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行为与思想的历史审视
2017-04-17杨欢
杨欢
摘要:秦朝的大一统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楚国随之灭亡。面对楚国的灭亡,屈原选择投河自尽的方式表达对楚国的爱国之情,屈原这样的行为与思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价值。但是,目前困扰我们的也正是屈原的行为与思想。我们应当认识到屈原的行为与思想受到当时时代的局限,也与其政治上的失意相关,那么屈原的悲剧有其必然性。
关键词:屈原;楚国;爱国;政治
屈原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伟大人物。2009年,中国的端午节被列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端午节的由来正与屈原有关,这也说明屈原及其思想也正在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步成为人类文化遺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时屈原生活的历史时代,秦朝的大一统才是历史的选择与发展趋势,屈原为了一个行将灭亡的楚国投河自尽,是否抱残守缺,他的行为与思想是否值得后人怀念。本为对此做简要探析。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屈原的政治倾向不会超越历史的局限
周公于周之立国,多所建树,为百世大法,周礼遂为中土建国必参之宝典。至熊绎受成王之封,虽未得分器(周之分器以封同姓者),而必遵其制,不可背。周统治诸侯必遣太史于列国,此所以教之令典者也。[1]周天子以分封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有别进行分封,楚国不同于其他诸侯国,因为楚国国军和周天子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从楚先王熊绎被周天子封为子爵,后僭位为王,虽然楚国恃强称王,但也打着尊王的旗号,其后来得到的霸主地位也要受到周王的认可,虽是形式上的,但却具有合法性。可见楚国是在资格大的周王朝统治区域下,各自割据,并没有脱离周王朝的统治。周王朝虽暗弱,没有能力干涉诸侯国的内政,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屈原正是生活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他的思想必定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影响下形成的。屈原作为楚国的贵族,作为楚国的臣子同样有这种关系,屈原和楚王同姓,所以他对楚王和楚国,不仅有一份大臣对国家的忠诚,也有一份难以割断的血脉亲情。屈原在其著名的诗歌《离骚》中,开篇就骄傲的叙述了自己的身世,表明了他对自己高贵血统的重视。反观当时的秦国,中原普遍认为秦国为“虎狼之国”。《战国策·赵策三》所载鲁仲连说:“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权使其土,虏使其民。”这就基本上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对秦的排斥的态度。[2]所以,无论秦国的大一统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这样的思想一定不能被重视血统的屈原所接受,所以在秦灭六国建成统一的封建国家之后,屈原采取了投河自尽的方式以示自己对楚国的忠国忠君之情。
二、政治上的不得志,导致屈原的人生悲剧
面对楚国实力的衰微,屈原想要拯救楚国,但是他却不被重用,怀才不遇,不能有所作为。屈原政治上的失意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从楚国的政治环境上来看,楚国的用人制度和秦国相比比较封闭。秦国的礼贤下士为秦国实力的强大奠定基础。而楚国正和秦国相反,并没有不拘一格用人才,反而重用近亲。“楚材晋用”就是当时的典型事例,正体现了楚国人才不能在楚国发挥作用。第二,从屈原的自身经历来看,屈原的两次流放也决定他政治上的悲剧。屈原“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所以就“入则与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这就使得“王甚仁之”。由此观之,屈原并非只是由于出身显赫而身居高位的,更是因为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对内可以管理国事,为楚王分忧解难;对外则可以独当一面,搞好楚国的邦交,使楚国外和内兴。而也是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殚精竭虑的奉献精神,给其带来了无穷的灾难。[3]楚国从建国到亡国一共有四十一个国君,七百多年的历史,楚国的政权一只掌握在芈、屈、熊几个姓氏得贵族手中,贵族势力根深蒂固,更由于楚怀王、楚襄王的混庸,屈原想要更改法度必定以失败而告终。杜道明在《试论屈原悲剧的必然性》中如是说:“更何况,楚怀王是一个昏庸的君主”,“正当屈原沿着治国平天下的道路勇猛前进时,却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楚王轻信党人的谗言,改变了对屈原的态度。正言直行的屈原, 当然不可能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于是一次被迫出走,两次被迫放逐,从政治核心中被抛了出来。”所以,面对楚国当时的用人政策,屈原认识到他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复兴楚国的希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变成绝望;经历了两次流放,更深刻的体会到被任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以身殉国的悲剧便不可避免。
我认为屈原投河自尽的行为有其历史必然性,他的思想受到时代局限,又因为政治上的不得志,导致其悲剧的人生。虽为了一个行将灭亡的楚国投河自尽,但也决不是抱残守缺,违背大一统趋势的发展。屈原是否值得怀念,就今天来说,我国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爱国主义作为核心,如果屈原的爱国精神能促进中国精神的凝聚,那么屈原就值得人们怀念。
参考文献:
[1]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51.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杨春时.楚文化的挽歌和屈原的悲剧[J].河北学刊,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