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7-04-17艾红梅

理论观察 2016年11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唯物史观高校

艾红梅

[摘 要]唯物史观就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的质量不高、效果不好是有目共睹的,也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及教学效果?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只有认真考察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基本原则、内容和方式,才能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文章主要从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的意义入手,并详细分析了唯物史观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唯物史观;理想信念教育;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184 — 02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盛。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及社会新思潮都给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发展就要遵循大学生自我发展特点,并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唯物史观,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的内涵

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也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用理论和知识有目的的来影响学生,从而让这些大学生能努力追求,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实质上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大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长期以来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关系重大的任务,因此,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做到审时度势,对时政做好剖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好问题。基于这一点,我们就要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寻求到正确的教育对策及途径,这将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1〕

三、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的意义

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过渡期和生理发育的成熟期,所以他们往往关注更多的都是一些现实方面,如:生活、学习、婚恋、人际交往及就业。做好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的转变观念,也能提高他们的素质,开阔他们的眼界,从而保证他们在离开校门后才能更好的为理想而努力工作。从另一方面看,大学生在西方文化思潮及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如果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丧失了该有的警惕,那么就很容易落入其中,对其成长带来很大影响。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高校大学生能全面发展,高校就应该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高校应围绕着我国国情和发展形势对学生展开教育,使学生能真正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国家的命运及自身的社会责任,坚持在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还要引导学生为自己设立更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我国有学者对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的意义做了三个方面的论述:一是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论述;二是从大学生当前所处的环境来论述;三是从大学生在未来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来论述。总之,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人生意义。通过以往的理想信念教育,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每个人的理想信念都被提到了极高的高度,致使每个人都将理想信念理解为为社会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有着更为深远的人文关怀。〔2〕

四、唯物史观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分析

1、理想信念教育要确立起“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一个优良传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一段时期,也相继出现了违背我党意愿的思想,从而极大程度的损害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声誉和作用。这一问题现在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并忽视了群众的内心感受。对于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缺失了实效性的问题,有的学者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其分析,指出了忽视教育和物质需求是违背了人的自然性,而忽视教育合力则是与人的社会性相违背,忽视教育对象能动作用是与人的主体性相违背的,这三个方面就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困境产生的主要根源。〔3〕

唯物史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场。因此,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然要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直面人的内心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工作中,就要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痛苦和烦恼,而不能只是给学生布置作业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想信念教育理念,不仅能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还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总之,确立以人为本的理想信念教育理念,其关键还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让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他们才能主动思考,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有个性的个体,这也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

2、理想信念教育要与大学生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有很多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这个概念太过抽象、虚无,理想信念离自己太遥远了,也和自身的实际利益不符,所以对理想信念教育就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实际上这是误解了理想信念的内涵。唯物史观的利益分析将理想信念直截了当的还原为人们对利益的追求。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恩格斯说“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理想信念作为人们对承载利益的奋斗目标的向往与追求,也是人们的“三观”意识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更是人们对关系利益实现的理论的真实性和实践行为正确性的确认或坚信。人们一旦自觉的确立理想信念,那么就会成为争取和维护人们利益的最强大精神武器。

鉴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中,唯物史观的运用就是要让学生接受利益的考验。要判断一个学生是否树立了理想信念,首先要看他是否能在实践过程中处理好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关系,能否经得住个人利害得失的考验。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做到知行合一,理论上必须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讲清楚,还要主动利用和创造利益情境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考验。当学生处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矛盾或冲突的情境下,必然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反复的进行强调,从而对当前所出现的利益矛盾或冲突进行认识、分析、评价和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这一基础上要做的就是积极的引导学生在以上的利益情境中坚持集体主义,促使在集体利益基础上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这样也保证了学生自身的根本利益。

3、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应塑造优良人格

理想信念应该进入到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行动中去,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人格,否则就是一句空话。人格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质的独特综合,理想信念居于人格的最高层,也是人格的核心,人格的其他部分都要受其驾驭,它是个人思想和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和最稳定、最强大的动力源泉。不同的经济关系产生不同的人格模型,不同的人格模型其所凝结的理想信念也截然不同。理想信念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意识,理想信念教育要完成经济关系人格化的转变。通过个人心理这个媒体,并借助于教育与实践才能将理想信念内化为个人的心理倾向性。在这一倾向性的驱使下,再通过个人反复地在人际或对物质世界的行为作用中,逐渐稳定下来,成为个人习惯的可重复的行为表现,这就是性格,也就是一个人的品德。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还要坚持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情感熏陶、实践体验、榜样示范、行为训练等多种方式,从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多端入手或同时并举进行人格培养。

4、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应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为依据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及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重大的导向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需要也是各种各样的,理想信念教育则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对个人的适度需要能自觉地把握,并且不会超过个人需要的实际可行性,在追求自我需要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生也去认同、尊重他人的需要。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一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二是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所需。所以,一旦离开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就会在各种需求面前迷失了方向,而引导学生的需要并努力实现学生需求也正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任务。目前,大学生所面临的是一个多变的社会,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选择。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好未來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这也是理想信念教育导向作用的基本要求。〔4〕

5、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的内容更丰富

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书本,长此下去会让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丧失兴趣。相比而言,在理论中穿插着具体的案例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唯物史观的影响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阶段,也出现了很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大学生对这些现象及问题就缺少一个理性分析和正确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就要多选取生活实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帮助这些学生认清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使他们对社会、对生活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和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中运用唯物史观可以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的有为青年。此外,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能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的接班人。所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必须的,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 考 文 献〕

〔1〕张云.高校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4,(05).

〔2〕郑建红.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

〔3〕向俊宇.理想信念的阶级分析及现实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4〕蔡敏.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思考〔J〕.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7).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唯物史观高校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