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教学科研工作内涵,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2017-04-15张少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7期
关键词:素质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

【摘要】深化教学科研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优化师资团队建设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优化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教学与科研工作展开论述,探索以科研为动力,开展与教学工作关系密切的学科项目研究,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构建专业特色体系,加快高等院校教育改革步伐。

【关键词】教学科研 师资队伍 素质建设

【课题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2015C55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87-02

一、引言

深化教学科研,提高课程质量,优化师资团队,是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探索以教学科研为核心,紧扣专业学科实际开展与教学工作关系密切的项目研究,培养造就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构建专业特色教学体系,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的有力举措,也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学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

当前教育改革对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围绕专业教学实际开展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是建设一支有良好研究能力和出色教学水平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总体素质,构建专业特色体系,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的有力举措。

(一)教学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育改革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对传统授业模式及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新挑战,要求高等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这使教师职业素质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由单一学科专业知识,发展为多元的综合架构。新时期教师应具备更丰富的学科知识和进行创造性教育的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开展研究活动,能使教师不断地进行实践经验总结,提升专业理论水平,更新原有知识结构,同时也使教学理念、知识体系得到及时调整,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创造更为适用的专业教学模式。

(二)教学科研有利于调动教师专业积极性

教師结合教学实践从事科研工作,可以解决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使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掘自身潜在的教学科研能力,有益于专业的个性发展,形成个人的特色教学风格。通过不同阶段研究成果公开发表、为他人借鉴引用体现学科专业的学术价值和教学科研的社会实用价值,这些成效会使在研教师获得成功喜悦和创造乐趣,极大地调动其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目标明确、实用性强的研究项目,对学科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的有序发展为办学注入新活力,极大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研究态度,形成“为我学习、为我研究”的意识。通过对教学问题的深入探讨,结合项目研究,优化课程内涵,即可拓展授业思路,强化科研意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生优良素质的成型。

(三)教学科研有助于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搞好教学科研是贯彻习总书记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增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责任感、使命感,统筹做好教育改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贡献的关键。教学科研为学科专业注入新的活力,激发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主人翁精神。专业教师通过对教学问题的研究探讨,形成解决矛盾的具体办法,将成果再运用到课程实践当中,可拓展授课思路,增强自身科研意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个人专业理论和科学研究水平,有利教师在新时期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办法,形成院校的专业特色。

三、深化教学科研工作内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

(一)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方针为导向,增强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的助燃剂。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要领悟精神实质,认清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目标任务,以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队伍,结合院校专业具体情况,本着“急用先研,研以致用”的原则,开展切合实际的教学科研工作,在研究过程中认真总结,坚持以问题为引子,寻找研究中存在的知识差距,勤奋、务实地推动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序发展。

1.教学科研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教师年龄结构差异大,以年轻教师为主,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工作上敬业务实,为高等学校专业教学作出了一定贡献。但部分教师思想上认为教学科研只是专家学者的事,觉得自己年纪尚轻,科研是以后考虑的事情,甚至有把科研工作当作门面工程。更有甚者,仅将教学科研视为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的一个程序,缺乏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清醒认识。针对这些错误思想,需要对专业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学习,帮助他们真正理解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意识到现在的高校教师应当由被动单一的教书先生转变为主动多元的研究学者,由一味讲授别人理论经验升华为普及个人科研成果的新新教师。

2.教学科研目标对象的确定。教学与科研是一个寻找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把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难题进行具体深入的剖析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根据学科专业研究目标补充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既符合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同时又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为此,可以结合专业教学实际确立科研目标对象,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成立课题小组,并针对科研教师的理论缺失进行补足学习,完善教学研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研究小组根据阶段目标的实际进展安排相关理论学习,每次力求解决一、二个实际的科研议题。此外,通过系列辅助手段,如组织科研教师到校外进行调研考察,邀请学科专家举办专题学术讲座,解决教学科研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既补充了教师实际工作迫切需要的学科知识,又强化了课题项目的研究能力,实现既定教学科研目标的“双赢与双收”。

3.教学科研理论需要的学习。科研项目开展依赖教师的知识积淀,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针对实际需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系列学习交流。如一堂好的课程教学;一套优秀的教学方案;一篇高水准的教改论文;一次成功的竞赛活动。所有这些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工作需要是教师学习的原动力,也是教学科研工作得以开展的钥匙,根据教学科研目标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按照问题分类指导,努力造就一支“会教学、懂科研”的师资队伍。

(二)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课题为牵引,明确教学科研实践新方向。课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得现在课堂与以往课堂在外延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的课堂涵盖校内课堂、校外课堂、社会课堂三大部分,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只有抓好这个平台,有序地开展教学改革及科研创新项目活动,并以此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的契机,优化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院系各个专业应以教育改革创新为重点,以教学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引子,围绕课题研究小组,脚踏实地、积极探索。选择好课题研究目标,以年级为试验中心,遴选课堂专业问题及准备采取的研究手段,根据拟定的目标任务展开项目研究,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先在同专业中进行试点推广,检验科研成果的真伪,最后将论证过的成果再推广到院系同专业中,积极优化课堂教学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提高教育改革创新课堂的绩效。

为此,务必做好如下两项工作:

1.调动好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探索、创新,以及团结友爱、尊师重教、恪守规矩、爱学会学的健康品格,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人心理潜质、社会取向,引导学生把握自身发展的正确轨迹,使其既学会生存的专业技能,又勇于直面社会竞争,并且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强校纪校规普及教育,敦促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成为组织纪律的模范执行者;二是针对学科特点进行目标学习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从内心热爱所修专业,由被动的知识接受,变为主动的理论求知;三是发掘学生素质潜能,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实施机动有差异教学,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把握好未来发展方向;四是组织学生参加国内举办的学术含量高的专业竞赛,通过前期准备、中期设计、后期评审过程锻炼学生的项目规划和执行能力,建立起各人专业自信;五是抓好班级建设,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个人美德;六是实现专业教学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换位,引导共同参与,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七是组织好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展自己专业特长;八是制定完善的激励性评价體系,鼓励学生专业基础上的每一次进步。

2.按照教学规律设置课程目标,优化课堂教学体系。一要强化专业教学阶段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注重理论、技能 、人品三个层面目标的实现,关注学生自信、自学、自主健康心态的建立;二是专业学科的教学改革,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必须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勾画,并根据学科教材特点结合个人实践经验构建符合专业实际需要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教育是前提,教育者是条件,受教育者是归宿与核心;四是根据学科计划要求,建立符合院校实际情况的教学的评价体系,使之成为考核教师教学改革成效的量化指标。

(三)以教学科研项目研究为动力,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既可解决教学当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学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实践活动,院校应以此为目的创造条件让教师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中得到锻炼。为此,在项目研究中注意组织教师围绕项目内容进行学习、研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质的改变。此外,本着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实践的过程,引导组织教师将教学实践经验提炼升华,找准科研源头。帮助教师把课题研究并经实践认证的成果撰写成教学专题论文,在国内优秀学术期刊发表,实现同学科专业的资源共享,使教师由传统“辛苦型、经验型”向现代“科研型、创造型”发展。同时定期举办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展演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成就与才能的平台,帮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组织“说课——听课——评课”等系列教评活动,量化教师的教学科研成绩。总而言之,优秀教师,不单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出色的科研人才。

四、深化教育科研促进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教学科研应该成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变的主旋律。引导教师成为教学理论的研究者,使教师能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与研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形成新的教学思维方式,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努力促使教师形成专业教学积极认真的思考习惯,成为教学实践前沿的科研工作者,成为教学科研理论的永久追逐者。院校应以培养自己的专业名师为突破点,积极建设本专业知名品牌,发挥学科榜样的能动作用。

(二)教学科研应该成为专业教学改革永远的领头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当下无论教学体制的宏观变革,还是学科结构的微观调整;无论是专业内容的嬗变,还是授业模式的更新;无论是现实问题的解决,还是未来项目的筹划,都离不开教学科研的支持。我们的专业教学需要科研思想引导、需要科研方法探索、需要科研成果佐证,需要平衡好专业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观念、方法、目标、评价体系及体制机构、社会环境等因素,掌握依靠教学研究,学术探讨、专业论证、项目实践等手段在具体的教学改革当中实现新的突破。

(三)教学科研应该成为提高办学水平的常项支点。院校领导是教学科研的驱动核心,各级主管务必抓好教学科研,专业教师力争做到唯教学科研马首是瞻,按照教学规律治学,以科学研究带动专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科面貌,办出专业特色。专业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具有学术特质的专家,部门领导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对教学科研重要性的认识。要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教学科研的氛围,激发教师科学研究的兴趣。收集前沿教改信息,站在高的起点选择学科研究项目,并以此作为专业特色建设、办学水平提高的目标。最后要建立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单位领导既要成为科学研究的管理决策者,更应该成为组织并且参与教学科研的行家里手。

五、结束语

深化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改革中,教学实践是项目研究的源头,科研活动则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手段。通过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使科学研究更具活力,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素质,铸造专业名师、学科品牌,凸显院校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稳定发展,适应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新形势的要求。

作者简介:

张少华(1961—),男,湖南益阳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硕士、研究生毕业,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会展艺术与建筑空间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素质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不热衷科研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论现阶段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素质建设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关于转型期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素质建设研究
小学教师胜任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论职校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