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17黄瑞瑞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时护理学志愿

黄瑞瑞

湖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 湖南省怀化市 418000

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黄瑞瑞

湖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 湖南省怀化市 418000

目的:探讨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对促进学生专业学习主动性及教学的效果。方法:将我校本科大二学生159例按照学生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试验组102。对照组完成理论40学时及实验38学时,观察组需完成理论40学时及实验38学时,临床志愿护理服务36学时。选用学生操作成绩,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认同度,学生理论成绩三个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认同度达94.6%。结论:应用临床志愿护理服务能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基础护理学;教学;志愿服务

本研究将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应用于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当中,以期促进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达到良好的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湖南医药学院二年级第一学期15级本科班参加基础护理学课程学习的全日制学生,共159人,其中男8人,女151人,年龄(18.09±1.58)岁。学生根据自愿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自愿参加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学生为试验组,共102人;非自愿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为对照组,共57人。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成绩优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两组学生的主讲教师为同一人,中级或以上职称。教材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基础护理学》第五版。课程总课时共78学时,包括理论课40学时及实验课38学时。

(1)对照组。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38。学生完成以上理论与实验学时并且通过考核,即为完成教学。

(2)试验组。学生除完成理论与操作学时之外,须完成志愿服务学时。理论学时40。操作学时38。志愿服务学时36。学校根据患者对护生临床志愿护理服务的需求调查制定临床服务计划。在进入临床实施实践活动前,进行短期培训,学生表示理解后,在我校教学医院实施实践活动(如,健康教育,引导服务,沟通交流等)。

1.2.2 评价指标

(1)学生操作成绩。学生参加《基础护理学》课程期末考试,考试项目包括无菌技术,生命体征测量,吸氧和吸痰。采用盲法,两名本课程教师同时监考,课程主讲教师不参与监考,随机抽取考试顺序,学生使用学号参加考试,不得自报姓名以及是否有参加临床志愿护理服务。评分标准为参考我校制定的《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训评分标准》,取平均分。

(2)学生临床志愿护理服务情况调查。自制教学效果评价问卷。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问卷填写导语以及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问题部分,从三个维度调查,包括学生对临床志愿护理服务促进学习的程度、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计划安排的满意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共5个选项,依次赋值1~5分,最高分5分,分值越高,认同度越高。量表请5名专家进行效度检验,3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进行信度检验。信度Cronbach’α系数为0.77。问卷当场发放,教师说明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后,由学生自行独立填写。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3)学生理论成绩。理论考试由教务处组题。试卷分为名词解释(15%)填空题(15%)、简答题(15%)、案例分析题(15%)、选择题(40%)。由课程组教师采用盲法改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Χ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建立数据库,并运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学生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满意度比较(±s)分

表1:学生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满意度比较(±s)分

组别人数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对照组5771.4±10.067.9±8.1试验组10278.6±8.768.1±8.8 t值4.74020.1413 P 0.00000.8878

2 结果

2.1 学生操作、理论成绩、课程满意度

两组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课程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学生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调查

96.07 %学生认为对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帮助提高学习动力;91.39%学生参与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后更加关注专业知识;98.03%学生对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安排表示非常满意。

3 讨论

(1)《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在护理学教育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操作的原理不够明确,对患者需求不了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临床志愿护理服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学生在服务过程中自主了解操作的原理、患者的需求等,有助于提高学习动力,发掘自我潜能。

(2)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表1两组操作、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提示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课程学习有促进作用,与学生进入医院的角色转变有关。学生不再被动在临床带教老师的安排下工作,而是主动提供服务,学生为达到服务目标,会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来达到标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两组学生理论学习成绩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学习不影响理论成绩,可能与专业学习的时间、程度有关。

4 小结

在基础护理学授课过程中,应用临床志愿护理服务,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并且获得学生的认同。为了准确地测量临床志愿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用了多个指标、多方位测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临床志愿护理服务的学时分配,实践内容,与教学方案及课堂知识融合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志愿护理服务”暨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活动的通知[S].2010.

[2]王虹,郑显兰,沙凯辉.中外护理高等教育的文献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7):76-79.

●科研项目: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2014JG13)。

猜你喜欢

学时护理学志愿
我志愿……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