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汉故居细管胡同9号

2017-04-17

北广人物 2017年10期
关键词:正房瓦屋细管

本刊记者彭立昭

【燕京】

田汉故居细管胡同9号

本刊记者彭立昭

田伟的伯父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国歌的词作者、剧作家田汉(1898—1968)。田汉早年留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田汉有两个弟弟,即田洪(三弟)和田沅(五弟)。田伟的父亲田洪一生追随田汉,她的母亲是田汉唯一弟媳——闻名湘剧界著名艺人陈绮霞。田汉五弟田沅是一位优秀党员,由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劳成疾,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不幸离开人世。如今,几位亲人均已离世,田伟说,每每回忆起往事都感慨万千。她说,当年田汉在上海时,周信芳先生就这么夸奖过她的父亲:田汉的成功,有一半是田洪的功劳。伯父田汉也曾写诗礼赞过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三人生小最相知”……田伟说,父亲生前也多次跟她说,‘我和哥哥的手足情更多的是革命情、生死情……”现侨居日本的田伟,如今已成为一位中日文化交流的和平使者,可以称得起是唯一能够继承田汉在中日文化交流事业中的接力人。她告诉记者,“多少年了我只要谈起伯父他们,总要掉泪。我无时无刻地在怀念着他们。每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只要我看到国旗升起的场面、听到唱国歌的声音,我就禁不住流下热泪。多少年了,我脑海里涌现的是伯父的《蝶双飞》,那是我伯父不畏强暴,为民请命精神的自我写照;我每次登台演出之前,耳畔回响起的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那是我伯父和他亲密的战友聂耳又吹起的进军号角……父亲和母亲曾多次跟我说,你伯父是光荣却饱受磨难的一生。是啊,谁也想象不到,我伯父的骨灰盒中没有骨灰,只放了他生前用过的一副眼镜、一支钢笔、一个图章,一张国歌的歌谱和歌词,一本《关汉卿》……”田伟说,“清明节时,我年年要去给伯父扫墓……我在北京工作的10年里,几乎天天在整理伯父的资料,写啊,画啊,让我从一个舞台演员到一个文员,所以我现在也能写文章,就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她说,自己对祖国的情和对伯父的情,已经深深地长在她的心上,融入到她的血液中。

3月12日,是田汉先生的诞辰纪念日。临近此时,便越发感怀。为此,我们走进了当年田汉先生在北京的居所,以此去悼念一番。

田汉故居,位于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细管胡同9号。该院坐北朝南,二进院落。民国时期建筑。大门位于院落东南隅,金柱大门一间,清水脊,合瓦屋面,脊饰花盘子,梅花形门簪四枚,板门两扇,大门前檐柱间饰雀替,圆形门墩一对,门前如意踏跺两级,门内象眼处万不断砖雕,戗檐、墀头处亦有砖雕。门内迎面有山影壁一座,现仅存墙帽。大门西侧倒座南房四间,过垄脊,合瓦屋面,前檐装修为现代门窗,封后檐墙。一进院正房五间,过垄脊,合瓦屋面,明间为过厅,隔扇风门,前后各出如意踏跺三级,次、梢间装修为现代门窗。东厢房二间,过垄脊,合瓦屋面。西厢房已改建为平顶房。

二进院正房三间,前出廊,披水排山脊,合瓦屋面。正房两侧耳房各一间,过垄脊,合瓦屋面。东、西厢房各三间,鞍子脊,合瓦屋面,前檐装修为现代门窗。

该院是田汉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的居住之所。1953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为田汉购得此宅。当时田汉与夫人安娥一家住在里院,秘书居外院,后来田汉又将老母亲从湖南接来同住。田伟回忆,就是在这个小院里,伯父改编了京剧《白蛇传》《谢瑶环》,创作了历史剧《关汉卿》等作品。“书房、客厅、卧室自南向北排开,房间都是相通的,卧室在西首耳房,书柜从书房一直通到客厅。父亲的书房里有很多书,差不多10万册,种类很多。书房里还有许多珍贵的照片、信件、创作手稿和字画。其中有毛主席、周总理写给父亲的亲笔信,徐悲鸿、梅兰芳绘赠的《奔马》《梅花》等画作。”

20世纪70年代末,该院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的职工宿舍。1986年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单位用房。这一砖一瓦并未镌刻谁的名字,然而却于无形中鼓舞着国人,这便是艺术家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正房瓦屋细管
吉林省满汉融合区域乡村住宅院落空间布局探析
四川眉山:瓦屋春雪
王家烈故居
羊细管冻精简易制作方法
记 述
如何用等压瓶做好平抛实验
瓦屋山翱翔云端的诺亚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