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运用
2017-04-17马汉程
马汉程
【摘要】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而言,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发展的选择之一。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化的运用,立足于学生生活体验实情,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变,从而培养为学生成长与个性化发展服务的地理综合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90-01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生活化教学被越来越多的高中地理教师所采用。从新课改理念落实来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这就要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该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更全面综合的地理素养。从高中地理知识结构来看,重视应用性与生活化是高中教材编撰的原则之一,这也就内在要求高中地理课堂应该开展生活化教学。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来看,高中地理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应当重视三个方面,即网络信息化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生活体验、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只有做好这三方面,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成为伪生活化教学。
一、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化的运用。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最显性的表现就是直观,即是说地理课堂教学无论从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手段等教学要素,要具有直观性,使地理知识呈现出易于掌握。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中,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来看,对于高一女学生而言,不管是地球运动、大气变化,还是水循环、地壳运动等,都相对较难。因为这些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而基于性别差异的考量,女学生在这一方面相对较弱。因此,在高中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的内容与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化的手段就成为了生活化教学更有效果的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是比较难学的一章,虽然教学素材上很容易找到生活化教学的素材,但实际运用起来却并不是如此。其中在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就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与网络信息化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在大气运动的三个环流圈制作上,笔者就运用了FLASH制作成动画的形式,把地球上的气压带与风带形成、运动规律等知识点,都融入到FLASH中,在播放过程中会把相关的知识点、难点都做了慢速处理与重播,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大气运动。而为了让学生能更接地气,笔者通过网络找到了2016年福建厦门登陆的14号台风“莫兰蒂”的实时卫星录像,并把实时卫星录像与厦门9月15日的现场录像用两个画面的形式播放出来。由于学生在上课时,是“莫兰蒂”登陆不久之后,学生对这样新鲜的案例不仅记忆犹新,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接受大气运动知识的同时,也能切身体会到气候对人类的影响,使学生很容易就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要重视运用信息时代的各种技术手段,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呈现出更有活力的教学场景,从而引导学生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好地接受地理教学的熏陶,培养其综合地理能力为未来学习工作服务。
二、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其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把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培养与学生自身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共赢的局面。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学生生活体验,是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开展的前提与基础。高中地理教师在避免生活化教学过度成人思维化或自我体验化,不能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生活体验强加到生活化教学中,这样不仅无助于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而且还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伤害,甚至有学生会产生地理学习与自己无关的想法。特别是立志于学理工科的学生,他们会认为只要会考通过,地理就与他们没有关系。因而,在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中,深入学生生活去了解学生,体验学生生活,是高中地理教师掌握学情的体现,也是开展好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基础。
笔者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一课为例,笔者结合学生对安溪的了解,把安溪的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作为生活化教学的素材,来组织学生实施生活化教学过程。结果如笔者所料,学生们通过生活化素材运用,将铁观音茶叶、茶园与安溪旅游结合起来,换言之以围绕安溪铁观音为核心的茶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构建,来开发安溪的自然资源从而更好地为安溪发展服务。而实际上通过安溪旅游产业园的设想与构建,在笔者指导下学生对《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有了较深的了解。在本章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之前的参与,生活化教学很顺利就开展起来,学生们通过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将文化产业也引入进来,形成了较全面的综合素养及更广阔的地理视野。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充分让学生参与进来的生活化教学课堂,在实现地理知识与能力生活化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地理教学思路,使高中地理初步具有了校本课程的雏形,推动了地理课堂进一步开展生活化教学。
三、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高中地理作为高中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其与其他科目一样,都在承担着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重任。高中地理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作为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归宿,并以此来落实新课改“为学生发展成长服务”的理念。生活化教学的本质是通过生活素材将高中地理知识进一步进行梳理,完成知识从教材到学生的过程。高中地理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让地理知识与能力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对象,通过生活化的解构与分析,形成学生独特的知识能力与知识储备。
笔者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堂教学中,曾以厦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活化教学的案例。其中在课堂教学中讨论到厦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时,学生们进行了很熱烈的讨论,这一讨论的过程就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意味在里面。当笔者要求学生们以相近想法的同学为小组,分成若干组对厦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交可行性预测报告作为作业。结果让笔者大吃一惊,学生们不仅运用网络信息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对厦门旅游发展作了较深入的了解与分析;而且还结合2000年出生后的高中生个性化想法,给厦门旅游建设与构想提出很多有建设又天马行空的想法。笔者无法想象,当有一天其中某一小组的想法付诸实现,厦门的旅游业发展会不会又迎来一个大的跨越。而这些充满学生热情又富有见地的预测报告,凝结了学生们在课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所有心血,也是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向课外延伸的良好表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而言,其采取的方法手段有很多。从新课改理念的落实出发,从贴近学生生活与生活体验到运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到培养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生活化教学都要在吃透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能力进行进一步加工并转化为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地理知识,才能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昊洋.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6,(18):214.
[2]李婧琳.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J].学周刊,2016,(3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