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聋校开展性教育教学活动的思考
2017-04-17陈波
陈波
【摘要】聋校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偏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语言缺陷的补偿,忽视或是弱视了聋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教育教学。作者通过选取本校年龄在10—15岁之间男女聋生进行性知识的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到了聋生青春期性教育现状。从调查结果中获悉,聋生在性知识掌握上严重的欠缺,深刻感受到了学生们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性教育 现状 策略 观念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25-01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早恋现象以及因此带来的种种学生之间的问题出现,不得不让特殊教育工作者深思:今天的特殊教育教学我们还要做些什么?聋生这个特殊教育群体,他们获取外界信息渠道有限,让他们对青春期性知识一无所知。聋校往往偏重于聋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语言缺陷的补偿,却忽视了聋生最为重要的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聋生心理健康发展比正常学生显得更为严峻,而他们和普通学生相比对青春期性教育有着更为迫切的需要。
1.聋校学生青春期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现阶段聋生对青春性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对本校年龄在10-15岁之间的男女聋生进行调查摸底。本次调查是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显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聋生在了解青春期性知识的程度、态度、方式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情况很不乐观,对青春期性知识的了解只有2%的概率,少数女生知道第一次来月经需要注意的事项,绝大多数男生不知道男孩子会遗精这一生理特点。然而了解性知识的途径大多数同学之间的互传及网络传媒。可见,学校是聋生们唯一获取性知识的重要渠道。
1.2自我保护观念淡薄,没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是否跟互联网上认识的陌生人见过面这个问题上40%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也不敢”,20%的学生表示“有过见面”,但还有40%的人“从来没有但很向往”,从这个数据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由此看出我校学生在性保护上还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与方法,需要教师进一步在自我保护上加强教育。
1.3性知识认识片面。
牵涉到個人自尊心,为避免引起聋生的反感与不配合,这部分知识是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或新闻中鲜活的案例来渗透的。在“女性怀孕后会出现哪些明显变化”的中, 不到一半的聋生知道症状。 “什么行为不可能导致怀孕”这一问题,只有50%学生完全答对。说实话,这个结果最让我震惊:我们的孩子是单纯还是愚昧?从中可以知道,聋生有很多性知识不明确,有些根本就是错误的,这可能导致她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或者受到伤害后不能使伤害程度有效的降到最低。
2.聋校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策略
2.1摒弃陈旧思想,转变观念。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人人谈性色变,认为性很肮脏,很野蛮。大都认为性是人的本能,无需教育,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就会知道,老祖宗什么都没有学,也同样结婚生子。更何况现今网络、传媒发达,想必都已经了解一些了,老师们又何必画蛇添足?这种观念都是影响我们今天面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障碍。实施性教育,首先必须破除我们的自身头脑的旧观念,坚信向学生进行性教育的科学价值,牢记培养青少年健康始终是大教育的主旋律。
2.2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专题教育
首先,学校应在课程设计上,安排专业老师从事本项专题教育的工作。根据男女生的特点,设定男女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性专题教育。
其次,学校还应努力为聋生创造更好的教学师资队伍。学校每学期应根据聋生的需求,邀请外界权威专业人员教授内容。家长是学生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关系到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在课程安排上要有一堂家长课。
2.3常规教学中注重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暗示。
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区别,人们往往片面的造成男女有别的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弱化这一陈旧思想的包袱。在座位安排上男女搭配,课堂学习与讨论中男女合作,活动参与中男女共进退。日常教育教学中,多让学生认识到男生和女生也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体会到友谊带来的快乐。处在青春期的聋生,敏感、叛逆,我们教师如果能将他们小心呵护,他们的这段时期将会非常顺利。
2.4开设性心理辅导与咨询。
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提升,聋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将会成为我们特校重要的一项工作,学校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大,更需要完善的组织机构。开设性心理辅导与咨询,就是我们展开此项工作的第一步。我们特教老师不仅是老师,还是父母、朋友,我们有着多重角色。当聋生有疑点、困难时,心理咨询室就是他们一个很好的去处。心理老师在与聋生谈心时,要本着尊重、理解的理念,帮他们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刘青著.聋生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现状调查.中国特殊教育206.(2)
[2]刘盈江著.听觉障碍青少年心理咨询.华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