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实践“立德树人”途径探究
2017-04-17易莉莉
【摘要】高校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其教育目标不仅是培养专业美术技能人才,更是要建立和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格,因此,如何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有效实践“以德树人”是当前高校教育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以德树人”的具体涵义以及其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了解了当下美术教育实践“以德树人”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高校美术教育实践中“以德树人”的具体途径,为美术教育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美术教育 立德树人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04-0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我国高校教育加大了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在高校教育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关乎国家可持续良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问题。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备审美创造力的美术专业人才,其对培养人才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其教学基础就是“以德树人”。因此,高校美术教育不能是高高在上的精神奢侈品,应该源于生活实际,反映社会现实,丰富学生的思想领悟,最终做到立德树人。
一、“立德树人”的涵义
“立德”是对人品德和品行的要求,“树人”是对人才能和技能的培养,现今社会中由于某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教育界出现了过于注重技能培养而忽略了对品德的要求,因此,习总书记提出“广大青少年要不断锤炼高尚的品格”的要求,即教育界要注重“立德树人”。习总书记曾提出的“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与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中将立德树人中的“德”的涵义充分表现了出来,“德”主要是心理的认知、习惯的养成、外在行为的结合,实现“德”形成,主要经过教、学和实践三个主要过程。
教是养成道德的外在驱动形式,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前提下,在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学是学生对道德的内在吸收,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养成不只是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还要受到整个生活环境的道德氛围影响,要保证学生在无形中深入道德观念,形成良好道的行为;实践是深入固化道德观念,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道德的观念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高校要通过拓宽实践的渠道、改革实践方式、创新实践内容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立德树人”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鲁迅先生曾经提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深邃人之性情,崇尚人之好尚,亦可辅佐道德以为治。”这充分说明了美术对个体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培养人的良好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是高校美术教育内容的基础,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思想的传播,美术技能的传授,美术历史的研究以及美术作品的赏析等形式,提高培养对象的基本美术素质和修养。美术教育除了美育以外还包括智育和德育的培养,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是在当代高校的美术教育中,应该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有文化、有高尚品德、有良好价值观、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美术教育不只是一种社会活动,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实践“以德树人”,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感受美术大家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作品的情感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美术技能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美术教育中实践“立德树人”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个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由于个性经过专业美术技能的培训,收到的艺术熏陶较为浓厚,所以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一般有着较强的个性。有些学生为了追求艺术感觉,甚至到了一定偏执的程度,他们的创新思维很活跃,通常感性大于理性,有的学生沉醉在自己的艺术感觉中,逐渐脱离现实规则。有些学生的个性行为对大众理念发起冲击,甚至与正常道德行为形成对抗形式。
学生过于注重个性忽略道德观念的约束,是高校美术教育中实践“立德树人”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个性失去了道德观念的约束会成为社会的隐患,美术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人才的创新思维,个性是创新思维的表现,所以美术教育既要保护学生的良好个性又要保证学生受到道德规范的影响。高校美术教育要处理好学生的个性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个性与道德的尺度,培养个性鲜明又具有良好道德观念的优秀美术人才。
(二)美術教育者的道德水平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娱乐化和商业化特点越来越明显,由于利益的驱使,艺术的专业标准越来越模糊,文化艺术产业中艺术品的质量受到很大冲击。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盛行使得艺术的学术意义和精神价值进一步边缘化,艺术家和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感和道德感逐渐缺失。高校美术教育者受到外界巨大的物质诱惑,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运用在教育外的作品交易中,商业活动参加的越来越多,导致学校教育质量逐渐下降。为了保证高校美术教育中“以德树人”的顺利实践,必须要保证教育者的道德水平。
教师的首要职业责任就是培养有道德的人,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之前,首先要确保自身的道德水平。学校相关部门要通过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等多种方式改善教师的行为,增强美术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教育者自身的反省、改正和道德观念的提高,提升教育者的道德水平,促进“以德树人”的实践。
(三)美术本体内容与道德教育之间的问题
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是高校艺术专业的主要任务,但是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存在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的专业技巧水平与道德素养不符。美术技巧教学中,特定的美术技巧原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创造思维,降低学生的审美趣味,失去美术教育的特有魅力,教育者如果单纯注重美术技法的传授,会导致学生缺乏丰富的审美体验,失去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高校美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美术本体内容与德育问题,在提升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立德树人”。“立德”注重人之根本的培养,“树人”讲究人的全面发展,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在进行知识道德价值观书面、课堂教育的同时注重艺术实践,在实践中促进技能与审美思想的结合,以美立德,以美树人,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
四、高校美术教育实践“立德树人”的途径
(一)在艺术审美中“立德树人”
美术学科性质对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有着独特的优势,美术教育中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一定冲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美术教育者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养成审美情趣。
高校美术教育中要通过加强美学课程教学,传授给学生分析、鉴赏美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校还要做好教学和研究的顶层规划,确定正确的学术方向,以便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深入学术研究,推动文化艺术专业的发展。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格,实现“以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在艺术实践中“立德树人”
藝术实践是高校美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操作是美术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写生是高校美术实践主要的形式。高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具有特色景点或风俗的地方进行艺术实践,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自然之美,还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在学生的视觉与心理方面起到升华作用。在社会实践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对生活进行提炼,创造出有价值的美术形象,这个过程会使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时得到提高,对心灵进行再塑造,提升道德水平。
(三)在文化艺术产业创新中“立德树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的美术教育中已经将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由于社会的需求,各种新兴的美术相关专业迅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影视特效设计、图像传媒设计、游戏设计等多个专业不断出现早已突破了纯艺术的范畴。高校美术教育随着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不断创新,以美术为基础,各学科进行跨界融合,在美术教育为文化创新产业服务的同时,要注意将道德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在符合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坚持“立德树人”。
五、结语
高校美术教育受到师生素养、教学内容、艺术实践等多方面影响的有机物整体,在教育中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点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德育与美育相结合,为社会培养优秀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M].集外集拾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6-51.
[2]伍慷. 高校美术教育实践“立德树人”途径探究[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1:39-43.
[3]周莹. 高校素质教育中“立德树人”的价值与实践途径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4:115-116.
作者简介:
易莉莉(1975.12-),女,河南信阳人,河南工程学院单位教师职务,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美术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