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服饰图案艺术风格浅析
2017-04-17许金友
许金友
(浙江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宋代服饰图案艺术风格浅析
许金友
(浙江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中国传统服饰图案是构成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材内容形式和造型表现手法等艺术风格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宋代服饰图案构成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艺术风格的论述,探讨了宋代图案艺术形成的原因、特点和历史传承,提出了宋代儒家审美观和画院绘画尤其是花鸟绘画对该时期服饰图案的深刻影响,从而进一步体悟宋代社会普遍的人文审美趣味。
宋代;装饰;服饰;图案;纹样;儒家;理学
图案以及纹样是一个开放的艺术系统。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图案来说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新思想文化与新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它的内涵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时代所特有的,也是时代灵魂之所在。中国宋代服饰图案就深受该历史时期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宋代,随着儒家理学观念的深入,倡导社会与自然“天人合一”至美境界的和谐之美成为当时一种人文观念的主流意识。宋代服饰图案便充分体现了这种哲学观念的精髓,它蕴含着丰富的宋代美学价值观。可以说,它不仅仅是宋代社会审美观念的集中反映,更是一面凸显宋代文人思想心灵的折射之镜。
宋代服饰图案以清淡典雅和世俗平易为其最基本的艺术风格,其中所透露出的是一种天然的艺术美感,一股隐逸的人文气息。它往往以其质朴取胜于唐代之华丽,少了繁琐之饰,多了细腻之美,少了磅礴气势,多了诗情画意。它所反映的已不仅是服饰图案本身的追求,而是宋代社会人文观念的集体写照。
1 宋代画院绘画对服饰图案风格的影响
自从五代十国开始,许多画家和工艺美术家就服务各自的国家艺术机构,把自己的艺术才华作为科举晋级依据,各历史时期的朝廷也设有类似的绘画考试部门。然而,到了宋初以后随着政局稳定,政府设立了更大规模的艺术机构,画院制度就是一个重要的代表。随着两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商业艺术的繁荣,宋代画院在中国绘画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共享并取得了极大的艺术成就,它是中国历代画院制度的杰出代表。
宋代画院制度和文人绘画的兴起对整个宋代工艺美术图案,尤其是服饰图案审美风格的影响是极深的,它体现的是中国文人绘画尤其是花鸟绘画讲究精微刻细和栩栩如生的理想之美。可以这样说,注重形似的精细逼真刻画和巧妙的内容形式表达,不仅是当时对画院绘画共同的要求,也是整个文人社会审美的集体标准。这种在绘画中追求写实写生的意境和情趣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国的理想美学观,并渗透到整个宋代社会,尤其是上层阶级的美学观念,也因此在宋代的流行服饰图案中得到了最广泛、最民间、最直接的体现。这种审美集体标准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宋代服饰图案和纹样的一种共有艺术特征。
沈从文先生曾提到宋代织锦图案“生色折枝花的时尚,开始突破了宋代对称图案的呆板”[1]。 事实上,生色折枝花、大小串枝花已经成为宋代装饰纹样的主要内容与程式。这有力地说明了宋代服饰图案风格开始转换为一种更贴近人文绘画特征的写生图案风格。对于宋式穿枝图案和缠枝图案来说,一般认为是在唐代蔓草图案的形式基础上不断演变而来的结果,其造型表现特征特别是线性特点多趋向于中国宋代文人绘画白描写实风格,多采用穿枝花和缠枝花为四方连续,并多以植物自然生长的形式布满画面,形成独有的东方审美趣味。
还有,宋代服饰图案在骨架造型上基本倾向于建立一种以清瘦为主的线性特征,而一反唐代服饰图案和纹样造型中的花形饱满圆润、线条流畅磅礴的特点。这种在图案整体和局部造型设计上体现立体化效果的趋势,可以说也应该是来自于画院绘画自然风格的一种影响。另外,在宋代鸟衔菊花团图案中形成的,以动与静搭配效果来形成淡雅恬静风格,也是宋代服饰图案倾向画院绘画风格的重要表现。在图案色彩上,宋代服饰图案还打破了唐代图案以青、碧、红。蓝等浓重的暖色调风格,形成宋代图案以冷色为主的独特色彩配色特点。
2 宋代服饰图案的题材内容和形式
宋代早期服饰图案和纹样受唐代图案传承和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图案内容和风格上仍保持了汉唐时期服饰图案的最重要艺术传统。但是,随着唐末乱世后宋初农业恢复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宋代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作为服饰图案载体的纺织作坊遍布全国,期间的服饰图案纹样有了很大的发展。
宋代服饰图案的内容和题材极其广泛,装饰纹样多以花鸟题材为主要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折枝花图案尤以其写实的生动、自然的和谐、灵动的飘逸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为最。宋代几何组合图案形式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如组合型几何型的八搭晕、六搭晕、盘球等,出现在当时的织锦服饰图案中,被称为宋锦。
宋代服饰图案的形式上较之唐代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尤其体现在植物纹样的造型形式上。宋代常用的服饰图案造型可归类为7种。
2.1 蔓草图案线条变化表现
所谓蔓草图案又称穿枝花图案(图1)或连理枝图案(图2)。它取材于滋长延伸、连绵不断的蔓生植物,图案结构多为二方连续式。宋代蔓草线条式图案在主要结构上一般加饰花朵或果实,用以表现图案整体韵律的节奏,其图案结构往往采用波形布局,甚至用切圆法作为花、枝、茎的图案形式骨架,用结构的相互穿插围绕来表现图案的气韵和力度。自唐以后到了宋代,它成为主要的曲线图案形式。尤其是演变为折枝图案形式以后,对后来整个中国装饰图案艺术产生了极其深厚的影响。
图1 穿枝花图案
图2 连理枝图
2.2 小簇花朵花图案散点表现
散点式布局的小簇花朵花图案是唐开始特别是宋代十分流行的服饰图案造型,尤以散点小簇花和朵花图案的极其多样化排列方式,为其主要形式特点。它主要体现在一律方向向上或一律方向朝下、排列规整或倒顺自由或旋转变化,正面花朵造型,依据花朵的位置形状来做枝叶等装饰。图案的色彩处理多在白地饰浅蓝、浅灰或红色的退晕花。
2.3 宝相花图案复合表现
从唐代开始,复合意向性质的宝相花图案大行其道,它基本上来源于佛教图案的造型演变,宋代则开始与世俗图案相互结合。在图案的表现上多采用对称放射形式,富于变化;色彩上采用唐代以来的退晕法,以浅套深逐层变化。因此,宝相花是一种从隋唐年间开始发展演变的具有宗教精神和文化象征意义的图案。它在图案内容题材等方面概括了莲花、牡丹和菊花等多种花卉图案的造型要素。在图案结构上把全开半开花朵、含苞待放花蕾和饱满缠绕枝叶等进行艺术加工组合处理,成为理想化的综合花卉造型图案。
2.4 花鸟图案自然写实表现
在中国的图案历史发展中,鸟衔花的图案形式往往引申为喜庆或爱情的象征[2]。虽然鸟衔绶带图案、鸟衔璎珞图案或鸟衔瑞草图案等从唐开始就是十分流行的服饰图案之一,但到宋代得到了真正的扩展,它的传播也是自上而下地逐渐为平民百姓所利用的,应该说它极大地丰富了宋代整个工艺美术图案形式。这种图案形式的延续、发展和改造与宋代整个人文理想和社会思想是分不开的,尤其是自宋代以后吉祥寓意成为整个中国图案发展史中形式追求的主要准则。需要指出的是,宋代画院制度使花鸟画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人绘画科目,这也对宋代花鸟自然写实形式图案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内在影响。
2.5 团花图案整合表现
唐代广为流行团花图案或称做“独窠、四窠、镜花”图案延续到了宋代,成为宋代早期主要的图案表现方式。宋代团花造型样式丰富多彩,既有以图案中心开始逐层分割来进行装饰表现,也有以中心线来把图案分割成多个装饰区域来表现。还有用韵律化的曲线来分割装饰区,并绘制缠枝纹样、花卉图案、复合图案、动物图案等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主题内容相邻或者相切排列,在留出区域绘制以四面多向对称的副主题图案内容。
2.6 几何连续吉祥表现
宋代的几何图案对之后的元明清时期几何图案影响极其深远,其端庄严密的风格流传至今。宋代织锦艺术中的几何图案极具代表性。它的形式丰富多彩,大致可以分为菱形图案、条式图案和综合图案3种基本类型。受到宋代自然主义审美的影响,这些几何图案也常常作为花鸟图案的纹样衬底来应用。在宋代几何图案中尤其显著的特色是:在其几何基础骨架上,往往要加上反映社会世俗理想的吉祥寓意,这是抽象和具象结合的,具有宋代服饰图案特色的意向形式。例如万字纹、双胜纹、龟背纹、锁子纹、盘绦纹、瑞花纹、棋格纹、连线纹、柿蒂纹、回纹、枣花纹、如意纹等(图3)。或许可以这样说,这种包含寓意的意向几何连续图案代表的正是宋代儒家思想中抽象思维受到不断自由想象发挥所导致的结果。它呈现出的是一种女性式典雅的、世俗理想化的、自然写实的艺术风格[3]。
图3 几何图案
2.7 兽鸟树花对称圆满表现
唐以后,对兽对鸟式的图案结构中常伴随有树形植物图案(图4、图5)。虽然这种树形纹样确实极可能接受了西方“健陀罗”图案生命树的影响,但是受唐代丝绸之路西化影响,类似唐代“陵阳公样”的对称式图案恰恰是在宋代才得到了极大的本土化演变发展。这种成双成对的,对称式构图的图案形式虽然符合西式审美,但是所反映事物圆满的思想性,却极其符合宋代中原人士世俗审美观。而到了宋代后期,这种图案对称形式已经几乎完全中国化了。如在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宋代茶色地牡丹花树对羊纹绫就具有相当突出的东方审美趣味,其图案中两头羊动态安宁,回首戏蝶,牡丹花图案造型丰满,充满了祥和富足的东方式艺术意境。
图4 兽鸟树花图案
图5 兽鸟树花对称图案
3 宋代服饰图案中的儒家美学观念
宋代服饰图案中所体现的这种儒雅艺术风格有其重要的社会思想原因。一般来说。儒学是两汉时期统治阶级的集体意识形态。但是自魏晋以来至唐,随着佛学在思想文化领域普遍流行及本土化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儒学观念。宋时文人雅士极多参禅,儒释道的合而为一成为新的观念风尚和生活方式。这些思想贯穿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念,也深深地影响到那个时期的服饰图案文化。
随着社会逐渐稳定,统治阶级开始提倡新的社会思想体系。统治阶级把对儒家经典的掌握成为其取士的重要标准。据《丝绣笔记》记载的宋室定规,对文武百官按职务每年分送“臣僚袄子锦”,大概自宋代始,文武百官其装饰纹样便有定制的详细记载。由此可见官僚制度所提倡的儒家美学观念对服饰图案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4]。
可以说,宋代图案艺术风格的特点与宋代理学提倡的美学观是相互联系的。宋代儒家理学从萌芽到形成过程中,整个宋代社会在宗教信仰、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5]。在提倡“倡文抑武”和“三教兼容”的社会和宗教环境中,复兴儒学以重整礼纲的思想变革因素,使得宋代上自士大夫下自黎明百姓都极力推崇一种儒雅的文人风度,让宋代世人以超然来对待人生的得失荣辱。
宋代服饰图案的审美特征与宋代的新儒家思想是一致的。宋代服饰图案的艺术风格十分具体地体现出了这样一种宋式新儒的典雅艺术倾向。在宋代服饰图案艺术中时时刻刻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在文质彬彬、温雅含蓄的礼仪风度中对含蓄平淡、自然简朴的理想主义生活格调的不懈追求。
宋代儒学文人中追求的理想和世俗相结合的思想,对宋代服饰图案乃至后世图案的影响是极其重要深远的,儒雅之美和世俗之风成为宋代服饰图案艺术风格中最鲜明的时代特性。一方面,它所追求的是平淡闲适而又意蕴深刻的美学韵味;另一方面,随着宋代儒学逐渐被官方推崇,儒学和世俗哲学相互结合使其更加完整化和哲理化,甚至通俗化。宋代服饰图案艺术在以后的中国图案艺术历史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把唐代外来的图案艺术进行消化吸收,真正演变成为具有中原儒学观念的、中国本土的、东方式的图案文化。
4 结语
宋代服饰图案的艺术风格对后期元明清乃至近代中国传统图案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积极消化了唐代外来图案艺术,并与中原文化相互结合,开始展现出一种定型了的,结合东方传统儒家文化和世俗美学特色的,真正的中国本土图案艺术。
[1]竺小恩.社会、审美与传统的文化整合:论宋代服饰文化儒雅化的缘由[J].大连大学学报,2007(5):79-83.
[2]朱新予.中国丝绸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7:59.
[3]邓咏梅,吕钊.唐宋代时期丝绸织物中的植物纹样[J].四川丝绸,2004(2):50-51.
[4]沈从文.中国丝绸图案[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1957:45-46.
[5]雷圭元.雷圭元文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1:89.
许金友(1972-),男,浙江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E-mail: 378307662@qq.com
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