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积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用药效果分析与研究

2017-04-17王贵乐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多潘立酮症候小儿

王贵乐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高官卫生院儿科 河北省献县 062256

化积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用药效果分析与研究

王贵乐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高官卫生院儿科 河北省献县 062256

目的:观察分析化积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用药效果。方法:选取卫生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70例(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单双号法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消化不良患儿使用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化积颗粒治疗,对比2组消化不良患儿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中医症候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优于参照组(71.43%),P<0.05;研究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化积颗粒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较为可观,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多潘立酮;小儿消化不良;化积颗粒;用药效果

临床中,小儿消化不良属于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之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打嗝嗳气、食欲不振以及腹胀等,但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病因尚不明确,且患儿年龄小,配合性较低,进一步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本文研究针对消化不良患儿,为提高治疗的安全性,采取化积颗粒(中药)的方案进行治疗,并获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卫生院收治的70例消化不良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单双号法将其简单随机化分为2组,参照组35例,研究组35例。

在研究组当中,男患儿20例,女患儿15例;年龄范围在1岁~13岁之间,平均年龄(5.68±2.75)岁。

在参照组当中,男患儿21例,女患儿14例;年龄范围在1岁~12岁之间,平均年龄(5.12±2.14)岁。

对比两组消化不良患儿的性别、年龄基线资料差异均不明显(即P>0.05),两组可以实施对比。

1.2 方法

参照组:使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服用剂量为每次0.3mg/kg,每天3次,于饭前15 min服用,连续治疗1个疗程(4周)。

研究组:给予消化不良患儿化积颗粒进行治疗,同样于饭前15min服用,每次2g,每天服用3次,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消化不良患儿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

1.3.2 判定标准

对患儿的食量、多饮、面色、神疲、烦急、溲黄、呕吐以及腹胀等8项中医症候进行评价。总分24分,按照无、轻、中、重四个等级,分别计分0、1、2、3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痊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中医症候评分减少≥90%。

显效——患儿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中医症候评分减少幅度≥60%。

有效——患儿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中医症候评分减少≥30%。

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任何一条标准,中医症候评分减少<30%。

总有效率为消化不良患儿的总概率减去无效概率的差值。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消化不良患儿治疗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用“%”表示两组消化不良患儿的总有效率的数据,并用卡方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并用t检验。当2组消化不良患儿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则用P<0.05表示。

表1:对比两组消化不良患儿的疗效

表2: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分)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研究组消化不良患儿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优于参照组(71.43%),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儿的中医症候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中医症候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优于参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随着食品卫生质量的降低、不良饮食习惯现象的增加,近年来,小儿消化不良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不仅会增加患儿的痛苦,同时也会影响其成长或诱发各种疾病。目前为止,临床治疗该病多以西药为主,但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疗效不尽人意。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属于临床用于缓解小儿消化不良的主要药物,可促进胃肠动力,改善临床症状[3]。但由于消化不良病因复杂,单纯西药对症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小儿长期服用多潘立酮等西药存在一定风险,建议使用中药进行治疗。

在中医中,小儿消化不良属于“厌食”、“积滞”等范畴,主要因其脾胃功能受到损伤引起,导致脾气亏虚、胃腑运化不及。因而治疗应以调畅气机、醒脾悦胃为主[4]。化积颗粒的主要组成药方为茯苓、红花、醋莪术、雷丸、三棱、海螵蛸以及炒鸡内金等传统中药,其中茯苓具有健脾和胃之效,炒鸡内金可化积导滞,与茯苓同为君药。醋莪术消积止痛、行气祛瘀,属于臣药,与君药共同使用可通畅气机而不滞。以上诸药合用可健脾益胃、化积、消滞,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消化不良患儿使用化积颗粒进行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1.43%,参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1.43%,研究组更胜一筹,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为(1.26±0.75)分,明显较治疗前和参照组更低,P<0.05。以上结果提示,化积颗粒可有效改善消化不良患儿腹胀、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较多潘立酮等西药治疗更有优势。

总而言之,使用化积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可观,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

[1]卢爱丽.化积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228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2):66-66.

[2]钟兰芳.中药穴位贴敷佐治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4):117-119.

[3]徐革新.中医消食药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的效果探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0):53-54.

[4]刘克勤.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5,31(11):14-15.

猜你喜欢

多潘立酮症候小儿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小儿涵之三事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