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研究

2017-04-15桑云雪万建伟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融资

桑云雪 万建伟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 300134)

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研究

桑云雪 万建伟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 300134)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作为一种新兴的租赁交易形式,它将融资和融物融于一体,是一种新型的金融产业。融资租赁在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已经有三十余年的进程。近年来,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大幅翻倍,势头迅猛。于是,伴随着数量快速增长,融资租赁行业的风险也一直暴露,若想使融资租赁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控制和防范风险,是融资租赁企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融资租赁现有风险成因分类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控制策略。

融资租赁;风险控制;风险防范

一、融资租赁风险成因:信息不对称

企业对于行业状况优劣、自己的资源以及优势、经营管理能力水平等方面有足够的了解与认知,因此有足够可能的动机隐瞒自身缺陷,从而获取更多资金。于是便导致企业与租赁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租赁公司若想获取更多信息就必须付出高额成本,但实际得到结果也不能完全使双方信息对称,因此在租前阶段,租赁公司实际潜在的风险很大。

当前售后回租占比高达67%,金融租赁公司甚至超过80%。租赁公司放款后,难以控制资金的流向,也就是双方关于资金的使用信息不对称。企业为获得自身利益的更大化,可能会违背与租赁公司约定的资金用途,投资于风险更大的领域,如果失败则会将风险转移给租赁公司。

在租后,租金逾期,为保证租赁债权,对违约企业提起诉讼。租赁公司一般要求承租人提供第三方担保,或提供抵押、质押等增信措施。但对担保人的担保能力、抵质押品的真实性租赁公司处于信息弱势状态,承租人也可能为私利而隐匿、恶意处置抵质押物,租赁公司也难以及时掌握。于是信息不对称又给租赁公司造成潜在风险。当要求偿还失败时,从而造成实际损失。

二、融资租赁风险种类

融资租赁公司具有融资融物的职能,存在一系列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每一种都能对租赁市场以及融资租赁公司产生无法预知的影响。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以及商品风险。市场风险具有易发性、突发性、强破坏性、高传染性以及可控性等特点。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融资租赁公司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其主要体现在融资租赁公司对项目的选择和企业经营过程两个方面。租赁公司可能存在由于对项目的可行性、操作性理解不够,从而造成决策上的失误;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管理水平低下、资金供应不足以及无法按时按约定履行合同等原因造成操作风险。融资租赁交易的复杂程度很高,致使操作风险增大;大多融资租赁产品具有特殊性和专一性,资产变现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操作风险,此类风险一旦发生,对融资租赁公司产生的损失是极大的。

信用风险: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更为一般地讲,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可能性。上面讲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多交易不能达成或不能公平地达成,使租赁公司对资源进行配置时很难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甚至资源被配置到风险很大、违约概率很高的行业,从而造成信用市场失灵。此类风险可以影响融资租赁企业的现金流,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是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融资租赁公司获取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不仅资金额度有限,并且资金来源相对较少。更为重要的是,融资租赁公司的负债存在着短借长用等特点,即融资租赁企业获得资金一般都是短期负债,而这些负债所形成的资产一般都是中长期的资产,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租赁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也增加了风险管理的难度。

三、融资租赁风险控制流程

上述风险出现在融资租赁各个阶段,从不同角度对融资租赁公司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租赁公司就要在租前、租中和租后不同阶段对风险进行控制。在不同阶段找准其控制点对其进行风险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租前,融资租赁公司进行立项、尽职调查和项目审批,尽职调查,具体而言,即运用各行业的评估模型,对客户的经营规模、财务状况、未来发展期望以及风险可能性进行客观、准确的判断。在租中,融资租赁公司负责项目中期风险管理的部门为资产管理部,该部门是租赁项目租金管理的主体部门,也是进行资产监控、重大事项、预警、出险事项的管理部门。要对一下三方面进行控制:租金管理、租赁资产监控、重大事项管理,控制好这三方面,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在租后,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风险控制,第一是对风险资产进行处置,如租赁债权重组和法律手段追偿等;第二是进行风险教育,从预防角度控制风险的发生。

四、针对风险进行控制

(一)风险规避策略

为了规避融资租赁项目风险,应内外结合,在实际的业务操作过程中应进行项目风险回避。风险的回避是指在租赁决策时,以信用风险分析为基础,主动放弃或拒绝风险较大的租赁业务。 因此,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对风险规避有一定作用,如了解行业政策和资本金政策等;其次,针对不同客户对标的物的选择,应对客户的要求及关注点做好调查,采取相应 的市场切入方式,这样才能把标的物选择好,选择适当的标的物可以减少由于租赁不符而产生的损失。

(二)风险分散策略

首先,可充分运用租赁的多种形式或不同产品,在资产种类上适当分散,还可以在租赁投资期限及租金回收时间上进行分散或长、短期组合,避免租金回收期集中在某一时段内。其次,施行授信制度,对个体客户进行授信额度控制,实现资产风险分散。第三、在产业和地区上分散,即将租赁投资分散于多个行业、产业、地区,使每个行业、地区的投资量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某一地区的经济危机或行业的长期不景气而遭受损失。

(三)转移风险策略

转移风险策略主要是指通过合法的交易方式和业务手段,将风险尽可能转移出去。转移风险策略主要应用于因利率、汇率及地方税收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及承租人信用风险、租赁物件毁损风险。风险转移主要方式有:设置担保以转嫁承租人的信用风险;购买保险以转移设备或抵质押品损失风险;在预期利率上升周期与承租人签署浮动利率合同以转移利率风险。

桑云雪(1992.09-),女,满族,河北人,研究生在读,天津商业大学,研究方向:融资租赁。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融资
融资统计(6月14日~6月20日)
融资统计(6月7日~6月14日)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融资
融资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PPP项目发行中期票据的可能性与信用风险分析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