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模式的回顾与展望

2017-04-17刘国皇

理论观察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师院校师范生

刘国皇

[摘 要]教育实习模式是高师院校开展教育实习的重要载体,实现教育实习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当前教育实习实践中,教育实习模式丰富多样且层出不穷。通过回顾教育实习模式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和总结已有的教育实习模式,并探索基础教育新课改背景下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教育实习模式,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回顾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154 — 03

教育实习模式是高师院校在开展教育实习时所采用的一种常规组织管理方式,是实现教育实习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保障。系统梳理、总结和分析有关教育实习模式,对当前高师院校有效开展教育实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教育实习模式的历史回顾

教育实习模式是伴随着教育实习的实践相应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古代如春秋战国时期已孕育了教育实习的萌芽,“游学”的教学方式就是这种萌芽的体现。近代的教育实习则是伴随师范教育而发展的。明末清初的梁启超在其著述《变法通议》中有一篇《论师范》的文章,强调了必须将师范学堂的设立同小学堂的设立相结合,在设立小学堂时要辅之以师范学堂,而小学堂的教师必须由师范学堂的学生来担任。这也就是鼓励当时的师范生要到小学里进行实地的实习训练。随后1902年和1904年,清政府对实习做出了明文规定:京师大学堂第四学年实习,优级师范学堂第四学年“教授实事演习”,第五学年“教育演习”,从而使我国的教育实习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了下来〔1〕。

新中国成立以前,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曾经有过师范生到讲习所参观、见习、实习等形式。如果说古代的“游学”是分散自主的前身,那么从近代开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教育实习基本上采用的是分散式和单一集中定点式的实习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教育改革也在探索新的出路。各地院校出于发展的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许多具有特色的教育实习新模式,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实习呈现多样化发展。如20世纪90年代河南师大提出“全程式”教育实习模式;90年代末华南师大提出“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新模式;集美大学李玉光2004年从教育实习主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三种教育实习模式:以实习学校为主体的模式、以高师院校为主体的模式、以师范生为主体的模式〔2〕。200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将实习支教作为高校师范生实践性培养的主要模式,要求高师院校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3〕,由此发展出了顶岗支教的教育实习模式。此外,近年来还发展出了委托式教育实习模式、协作型教育实习模式等。这些新的教育实习模式的实践,不仅丰富了教育实习的内容,拓宽了研究视野,而且使我国的教育实习管理更加多样化,教育实习效果更加显著,这对推动我国高师教育实习工作的开展起着积极作用。

时至今日,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模式众彩纷呈,这些模式不是互不关联或竞争淘汰的关系,而是彼此有着某种共通的纽带将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增进,共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总之,每个阶段的实习模式都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和变化,就当前我国高师院校的教育实践而言,我们要选择最为合理有效的教育实习模式,前提是必须对已有的教育实习模式了如于胸。

二、实践中教育实习的主要模式及其优劣

近年来,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模式层出不穷,但被普遍运用的主要有如下几种实习模式。

1.分散式教育实习模式

它是指师范生在高师院校规定的时间内,拿着学校开出的教育实习证明去寻找实习单位并进行自主实习,最后交回盖有实习单位印章以示证明的一种实习模式。这种实习模式在以前办学条件相对不足的高师院校中常被采用。该模式可细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第一,放任式的教育实习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由师范生自主决定何时实习、何地实习、如何实习等一切与实习有关的事情。学校则可以说是撒手不管,任学生自主决定。因此,这种实习模式缺乏组织管理和严格有效的指导与监控,其效果不言而喻。第二,回母校式的教育实习模式。这种模式是实习生必须回到中小学时期他所就读的任何一所愿意接收他的学校进行实习。这与放任式的实习模式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要求实习生回母校实习而已,而且,由于实习生与母校的特殊关系,若实习生不自觉主动实习,只求一张证明而已,就难言实习效果。第三,顶岗式的教育实习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缺少教师或教师无法获得出外培训学习的机会,以及为解决其它实习模式实习时间不够导致实习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顶岗实习是指师范生在大三或大四学年,实习生到农村、郊区或回原籍的中小学进行为期至少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而将时任该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替换出来进行集中培训或学习,这种模式也称“双向培养”的实训模式。顶岗实习有着较长的实习时间,满足了实习生教师生活体验的要求,而且从整体看,它对实习学校的课程进度安排影响较小,实习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加上实习学校的全程跟踪和管理,对于实习生的考核评价也更为客观。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遭遇了实习生众多无法完全实施和普遍推广,且许多实习生也不愿去乡下或偏远农村,高校指导教师又将责任全部交由实习学校便放任不管等尴尬的问题。所以,这种实习模式具有推广价值但却面临实施难的困境。

2.委托式教育实习模式

它指高师院校将实习生的实习指导和管理工作全部或部分委托给实习学校负责,在实习期间,高师院校定期或不定期派专业指导教师到实习学校进行实习巡视和指导,实习结束后,由高師院校根据实习规程综合实习学校的实习成绩和实习巡视指导情况等按比例做出最后成绩评定的实习模式。相对而言,委托式的教育实习模式克服了分散式实习难于管理甚至流于形式的难题,保证了对实习生的有效管理和实习质量,也为高师院校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带来高效和便利。不足的是实习基地学校容易因领导不重视,经费、师资等条件不足而教育实习却投入大、责任重等导致不愿接受委托实习的任务,这也加大了全面实施和推广这一实习模式的难度。

3.单科集中定点式教育实习模式

所谓单科,是指高师院校在组织师范生实习时,按同一专业即单科进行组织和管理,通过下放学院各自组织实施。所谓集中,一是指高师院校将教育实习集中安排在一段时间段内进行实习;二是指高师范院校将实习生集中地分成若干个实习分队。所谓定点,是指高师院校将实习生集中固定地安排在中小学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因此,这种教育实习模式是指高师院校按同一专业即单科将实习生集中分成若干个实习队,统一组织和安排到固定的中小学实习基地进行教育实习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克服了分散式实习管理难、效率低、考核评价不客观、实习不规范等问题,有利于对实习生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对实习情况的跟踪和监控,以及调动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但缺点是实习时间短,实习生往往还未进入状态或刚熟悉情况就要离校;同时,一支实习队一般都有8-12人甚至更多,这不仅给实习学校在安排上带来困难,而且每位实习生接受的实习锻炼机会也难以保障。

4.混合编队式教育实习模式

所谓混合编队,是指师范院校在若干不同专业中抽取人数不等的实习生共同组建一支实习队伍,到事先联系好的中小学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并由实习基地学校负责这一实习队伍的实习指导工作。这种实习模式是相对单科集中定点而言的。混合编队实习主要从综合角度出发,不同专业学生组队有利于拓宽实习生的视野,全面了解各学科情况,从而使思维更加开阔。另外,由于来自同一专业的学生少,实习生的实习锻炼机会便会增多。但由于实习队伍来自不同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组织和管理上的困难,而实习生因缺乏来自同专业的竞争会导致积极性和自觉性下降。

5.全程式教育实习模式

所谓全程,是指以四年为一个整体,将师范生必备的教师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教育实习任务等有关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贯穿到师范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培养之中。换言之,在大学前三年,师范生要完成教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准备过硬的教师理论素质,做好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熟悉课改后的中小学教材等,而在大学的最后一年,要将前三年的所学通过教育实习进行检验和提升。该模式是与分段式教育实习模式相对而言,全程式以四年为整体统筹规划形成一个体系,使高师院校在大学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师范生在这一体系下能够更好地学习和锻炼,避免了分段实习频繁寻找实习学校的困扰。然而,全程式的教育实习虽是一个整体,但从各个环节来看,与分段式差别不大,单就教育实习的实践环节看也是集中短短几周进行实习,虽然实习生能够更大程度的发挥自身所学,却同样不能满足充分体验教育教学的需要。

总之,以上几种教育实习模式无论从横向还是从纵向的角度看,它们均有各自的界定和优劣。从实习过程看,单科集中定点作为实践基础性的作用和共性在其它实习模式中都得到广泛运用;从管理方式看,委托管理为其它实习模式提供了借鉴和有益启示;从实习质量看,每一种实习模式都潜在的要求实习生的实习质量,但从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看,全程式的培养就显得必要而有利。也就是说,各种实习模式各有优劣,但都不是绝对的,彼止间的密切关系对创新教育实习模式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教育实习模式的优化与展望

(一)优化当前教育实习模式的必要性

1.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当前高师院校无论采用何种实习模式,师范生在实习学校进行实习大都是统一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即9至11月完成。然而,大四上学期实习生即将面临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教师招聘或就业选择,而且还要开题撰写毕业论文等学业和就业压力,这就导致实习生实习时容易打折扣、走过场,敷衍了事。试想,在这种状态下,8周左右的实习时间如何能检验实习生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检验实习生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基础教育新课改等新事物的学习和把握能力,又如何能培养实习生的教学技能和教师职业素养?

2.实习时间严重不足

根据教育部规定,师范本科生教育实习的时间长度不少于8周,专科生不少于6周。当前高师院校普遍都以最低标准6-8周的时间安排实习,这仅占总课时比例的3%-5%〔4〕。而且,实习中第一周一般为见习周,最后一周为总结周,其中还碰到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法定节假日,实习生真正实习的时间其实很少。对比其它发达国家如美国实习时间最短15周,最长1年,英国20周,法国27周,德国一般为72周,最长甚至达到两年半,日本14周左右。此外,俄罗斯的教育实习时间也达到24周。可见,我国高师院校普遍实行6-8周的教育实习时间对于师范生培养是远远不够的。

3.实习基地不够稳定

当前,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选点较为困难且难以相对稳定,究其原因,一是高师院校实习生众多,且又大都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导致相互碰车和相互竞争;二是优质的中小学教育实习资源相对有限,导致实习基地供不应求;三是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经费投入不足,给教育实习的组织开展带来诸多困难;四是许多优质的中小学校认为实习会给他们带来影响,而且没有义务接受师范生的实习,导致不愿与高师院校合作成为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

4.实习指导教师力量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师生比产生了严重的背离现象,有些地方的师生比甚至远远高过了教育部所规定的最低标准1:18。学生人数的激增与教师人数的不足,导致有些专业教师是“一人多岗”,无法切实做好对实习生实习前的准备、实习中的跟踪与辅导、实习后的总结与提高等方面的指导工作。更有甚者,有些非专业教师也被分派去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导致出现指导教师职责单一,指导力量薄弱,实习巡视注重形式,无法做到切实有效的指导。

5.实习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一个有效的客观公正的教育实习评价机制对于保障实习质量至关重要。由于教育实習无法采用纸笔测验方式评价的特殊性,实习评定通常就采用由实习基地校和高师院校按一定比例共同评定,表面上看评价兼具客观公正而有效,殊不知很多评价都只是流于形式,甚至“报喜不报忧”。因为高校有制定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的政策,而且实习生后期就业时,实习成绩往往也是被考核的指标之一,所以,很多实习学校都会选择做个顺水人情,直接给优或良,而不考虑实习生的实际表现,这种不公正不客观也不科学的评价机制无法真正发挥它的评价作用。

(二)对未来教育实习模式的展望

1.高师院校应对教育实习模式予以重视

教育实习不是走形式,不是单纯为了完成学校教学任务,而是师范生入职前的一次重要实践,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职前通行渠道,是对高校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是否合理以及师范生能否成为合格教师的重要检验。它不仅关系着高校的声誉,而且关系着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祖国未来的教育。因而,整个高师院校甚至包括实习学校、社会等都应转变观念,认识到实习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对教育实习应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而教育实习模式是保证顺利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重要载体,重视实习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2.综合运用多种教育实习模式

纵观多年来各高师院校开展教育实习情况,基本上还是采用单一的教育实习模式。但通过研究发现,每一种教育实习模式都存在其固有的弊端,而且每一种实习模式又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存在着某些共性,这就启示我们,在思考解决教育实习模式固有的弊端时,可以尝试综合运用已有模式中的几种。比如,将全程式教育实习模式和混合编队或委托管理的教育实习模式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减少运用某一种实习模式所带来的问题。

3.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实习模式

针对当前实践中教育实习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三位一体”教育实习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吸收了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的优点,并结合我校教育实习改革试行的实际情况,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审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指高校师范专业在关键的教育实习环节,通过“政府统筹、高校组织、中学接收”的方式,换言之,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如省教育厅、地方教育局出台相关教育实习政策给予支撑,高校统筹足够经费和实习规划给予保障、院系负责组织高校相关专业集中开展实习,中學实习基地负责接收高校师范专业实习生的方式,把师范生安排到相对集中的划片中学实习基地进行教育实习,实习时间长达一个学期,以达到确保教育实习质量,实现“多方共嬴”实习效果的一种教育实习模式。该模式既能进一步从组织上和制度上规范教育实习,有效解决当前高校教育实习的各种困境,保证教育实习效果,又能进一步探索解决当前高校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巨大而高校专任指导教师、教育实习经费和中学实习基地相对不足,且教育主管部门不愿介入、中学不愿接受高校实习生等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能进一步探索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教育实习模式,为我国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对策参考。

〔参 考 文 献〕

〔1〕余小红.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01):124-125.

〔2〕高月春.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研究综述〔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156-157.

〔3〕李玲.传承与创新:毛泽东实践论思想与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改革〔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45.

〔4〕李梅.从比较中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01):129.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高师院校师范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教育部:公费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建立公费师范生转入与退出制度正当其时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师院校禁毒防艾课程中的应用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反思的现状与对策
高师院校非师外语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创建研究
结合学科定位谈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