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秘书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2017-04-17徐敬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秘书学实践教学

徐敬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秘书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应用性、审美性、趣味性的重要课程。它虽然不与秘书职业的实践技能直接挂钩,但作为一门重要的基本理论素质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与审美品味,锻炼写作能力,优化与提升学生的价值理想和思维水平。以秘书学专业教学实践为例,从“人文专业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两大方面入手探讨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选择、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课程中的体现与探索。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秘书学 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63-03

秘书,是一种最具现代社会多元化特征的复合型职业,行业涉及面广。一般说来,秘书需要频繁处理日常办公事务,协助部门领导处理行政事务,拟写各类公文文稿,并为领导决策及实施提供参考和服务。因此,文秘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技能和语言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协调、统筹安排和合作能力等。2012年,秘书学本科被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开设秘书学专业的各类高校都在进行着积极切实的探索、实践与转型。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的秘书学专业建设,立足自身实际,注重从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两个方面来探索教学方法,改进实践途径:一方面立足于秘书学专业的“文学”一级学科归属和文学学位授予,依据秘书学、文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为框架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在专业建设上着重深化和拓展传统的中文专业教育,进一步强调理论传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也为学生考研复习奠定基本的理论体系,提供切实帮助;另一方面,秘书学专业所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也决定了日常教学必须从知识型传授向实践能力型培养的转型,强调专业教育与职业能力训练二者并重。

秉承山东农业大学中文系的专业优势和良好的办学传统,我系秘书学专业教育在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下,重在实践和实现“人文教育”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我系秘书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应用性、审美性、趣味性的重要课程。它虽然不与秘书职业的实践技能直接挂钩,但作为一门重要的基本理论素质课,其目的在于丰厚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学感悟能力与审美品味,积累和锻炼写作能力,优化与提升学生的价值理想和思维水平,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动力基因。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它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1]笔者结合我系秘书学专业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从“人文专业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一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选择、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课程中的体现与探索。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和面临的现实问题

随着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对现代化人才素质能力要求的提高,近年来,实施人文通识型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共识。在这一有力的现实背景下,文学教育必然是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种种限制,文学教育在秘书学专业中的份量是十分有限的。因而文学所独具的感性、审美、智慧与生命理想等都不能有效地渗透和贯彻在本科教育当中,也就无法有效地培养本专业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与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原则是矛盾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背离的。

这里所说的“以人文本”的文学教育的重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它诉诸于人的“心灵”感知,其次是在此基础上的语言揣摩和文化内涵理解,最后落实到强化学生的一种思考习惯和审美能力。因此,文学教育的专业特性是其他一些人文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等不能代替的,人文教育如果缺少了“文学”这一关键性的环节,那必然是不完整的,是有问题的。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人文通识教育中不仅不能没有文学教育,而且文学教育还必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作为秘书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强化人文教育的大“热”背景下,课程本身却陷入“冷”的局面。一直致力于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普及的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指出:“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的粗糙化、粗鄙化,对真、善、美的东西越来越失去感觉,人就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在这个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时代,最容易形成人的精神的危机:年轻一代心灵的缺失(空洞化,虚无化),美感的缺失,语言、文化的感悟力的缺失,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2]由于当前喧嚣浮躁的社会氛围和急功近利的价值观的影响,包括学生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正确理解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偏狭的功利性思想:文学学得再多,也不能马上转化为技能,不能产生即时的经济利益,不能直接满足求职市场上的人才导向,課程学习与市场需求缺乏直接联系,所以文学类课程的开设可有可无。这种认识就使文科教学日益受到冷落和被误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也不例外。

当然,在当前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步伐正在不断深化,“随着大学教育理念的变化,现当代文学这样的基础课的地位也在改变,课时的压缩看来势在必行。不管如何评价这种变化,都必须正视这个现实,这门课的格局和内容、讲法也就必须有所变革。”[3]同时,也为适应国家对秘书学专业设置的客观要求,因此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程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也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二、“面向人生、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传达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进程为开端,以西方现代的人文观念和价值理想为坐标,最终真正实现了中国文学话语的现代化转型。我们经常说,现当代文学史就是一部关于“人”的发现史,因为文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质和魅力在于,它面对的不是业已死去的历史陈迹,而是一个个在波澜诡谲的历史烟尘与生动丰富的作品中真切存在的、鲜活多彩的生命形式。因此,面向文法学院秘书学专业学生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是以“面向人生、以人为本”为核心教学理念的,力图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首先获得不是枯燥的文学史脉络,而是多角度、多元价值取向的人生体验,进而促使学生主动认知和思考人生存在的意义与积极追求的方式。

1.教学内容上坚持“以文带史”,重在文本解读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和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所以首先要确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这门课对于秘书学专业的整体培养目标来讲,属于怎样的性质和定位。对于一般综合性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普通高校的师范专业来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都是其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课时安排较多,大约覆盖4个学期144学时。因此文学史讲授要求深透而全面,并在此基础上突出作家论、作品论以及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等内容的深入讲解和剖析。而毕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也可能面向多元:或者进一步深造考研,或从事专业的文学研究工作,或者从事一般文案工作,甚至从事文学创作等。

相比而言,对于我们综合类高校的秘书学专业来讲,其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的未来秘书人才,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们从事专门研究,而是要提高他们本身的文化素质,以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为培养专门的秘书职业技能服务。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必须解决和把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的结合。在深度方面,基本上达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大致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史实和文学发展脉络;在广度上能够基本掌握这个时期重要作家的重要代表性作品,体会其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能以点带面,窥一斑而知全豹。

从这样一个人才培养的目的出发,我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计划落实为2个学期96学时,“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各占1学期,每学期48学时;并且尽量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教学内容上着重强化文学文本的阅读与阐释,而弱化史论内容,即文学史脉络的讲授只起到“穿线”的作用,以实现“以文带史”,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的目标。

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温儒敏先生,在回答纽约大学博士生访问团提出的关于“文学教育”的问题时指出,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中,“理论和史论讲的比较多,上文学课实际上是跟着文学史读作品,容易造成观念先行,难得培养起文学感觉和想象力,压抑了创造性思维。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可能“操作性”比较强。写起文章来理论一套一套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多。很难谈得上有什么独特的感觉与个性。有些学生刚上大学时还挺有灵气。有悟性。可是训练了几年下来。似乎占有了一些理论。但文学的想象力和悟性反而减少了,离文学也远了。如果要问,中文系出去的学生和哲学、历史或其他文科院系学生相比有什么特色?应当就是“文气”,对文字的感觉较好,审美的能力较高……”[4]。

基于这种认识,对于秘书学专业来讲,培养学生的文学感觉和想象力,给他们养成一种“文气”同样是很重要的,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所谓“以文为主”,就是以教材上的文学分期和史实为基本线索,将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课程内容作为具体解读某部作品的历史背景或理论背景进行简略提及,而以作家作品的讲授学习为主,侧重于具体文本的解读;着重导引学生的文学兴趣和文学阅读。在时间分配上,史与文的比例大致掌握在3:7,多给作品学习一些时间和精力。如现代文学三十年,以48课时计算,12-14课时作为文学史的讲授,余34-36 课时分配给重要作家作为专题来讲,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郁达夫、沈从文、张爱玲等,每个专题2-4课时不等,每个作家做一、两篇代表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这样的教学内容,使秘书学专业的学生不仅了解了文学发展的基本史实,理清现代文学的大致历史脉络,同时对那些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家的创作也能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此外,这种文学作品的解析又让学生能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通过布置學生写作篇幅精简的阅读感受小作业,来锻炼他们的文字表述和写作基本技能,这对以后从事秘书工作的文字能力培养和日常事务的解决处理、都是大有裨益的。

2.教学方法上“读”“解”结合 ,突出“人文性”特质

如前所述,秘书学专业的文学教学目标不是培养文学研究的专门人才,而是为了给学生打下较为宽厚的人文根底,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始终以对文学作品的直观审美感悟为出发点,以文学的精神和情怀对学生的进行熏陶和影响。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如果喜欢某个作家,就会主动寻找和这个作家的作品和传记来读,他们对某个小说的评价也往往是从感性出发,而不是从文学史对作家的评价出发,这就说明,文学的精神是自由的,对于文学的学习应当首先诉诸于“兴趣”,所以教学中也遵循着先“读”后“解”的过程进行。

首先,我们在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讲授中,努力走出僵化封闭的思路,改变以往教师一人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观点和感受的做法,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个具有着独立生命和鲜明个性的对象,暂时抛开教材上“先入为主”的唯一定论,倡导和鼓励学生首先从直观感受出发的“自己读”,即“鉴赏性阅读”,尤其是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进行“文本细读”,强调学生心灵和个人情感的真实投入,通过对作品的精细阅读,让他们不仅注意到作者写了什么情节、哪些人物,更着重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像作了一次“观光旅游”,欣赏各色风光之余,还能与作者进行精神对话,在不知不觉中,就从感性认知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理性概括,表达出个人的认知和见解。

其次,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教师不可能完全离场的,教师的作用还是主导性的。因为学生能力有限,不可能完整挖掘出作品的思想亮点和独特价值,所以教师就要联系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经验,在肯定他们艺术发现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篇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由于现当代文学作品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与历史演进的过程息息相关,所以,教师讲解时就要将作家作品放置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中,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回到历史现场,还原作家真实的生存处境和写作背景,有意识地将文本分析与对历史价值的认识,以及对现实意义的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膜,指导学生向纵深方向思考,促进他们关怀社会、关怀人生的意识和热情。

尤其对于具有经典性意义的作家作品,我们在课上绝不照本宣科,而是带领学生回溯历史真实的文学景观。比如对于鲁迅这样一个公认的文学启蒙领袖,讲授的意义首先是为了还原一个充满矛盾痛苦灵魂的“思考者”形象——尽管鲁迅是伟大的,但更有其平凡的一面;他热爱人民,但对国民弱点又有着先验式的惊人揭露;他是为了反抗社会的黑暗而写作,但也是为了反抗自己内心的绝望而进行着韧性的战斗……再如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被称为 “20世纪中国良心”的巴金先生——他青年时期满怀“青春”的激越,抱着“苦人类之苦”的悲悯情怀诅咒社会罪恶,以小说“激流三部曲”作为沉痛控诉封建礼教伦理摧残人性的宣言书;而老年垂暮之时又以正直坦率的姿态,对自己“文革”时期的错误进行着无情剖示与真诚忏悔,这些伟大的作家们壮阔激荡的人生轨迹本身,就为学生的人格完善提供了理想的标杆与典范。

因此,只有在教学中坚持贯穿这种“面向人生、以人为本”的意识,通过文学和文化氛围的浸染与熏陶,才能将经典作品的文学意义与当今青年学生的生存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秘书学专业培养所必须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审美能力,打通刻板的专业理论与当下社会人生的沟通渠道,激发学生一种摆脱人生困境的生存勇气,并内化为他们健全的文化人格以及追求卓越的人生理想,从而发挥现当代文学课程“人文性”的直接效用和“应用性”的间接功能。

三、倡导课堂互动和课外能力拓展,培养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在当今互联网信息碎片化、娱乐文化泛滥,文学快餐化的时代环境中,督促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文学作品并非易事,不过换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应当发现:“90后”学生虽然专注力不足、阅读量有限,但是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与创新性,且动手能力较强。因此,在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体系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课程教学必然需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模式,转而注重实践训练,通过教师组织设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有效互动、课下能力拓展等模式,重点突出鉴赏、写作、沟通、策划等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实现上述目标,建立一种课内与课外的关联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课堂上组织主题性的研讨会,是实现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最有效方式。结合秘书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未来职业的特点,教师可以选取某部当代官场小说中一次职场危机,并结合其中秘书、领导的关系处理、人物形象分析等,讨论“秘书”职业的身份定位、职业特点、为人处事方式等现实问题。讨论前教师给学生提供资料搜集的范围,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到两名代表发言,并要求学生配以恰当的影音资料、图片、和文字,利用直观生动的 PPT课件进行展示和讲解;之后由本班或本组同学补充,其他同学点评兼提问。这样既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大量资料准备发言,还能有效避免网络上机械的抄袭复制,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兴趣。

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一部分阅读、写作和组织策划的实践能力训练必然需要迁移到课外,可以在課外开展类似“第二课堂”的多种活动方式以辅助课内教学。比如指导和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作品素材编演话剧(在我系教师的指导下成立了“天天话剧社”,每年有一次小型公演),还可以组织读书社,定期举行经典诗歌诵读大赛,借助这一形式督促学生积累阅读的数量和广度。此外,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办文学社团和文学刊物,学生自办社团与刊物一直是20世纪以来大学校园文学的大本营,它直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平台,为广大爱好文学的师生提供创作与交流的园地。刊物上可以刊登课后习作、美文鉴赏、登载征文比赛中的优秀作品,也可以在申请的公共微博或者QQ群予以展示。这些实践训练是以兴趣为导向,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舞台表演与艺术再创作的成就感。不仅如此,更让学生有效地锻炼了口语表达、文书写作、合作协调、事务管理等职业技能,而且也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空间获得了延展,应用型秘书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教学目标也因此而变得更为丰满和立体。

综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实践与课程探索的基本构想,笔者深深感到,人文学科在应用性能力训练相对欠缺的情况下,以熔铸宏博的人文精神为宗旨,同样可以有所作为,还能提高学生对秘书学专业的认知度、认可度与忠实度,从而真正实践着“教师为学而教、学生为学而行”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G].

[2]钱理群.《重心是文学教育》.《南方周末》2007年5月24日,第1215期.

[3] 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A].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7页.

[4] 温儒敏.《大学的文学教育与全球化背景下本土的人文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第8页.

猜你喜欢

秘书学实践教学
建党百年秘书工作与秘书学发展研讨会召开
学科互涉视域下秘书学学科建设探索
秘书学专业教育统计报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当前我国高校秘书学专业设置的问题及对策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