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东路事件”起因以及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影响
2017-04-18高珊
[摘 要]“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继承父业以来第一次对外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但其是在特殊的背景下,受南京国民政府反共意识的影响和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由于张学良对形势判断失误而造成的。该事件破坏了东北地区中、苏、日微妙的平衡关系,更为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提供了样板,加快了日本的侵略步伐。
[关键词]中东路事件;原因;日本侵略东北;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东北地区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之一,尤其是日俄在东北的利益角逐尤为严重。中、日、俄三国利益交织在一起,但软弱的旧中国并不能在这种“三角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积极实行“革命外交”,1929年5月27日,东北地方当局在国民政府的鼓动下,以“俄人宣传赤化,显违奉俄协定”为由,搜查了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成为国民政府武力强行收回苏联掌管的中东铁路的部分管理权的导火线。但这场军事冲突以中方的失败而告终,12月22日,中苏签订《伯力协定》。这就是“中东路事件”。“中东路事件”在特殊的环境背景下发生的。
一、“中东路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原因
自清朝末年开始,俄国便开始大规模武力侵略东北地区,中东铁路便是近代以来俄国侵略中国的产物。日苏(俄)在中国东北地區的利益争夺也经常是围绕中东铁路及其附属地权益展开的。
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在日本的淫威下,双方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意图强夺辽东半岛,俄国见本国在东北地区权益受损,便联合德国与法国干涉还辽。借此机会,中俄双方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条约规定俄国有权接造一条由哈尔滨、吉林至海参崴,与俄国境内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接的铁路。1898年5月,又签订中俄《旅大租地条约》。8月,俄国开始修建,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旅顺、大连的中东铁路。1904-1905年日俄战争在东北地区爆发,俄国战败,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将中东铁路的长春—大连段(南满铁路)及附属地权益“交还”给日本。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立,对旧中国采取了相对“友好”的态度。1924年,《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签订,规定中东铁路为中苏合办的“纯商业性质”的铁路,并且苏联政府允诺,中国政府可以用中国资本赎回中东铁路及该路所属的一切财产。尽管为中苏共管,但1927年10月,苏日秘密签订《中东路草约》并将中东路的部分权利转让给日本。消息不胫而走,中国政府非常震惊。这也为张学良收回中东路埋下了伏笔。
这个时期,中国国内亦不平静。1927年,北伐大军势如破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于4月18日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继续进行以奉系军阀为目标的北伐战争。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策划皇姑屯事件,炸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同年12月29日,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通电全国,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促成“中东路事件”的爆发还有一些国内因素:
1.国民政府的反共意识。自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以来,大力清除军内、国内共产党势力,屠杀共产党人。而苏联作为中共的支持者,国民政府更是反感,曾经称其为“赤色的帝国主义”。事件初期,蒋介石便宣称“中东路事件”是苏联人的阴谋。7月18日中苏断交后,国民政府更是发表宣言,称“一九二九年中国南北方各处迭经发觉苏俄方面借驻华大使与领事馆及国营商业机关宣传赤化,赤党阴谋倾覆中国政府破坏中国国家社会之事实……实行炸毁中东铁路各项密谋文件以冀”(1)。不久,大公报纷转载宣言,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大的反响,促使“中东路事件”中武装冲突的进一步爆发。
2.国民政府的支持。南京国民政府虽实现国内统一,但党内派系林立,政权不稳。此时蒋介石提出的“革命外交”亦得不到列强的支持。为树立威信、表达亲美反苏的外交倾向及进一步推行“革命外交”方针,对“中东路事件”表示支持。1929年7月5日,蒋介石指点张学良,并表示坚决收回中东路主权,即使牺牲与苏联的外交关系。“7月9日,更是作出了让张学良派兵进占中东路的决定”(2),国民政府的支持更坚定了张学良收回中东路的决心。
3.张学良对形势判断失误。张景惠与吕荣寰作为中东路的相关负责人,对张学良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张景惠与日本早有勾结,强烈建议对苏作战,使日本坐收渔翁之力。吕荣寰等几位“俄国通”则认为苏联外强中干,国内矛盾重重,不会出兵迎战。正是由于内部的混乱及对苏联形势未做出正确的判断,1929年7月22日,张学良致电蒋介石并推测苏联不会迎战。6月6日,张学良在给张景惠、吕荣寰的电文中表达了其看法“若苏联副理事长能就范,将我所要求者一一实现,则我对此次领馆搜查,亦可以设法了结”(3),在6月8日的电文中态度更加坚决,妄图一并解决蒙古、新疆的与苏问题,这在当时是不切实际的。这种错误估计促使张学良武力解决中东路问题。
二、苏、日两国对“中东路事件”的态度及做法
对于东北当局在中东路沿线派兵、查封苏联商业机构等一系列举动,苏日两国表现出了利于本国利益的态度,并采取近一步行动来维护或者想方设法增加本国在东北地区权益。
(一)苏联对于“中东路事件”态度强硬,并付诸武力行动
尽管南满铁路段被日本夺取,但苏联(俄国)依旧从北满铁路获益良多。一方面,苏联(俄国)可以从中谋取高额经济利润;另一方面,苏联(俄国)可以通过中东铁路大量开发东北地区的资源,剥削东北人民。虽然苏联允诺国民政府中国可以赎回中东铁路权益,但一旦触碰其本国利益时,其苏俄沙文主义便表现的淋漓尽致,继续坚持在中东铁路的管理权。
从政治角度上分析“中东路事件”,苏联认为“夺取中东铁路是反苏战争的前奏”(4),认为这是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中国军阀,推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反苏武装行动。如此严重的估计必然会导致苏联激烈的反应并最终付诸武力。8月6日,苏联迅速成立了苏联红旗特别远东集团军,总兵力约四万余人,下属兵力3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一个蒙古骑兵营,特别远东军装备精良,有大量飞机、坦克、重炮、战舰等技术兵器,还装备了当时苏联最新型的MC-18坦克(MC-1被称为“俄国版雷诺FT-17”)。苏联出动了海、陆、空的精良装备,意在向日本、向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势力展示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
(二)日本对于“中东路事件”幸灾乐祸,以坐收渔人之利
“中东路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一直对东北虎视眈眈的日本更是不甘落后。事件发生不久,日本随即向俄驻日大使表示,中俄两国之间的大事仅日本有能力调节,不愿让他国加入调停。同时日本不断制造其它事端,如不断组织中国军队运至满洲地区各处,宣称中国军队有扩大战争之势,激化中俄矛盾。
在日本看来,这是从俄国手中夺取中东铁路全线及在东北地区获得更多权利的绝佳时机,日本在挑拨中苏关系的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扩张行动:(1)增兵。日本担心事件殃及到南满地区,向该地不断增兵,并在长春建筑大规模陆军营房,增设满洲守备队,前后共计一万三千人。(2)操练军队。中东路事件发生后,日军长期在长春做围城演练,甚至以沈阳城为目标。(3)探听情报。许多日本军官扮作商人、农民到四处游走,勘探地形,窥探中国军队情形。“关东军参谋坂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5),从1927年7月起,乘机“开始到长春、哈尔滨等地作了第一次‘参谋旅行,进行了一系列的策划和讨论”(5),为进军东北做准备。(4)制造事端。从“中东路事件”到“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东北地区制造的针對中国的事件数量增多,如具有代表性的“铁岭事件”“长春事件”。
三、“中东路事件”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影响
“中东路事件”中,国民政府以失败告终,使中东铁路又回到中苏共管的局面,然而却使东北地区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加速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攻东北的速度。
(一)打破了东北原有的平衡态势,苏日矛盾暂时缓和
中、苏、日三国长期以来在中国东北地区都存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方实弱,苏、日两国从中国不断获得好处;苏、日两国又都企图“多占”甚至“独占”东北地区,二者相互牵制,又互不相让,然而中苏间的武力冲突却打破了这种关系。中国强收中东铁路,损害了苏联在东北的权益,苏联必然不希望日本出手相助中国,故而不断允诺日本不损害其在华利益;日本则认为,“对我在南满所处的地位无疑是敲响了一次警钟”(6),必然不希望中国成功收回中东铁路,否则,下一个收复对象便是南满铁路。这些因素促使苏日间的关系不断靠拢,事件发生后不久便有消息称“日俄已有成约,日本允助苏俄,俄国则允将北库页岛之渔业利益让与日本。并闻日本反对美国提议干涉中俄事件云”(7)。不久这个消息很快便被证实:苏联政府一再承诺说“苏军的作战出于防卫目的,无意长期停留于占领区”(7),并表示“尊重日本在南满内蒙特殊权利”(8);日本方面曾发表通电,表现出“克制”与中立的态度。然而实际上,日方一面“不准中国武装部队”经由南满铁路“通过长春”北运,另一方面却让“日商在胶州等处买大批粮米运海参威,接济俄方”(8)两个积怨已久的国家,却因在东北权益的问题上“和平友好”起来。
东北地区的长期平衡的“三角关系”使日本不能乘乱而入,但是“中东路事件”却为其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且按照日本的逻辑,在“中东路事件”中,日本保持“中立政策”,日本将来与东北发生事端时,在不损害苏联权益的前提下,苏联也不会参与。尤其在事件发生后,日本拒绝参与四国调停,“此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坚持中日直接交涉之伏线”(9)。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致使日军做出这样的估计:日本在东北挑起事端时,苏联不会干预。
这便为日本进一步侵略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减轻了来自苏联的压力。
(二)削弱了东北军的实力,促使日本加快侵略东北步伐
在“中东路事件”中,中国东北军损失惨重,仅在1929年11月17日至20日3天时间里,就被“解除了8000多士兵和300名军官的武装,缴获了近一万支枪,大批野战炮、弹药和其他军事装备”(10)。这不仅造成了东北军在人力、物力上的损失,更造成了士气低落的后果。
与此相反,日本军队却认清了中国时局,更轻视东北军,加速了对东北地区的侵略。透过“中东路事件”中国民政府未出兵助东北军之举,日本政府意识到,当时的中国只是表面的统一,尚不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且张学良所领导的东北军更不能领导中国革命,不能造成一呼百应的形势。日本人林三郎的话正反映出当时日军的态度:“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简直是乌合之众……之所以如此脆弱,是由于装备陈旧,官兵素质低下,教育训练不足,斗志不旺,团结力弱等因素所致”(10),这话虽过于轻视东北军,但的确反映出经过“中东路事件”,日军眼中的东北军不足为患。
这些认识促使日本政府进一步部署侵华行动,增强了日军打败中国军队、入殖东北、进一步侵华的信心与决心,加快了日军的侵略步伐,使“九一八事件”提前到来。
参考文献:
(1)苏俄宣布对华绝交后中国政府发正式宣言[N].大公报(天津),1929-07-20(3).
(2)贺哲人.中东路事件的起因与影响[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6).
(3)毕万闻.张学良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191).
(4)伊·费·伊瓦辛.苏联外交简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53).
(5)走向太平洋战争的道路卷l[M].日本:朝日新闻社,1963,(362).
(6)森岛树人:阴谋暗杀军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44).
(7)中东路事件发生后南满的情形[J],《东方杂志》,1929,(15).
(8)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8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2,(201).
(9)梁敬镦:九·一八事变史述[M].台湾:世界书局,1968,(187).
(10)陆军,杜连庆:张学良与东北军[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52).
作者简介:高珊(1992-):女,辽宁铁岭人,现就读于黑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是基本问题研究(近现代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