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刺配合拔血罐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2例*

2017-04-18罗春艳蒋著椿刘振威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罗春艳,蒋著椿,刘振威

(1.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贺州 542899;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艾滋病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1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因为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以长期潜伏在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病毒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以免疫缺陷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容易并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带状疱疹是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之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多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针刺样或闪电样疼痛,国外研究HIV/AIDS-带状疱疹合并PHN 11.7 %~30 %[1~3],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及精神、经济压力。目前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较多,笔者进行了围刺配合拔血罐治疗44例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44例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来源于贺州市中医医院关爱门诊。根据患者首次就诊次序,按由SPSS 17.0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38岁~72岁,平均(50±18)岁;其中面部病变3例,上肢病变1例,胸背部病变10例,腰腹部病变6例,下肢病变2例。治疗组22例,男8例,女14例;年龄37岁~70岁,平均(48±18岁);其中面部病变2例,上肢病变2例,胸背部病变8例,腰腹部病变7例,下肢病变3例。两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②广西科技厅攻关课题(编号:桂科攻1355005-1-4,1355006-7,14124004-2-2);

③广西自然基金课题(编号:2014GXNSFBA118196);

④广西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编号:GZLC14-13,GZZY13-23,GZZY13-24);

⑤广西八桂学者专项资助。

1.2 诊断标准

艾滋病诊断参照2011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艾滋病学组制订的《艾滋病诊疗指南》[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参照《中国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蛇串疮”的诊断标准[5]。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原皮损已经愈合,目前皮肤有刺痛、灼痛、触痛等。②患者年龄在20岁~80岁之间,排除其他皮肤疾病所致的疼痛。③同意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时就诊。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②瘢痕或过敏体质者;③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病,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等,病情较危重者;④近期内使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者;⑤近1个月内参加其他临床实验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主穴取阿是穴。辨证取穴:肝胆湿热型加太冲、行间;脾经湿热型加公孙、三阴交;气滞血瘀型加期门、血海。操作:上述配穴均用30号1.5寸毫针,进针0.5寸,中强度刺激配穴后,不留针。阿是穴采用围刺法,即在疼痛部位边缘皮区刺入,针尖可呈15°~45°斜向中心,每针距离宜依据病证相隔0.5 cm~3 cm,呈围刺状;进针深度,以0.3寸~1寸之间为主,以得气为宜。留针20 min~30 min。围刺的同时,在病灶中心刺入1针~3针,进针略浅,留针时间相同。起针后用梅花针在疼痛最剧烈的部位叩刺后拔血罐。出血量以5 mL~10 mL为宜。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医护人员做好防护措施,所用针具均为一次性,用后严格按照感染针具处理。

2.2 对照组

营养神经、止痛治疗,口服维生素B1片,10 mg,3次/d,甲钴胺片,0.5 mg,3次/d,口服卡马西平片0.1 g,3次/d。20 d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20 d)后观察疗效。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McGill疼痛评分[6]:McGill疼痛积分表共15项,每项划分无、轻、中、重4个等级,每项依据疼痛程度又分为0分~3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的第5、10、20天测定McGill疼痛评分变化。②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7]: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10、20天观察VAS评分变化并详细记录评分变化。

3.2 疗效标准[5]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治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者;有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基本消失;无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无明显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McGill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cGill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第10、20天及观察组治疗第5、10、20天时McGill和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第5、10、20天McGill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5、10、20天McGill和VAS评分(P<0.05,P<0.0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和McGill疼痛评分比较

3.4.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 论

带状疱疹是由于机体免疫机能下降,导致体内感染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生长繁殖而发病,HIV病毒主要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异性侵犯人体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引起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的缺陷,导致机会性感染率增加,容易并发恶性肿瘤及神经系统损害,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在病程中90 %可以出现皮肤组织的病变,在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中,带状疱疹发病率极高。研究表明HIV/AIDS患者CD4+值计数越低,合并带状疱疹概率及复发率越高[8]。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已取得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无数的临床研究发现针灸对带状疱疹发作期疼痛及后遗神经痛的改善较为显著[9]。

中医学认为,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多因素体虚弱,情志不畅,肝胆火盛,外感邪毒,肝经火毒蕴结,或脾胃湿热,感染邪毒所致。后遗神经痛多因身体虚弱,气血、脏腑功能失调,风、湿、热、毒等滞留于皮肤经络组织,导致经脉瘀阻,经脉不通不荣,则发而为痛。

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阿是穴是毒邪滞留之处,治疗上予以调节气机、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为原则。局部围刺具有调整阴阳脏腑、祛邪扶正、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针刺治疗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改善局部毛细血管运行状态,缓解肌肉痉挛及组织粘连,减轻疼痛;叩刺出血达到清热、解毒、泻火、活血化瘀、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拔罐能吸附毒邪、祛除病邪、调节脏腑阴阳平衡。围刺、配合拔血罐既能祛除毒邪,又能疏通经络血脉,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畅通,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缓解疼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经过1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6.36 % VS 40.91 %,P<0.01);观察组治疗后McGill疼痛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5 d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围刺配合拔血罐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止痛效果好,见效快,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围刺配合拔血罐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轻疼痛,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Gobo K A,Kalyani R,Moore R D,et al.The incidence of,risk factors for,and sequelae of herpes zoster among HIV patients in the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era[J].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05,40(2):169-174.

[2] Boateng M D.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 in HIV/AIDS[J].Community Eye Health,2003,16(47):35-36.

[3] Baprotraore F,Traore A,Ilboudo L,et al.Herpes zoster and Imunodeficiency virus in the medical centers of Ouagadugou[J].Dakar Med,2007,52(3):236-243.

[4]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9(10):629.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9-100;186.

[6] 赵晓宾.益气通络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2.

[7] Carlsson A M.Assessment of chronic pain.Aspects of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J].Pain,1983,16(1):87.

[8] 杜健群,卢斯汉,郭 庆.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138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4,35(6):42.

[9] Yang M X,Zhao L,Yang J.et al.Bibliometrics analysis on researches of ollness spectrum for acu-moxibustion therapy and prospect[J].Zhen Ci Yan Jiu,2014,39(3):247-251.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独参汤治愈面部带状疱疹之目赤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