的创新精神是推进学生活动发展,繁荣第二课堂的生命力。民族高校深处民族地区,社会资源较少,对外沟通较少;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的创新能力较弱,工作上缺乏创新。很多学生干部害怕在工作中做错事,影响自己在教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有部分学生干部有很好的思路,但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与毅力,结果常常不了了之。

三、完善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一)科学合理的选拔是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前提

1.规范学生干部的选拔程序

规范的学生干部选拔程序是打造优质学生干部队伍的关键。为将各专业各班级的优秀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队伍中,一方面,要坚持“院—系—班”的三级学生干部选拔机制,从班级里选拔的主要学生干部需在班级中担任主要学生干部,为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实现学生干部队伍的“文化传承”;另一方面,坚持学生组织内部的“推优”机制,从学生组织内部推荐优秀的学生干部加入主要学生干部队伍,构建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引领学生组织的发展。无论是三级选拔还是学生组织内部推荐,学生干部的选拔程序都应遵循“公布岗位及要求—公布选拔方式—选拔结果公示—观察—任用”的流程,在每一个环节都确保信息公开,让每一位普通学生和参与竞聘的学生干部都充分享有知情权。

2.丰富学生干部的选拔方式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指标测试作用于学生干部选拔。因此,丰富学生干部的选拔方式将有助于选拔优秀的学生加入学生干部队伍。

首先,在坚持传统的竞聘方式的基础上,引入性格测试,根据工作岗位的分工不同,让参与竞聘的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并通过测试帮助学生组织内部对不同类型的竞聘者进行更好的分工分配。

其次,在选拔学生干部的过程中,组织开展符合学生干部实际工作情况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竞聘者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再次,在选拔过程中,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学习方法好、学有余力的学生,确保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

(二)恰当有效的培训是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

对学生干部进行恰当有效的培训是提高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要将对学生干部的理论培训体系化。

首先,通过团校、政治理论学习、时政热点讨论等形式对学生干部进行马克思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坚定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

其次,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邀请学生工作领域的专家、优秀学生工作者、优秀学生干部等组成培训团队,锻炼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再次,构建学生干部层级化培训模式,即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任职年限、不同岗位的学生干部进行相对应的培训。比如,对刚进入学生干部队伍的大一新生进行办公软件、公文写作等基础培训;对大二学生干部进行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等培训;对书记处、主席团的学生干部进行更宏观的培訓。

(三)客观完善的考核是民族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保障

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是提高学生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保障,学生干部考核体系务必科学而合理。

首先,对学生干部的个人品德、组织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学习成绩、师生评价等进行客观而真实的评价,以量化表的形式进行评分。

其次,对学生干部的工作业绩和对组织对部门的贡献进行考核,以其所在部门所在岗位的实际工作成绩为依据,对其工作成绩进行客观的考评。

再次,要建立严格的学生干部考核指标,针对考核优秀的学生干部予以破格提拔、奖励,鼓励其更加优秀,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干部要帮助其改进、提高,若考核中实有不适合担任学生干部的予以调离学生干部队伍,以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素芳.浅谈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6):77-78.

[2]李骥.大学生骨干培养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董庆龄.青年领袖成长规律及其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15):179-180.

[4]万燕玲.高校学生干部群体的培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8):50-51.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问题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