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农业综合开发研究会组织开展调研
2017-04-15
绥化市农业综合开发研究会组织开展调研
绥化市在全省市(地)第一家组建了农业综合开发研究会,由绥化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及绥化市财政局原常务副局长牵头负责。研究会计划年内开展三个方面的调研,包括寒地黑土大开发的主要成果、“十二五”时期的基本经验及“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在“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中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创新发展。最近,研究会围绕近年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主要成效进行了调研。
调研发现,在国家及省大力支持下,经过上下共同努力,绥化市农业综合开发始终保持快速推进的态势。“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农发资金21.9亿元,实施项目434个,项目区覆盖126个乡(镇、办事处),年均新增粮食3.6亿斤、肉类1974万公斤、鲜奶增加5553万公斤、蔬菜增加1.8亿公斤。在农业综合开发带动下,全市农业质量效益有了显著提升。绥化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整市(地)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市,10 个县(市、区)全部跻身全国产粮大县行列。
绥化市的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路径,是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农业综合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工程”。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幅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绥化市实施的“绥庆北”200万亩优质粳稻示范区、肇东50万亩玉米吨粮田示范区等大型农发项目区就是最好的例证。
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推进现代化大农业的“示范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有力推进了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快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及种养结构的调整优化,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中央和我省多家主流媒体先后对绥化市农业综合开发进行报道,先后承办国家、省、市组织召开的现场会200多次。
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拉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民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有效提升了单位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近年来全市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1188元。宝山镇蔬菜项目区吸纳季节性剩余劳动力1200人,实现劳务收入1800万元,棚室种植户户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肇东大庄园全产业链项目区农户养殖肉牛年可增加收入10—20万元,种植青贮饲料每亩可增收200元。
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通过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配套组装,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有力推动了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为发展绿色农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全市绿色食品原料产量达到521万吨,原料产值达到116.8亿元。
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破解农业投入不足难题的“杠杆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不仅通过财政补助等方式直接为农业发展注入资金,而且通过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等方式撬动各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具有较强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近几年,全市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8亿多元。安达贝因美项目撬动金融部门贷款1.2亿元。全市农产品市场项目累计融资2.2亿元。
(绥化市农发办供稿)
责任编辑/李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