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生重养肝
2017-04-16罗良成
罗良成
立春拉开了春天的序幕,此时春阳升动,万物复苏。顺时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大原则,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故立春养生着重于养肝,着眼于保护初生之阳气。
调节情志:顺应节气,戒怒忌忧
中医认为“肝主情志”“怒伤肝”。因此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力戒暴怒或心情抑郁。春季阳气升发,容易造成肝火上亢,情绪激动,动辄大发脾气。
为了预防这些不良情绪,可以多与亲朋好友沟通,自己不要钻“牛角尖”;要在适合的天气里,走进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好春天;平时应适量运动,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这对及时疏导情绪非常有用。
健康起居:晚睡早起,与日俱兴
民谚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黄帝内经》也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立春以后日照渐长,在起居方面也应顺应日照变化,相对冬天来说晚一点睡、早一点起,以利于阳气的生发。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人们要克服倦怠懒睡的习惯,适当夜卧早起,增加室外活动,舒展形体,畅通血脉,以助生发之气。
注意保暖:春捂护阳,下厚上薄
谚语云:“春不减衣,秋不戴帽。”这是指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立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人体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宣发,会产生“阳气郁”的现象。所以,防寒保暖仍是立春养生的重点。此时衣着主张“下厚上薄”,以助春阳生发之势,正如《老老恒言》所云:“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饮食调养:少酸加辛,助阳养肝
中医认为,酸性收敛,入肝经,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立春饮食应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发散之品。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认为,萝卜生食辛甘而性凉,熟食味甘性平,立春时节食用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而且有理气、祛痰、止咳等功效。韭菜,又名“起阳草”,辛温发散,具有补肾益肝作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畅达,也应多食。
另外,针对立春的时节特点,可食用一些养肝柔肝、疏肝理气的药材和食品,药材如白芍、枸杞子等,食品如花生、红枣等,均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护肝养脾同样重要,可选择大枣、山药等味甘养脾之品做成大枣粥、山药粥食用。
小贴士:伸伸懒腰也养肝
怎样护肝呢?除了远离烟酒、注意饮食之外,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清晨刚醒来或工作劳累时,伸一伸懒腰会有说不出的惬意。其实,这是人体自我保健的方式。人体困乏的时候,气血循环缓慢,这时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舒畅肝气、活血通络、振奋精神的作用。伸懒腰后,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肢体关节、肌肉得到了活动,睡意皆无,这样也激发了肝气,可更好地发挥调畅情志的作用,人也变得神清气爽。
伸懒腰时要使身体尽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时,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要松弛下来,尽量呼气,这样锻炼的效果会更好。对老年人来讲,经常伸伸懒腰,还可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有延缓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