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运用分析

2017-04-17李小利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危重全程成功率

李小利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运用分析

李小利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48例急诊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3例抢救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5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2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2.0%,对照组17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73.9%,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护理模式。

全程护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科室,肩负着危重、危急患者的首诊工作,该科室患者病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需要立即实施抢救。在人们疾病治疗观念不断转变下,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期盼与要求,急诊护理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抢救效果有重要影响。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48例急诊患者,运用全程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48例急诊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均符合纳入指标,均由患者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法将4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23例。实验组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5.5±2.2)岁,外科疾病14例,内科疾病8例,中毒3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7例,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46.5±2.8)岁,外科疾病12例,内科疾病6例,中毒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展开常规护理,按照本院急诊流程开展抢救与相关的护理工作,实验组开展全程护理,具体方法为:①与120取得联系,获知现场情况与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等,依据现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在120急救车回院前准备好抢救的药品与工具、设备等,通知放射科、检验科与手术科室做好治疗准备。②及时、快速分诊,患者入院后准确、及时判断病情,该部分工作由经验丰富的护师承担,然后相应安排对应的抢救室急救,初步分诊需要在患者入院后便开展,由护师落实好分诊工作[1]。③协助医师开展急救。急救科护士需要随时站在抢救医师旁边,快速、果断、准确的配合医师开展抢救,落实基础的抢救工作,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给予及时的吸氧;快速、熟练的将静脉通道开通,遵医输液,记录好抢救过程[2]。④加强基础护理。抢救后需要继续推进基础护理,严格用药,保持各管道的通畅,密切监测生命特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落实好查房、问诊、饮食指导、休息指导等基础护理工作;全程陪同护理,急诊患者如果需要实验室检查或者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病情,需有专业护士的陪同,确保检查期间不发生意外事件,保持氧气供应;转运患者需妥善安排,也需要由专业护士陪同,做好各科室的交接工作。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抢救成功与否。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顺利转入相应科室治疗,视为抢救成功;②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抢救后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情况,包括救治过程、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沟通等,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几个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为0.05,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2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2.0%,对照组17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73.9%,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急诊危重症患者运用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将抢救成功率提高。鉴于急诊患者多且病情危急、变化快,需要快速、准确、合理对病情做出判定,迅速展开抢救与护理,这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急诊护理与常规护理存在较大差异,急诊护理需要具备更扎实的专业技术与快速的反应能力,遇到突发情况可以保持沉着、冷静,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这是更好配合医师开展好抢救工作的首要条件。全程护理从接诊到分诊再到治疗全程实施优化护理干预,随时随地、有条不紊的开展抢救,为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创造充足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进而将抢救成功率提高[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通过实施全程护理,2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2.0%,对照组17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73.9%,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显示了全程护理在抢救危重患者总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全程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急诊患者病情通常急重,医护人员需争分夺秒的开展抢救,运用全程护理可使抢救效率提高,为成功抢救创造了坚实基础,是值得采用的护理模式。

[1]钱琼.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15(28):1433-1434.

[2]刘瑛,沈红.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0,08(08):36-37+74.

[3]吴美娜.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05(37):669-670.

猜你喜欢

危重全程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手工制鞋全程LOOK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