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地樟子松枯梢病的营林措施控制技术

2017-04-17李鹏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樟子松技术研究人工林

李鹏

【摘 要】为实现樟子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总结并探讨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樟子松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几年来有关樟子松在造林和经营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今后樟子松沙地人工林衰退研究及经营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技术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levant mongolica in afforestation and manage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gress in research of mongolica plantations of sand for the future recession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Key words] mongolica; plantation; technical research

樟子松主要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红花尔基沙地,自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人工引种用于固沙造林试验成功以来,人工造林发展很快。多年来在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中樟子松造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造林树种单一、造林成活率低以及不能更新等问题。

1 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主要原因

影响干旱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保存因素较多,戴继先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数量化分析指出,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按大小排序为光照、干旱程度、风、土厚、苗木质量;造林保存率的影响因素按大小顺序为风、光照、干旱程度、苗木质量、土厚。并且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总体说来可以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个方面。苗木是人工造林更新的物质基础,植苗造林成活的前提是苗木必须有旺盛的生命力,苗木质量的优劣和保持生机状况如何,是造林成功的核心。传统的经验和科学试验都证明了地上部分粗壮、根系发达的苗木抗性强,活力高。茎根比越小,根系越发达,造林成活率越高。而研究发现,目前苗圃地樟子松幼苗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茎根生物量的比值高;②叶纤嫩,木质化不够;③针叶角质层不发达,气孔调节功能弱;④苗木对全光适应性差。樟子松苗圃幼苗的这些特点直接影响到樟子松本身的抗性,这不仅影响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问题,即使成林后,这也有可能是导致其衰退的一方面原因。

2 提高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2.1 选育良种、培育壮苗

由于樟子松苗木质量差是造成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主要内在原因,所以选育良种、培育优质壮苗造林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种源选择是保证苗木质量的关键,首先要选育良种。一系列研究表明种源的选择应以仲源试验的结果为依据。目前选择最佳种源仍然是樟子松引种研究的重点。在选择良种的基础上培育壯苗,具体的方法有切根和加强苗期的管理:①有关切根对提高苗木质量的影响研究方面,焦树仁,研究认为,留床切根育苗可提高苗木质量。因为采用截根留床育苗技术,可提高苗木的基径与苗高的比值,增加苗木地下部分的比重。②在加强苗期的管理与提高苗木质量关系的研究方面,主要是通过一些管理措施来提高苗木质量。通过加强苗期的管理可以促进樟子松苗木的木质化;采取增施有机肥和引洪灌淤、春季苗床覆膜覆草、夏季遮荫、采用微喷技术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可以改善苗木的品质;光周期有打破樟子松夏季休眠和促使形态转化诱导的作用,可促进苗木生长和发育。

猝倒病和盐害是部分地区樟子松播种育苗的2个主要限制因子。选用原始风积沙土作苗床土,经化学消毒后再接种菌根土的化学生物综合措施,或直接采用原始森林土作苗床土,并采用自来水灌溉技术,可有效的防治猝倒病,降低盐害,提高保苗率和苗木质量。

2.2 造林整地的方式

在三北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直接影响樟子松造林的成活,而不同的造林整地方式对气候条件的影响起到不一样的造林效果。采用穴状整地和适当深栽的方法。一方面通过改变微地形创造一个既有助于增加苗木和土壤蓄水量又有助于降低苗木蒸腾强度的微生境,另一方面通过缩小露于空气中的叶表面积来降低蒸腾耗水量-,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有效的措施。孙少辉等通过调查发现,采用深穴栽植樟子松,穴内风速几乎减至为0,加之得不到太阳直射,所以针叶的蒸腾量很少,极大地抑制了苗木失水,可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

2.3 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建立起监测和控制系统

由于樟子松枯梢病多年来的连续发生,因此,应该在进行防治的时候要结合传统的预测预报方式,与现代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建立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系统,从而提高监测病害的覆盖率、精度和准确率,进而给樟子松枯梢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2.4 壮苗造林提高树木的抵抗力

种植树苗是造林的基础,引种造林的时候要讲究适树适地,尽量的避免使用携带病菌的树苗造林,尽量的减少樟子松枯梢病的发生几率。

由于樟子松枯梢病是因为弱寄生菌入侵从而形成的一种侵染性的病害,进行单一的防治方式方法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因此,对于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务必要注意生态防治的一般策略,进而加强措施逐渐的改善生态环境,使树木的抗病性不断地提高,使病害的蔓延得到有效地控制。

参考文献:

[1]周琦,魏霞,马晓乾,等. 人工樟子松林枯梢病的调查研究[J].林业科技,2010,(1).

[2]宋瑞清,高海燕.炭团菌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J].菌物研究,2009,(2).

猜你喜欢

樟子松技术研究人工林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山东泰山3种人工林小气候对比分析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及其管理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