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体育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探索
——以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04-15李桂英
李桂英 邱 郁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提升体育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探索
——以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桂英 邱 郁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体育高职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体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体育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研究针对体育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状,提出客观上应优化师资队伍,激发教师敬业奉献精神,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完善教学条件;主观上须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明确职业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等,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动机。
提升;体育高职大学生;学习动机
为了贯彻教育部提出的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以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调查研究学生学习动力情况,并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高现状,探索提高体育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体育高职院校的跨越式发展。
一、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灵魂,优秀的教师的课堂上热情洋溢,内容精彩纷呈、氛围热烈,学生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课堂结束后慢慢咀嚼消化,回味无穷[1]。可见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的重要性。特别是面对体育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天性活泼好动,要使自己的课堂生动、丰富和高效,在内容选取、课堂情境设置、课堂节奏把握等方面需要教师更高程度的把握。
(一)引进和招聘优秀教师
体育高职院校的发生和发展仅仅有几年到十几年的历程,很多院校是从体校和少体校里独立出来的,教师不仅数量少,很大一部分教师需要转型,所有急需引进和招聘一批优秀教师来充实和优化教师队伍。所有引进和招聘教师一定要考虑专业发展,任人唯贤不能只看学历和职称而不考虑专业发展。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水平高超的教师更容易建立权威,使学生信服,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学习动机高,教学效果也好[2]。
(二)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要明确体育职业教育目标,并且以明确的目标引导教育教学行为。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16号文件以及有关教育专家关于高职教育的重要讲话,派各专业带头人外出到同类兄弟院校和体育行业进行调研,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了解行业和发展和社会岗位需求,把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职业技能与行业要求结合起来,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3]。
2013-2014学年,学院共外派调研人员129人次,省内分别到福建省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中心比如晋江、泉州等地,省外主要是到兄弟院校比如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体育职业学院、上海竞技运动学校等去取经,探讨办学经验。多次邀请校外专家到我院进行讲座,内容涉及“教育理念的创新”“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微课、慕课”等领域。通过观摩、培训等多种方式学习,对促进教师从教学理念到操作能力转变和提升有良好的作用。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学院开展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系列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最美教师形象评选活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开展教师公开课、课件制作评比和教学比赛活动;召开教师职业道德研讨会(分层次进行),抓住“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的学习契机,把党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争当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和四有好课堂(有内容、有方法、有形式、有效果)结合起来,并要求每位教师立足本职撰写学习心得,择优进行大会研讨交流,提高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意识和培养教师全心全意投入教育教学的工作作风。通过沟通传递的表扬、鼓励、尊重、信任、关怀使广大教师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正是这种需要的感觉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把人生追求同教育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
(一)提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快,知识和技能更新的速度也随之加快,继续学习不仅仅是新教师的事情,所有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了解专业学科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补充新知识,另外,体育产业属朝阳产业,发展速度快,体育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根据供求情况及时调整,因此,教师也要根据专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专业知识,适应转型的需要。
学院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帮带作用,教研室要扎实、有效的组织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深入开展大纲和教材研究,教法、学法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组织全院教师参加“微课和慕课的制作 ”的培训,以促使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升,并依托专业核心课程展开教学实践,探索开发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方法;经过说课比赛,教案和课件评比,使教师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通过项目研究、课题研究,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增长业务技能。
(二)提高实践能力
当前体育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不高的原因之一是:一些专业课程学习方式还停留在理论说教上,对于需要在设置实践教学情境、模拟仿真工作环境和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教学的内容只靠理论说教学生难以领会掌握,学习效果差,使得学生学习动机降低。
体育高职教育一定要体现体育特色,要加强教师对体育实践活动的计划和组织安排、体育行业和企业经营和管理实践的了解。学校要支持专业教师参加企业行业交流,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参加体育行业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同时,学院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开展讲座和兼职任教,专业教师采用听课和跟课的形式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和管理经验。
(三)提高科研水平
体育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重视体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以科研促教学,提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一是鼓励教师围绕如何提高运动员学习和训练水平展开科学研究,了解运动员训练和学习现状,探索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学习和训练效果。二是围绕提高学生培养、提高服务企业和社会的水平等目标展开,探索方法和措施。比如:教学法的改革和推广、拓展实训基地建设、健身休闲体育项目和锻炼方法的开发等。为了激励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2013-2014学年,学院累计发放各级各类教学成果、科研奖励达到80万余元,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献身高职教育的情感,自觉融入学校的教育及各项服务、管理工作中来。
三、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提升学习动力
(一)了解专业,确立职业目标
在新生进校初期有专业负责人进行专业介绍,参观与教学相关的实践基地,介绍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职业岗位、核心技能以及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使学生对专业有个全面的了解。
为了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加强部门的沟通,把思想政治、就业指导工作与导师制度,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由点到面,在了解学生和行业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地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4],保证大学一年级下半期末前,每一个学生的职业目标都已经建立,为大二专业核心能力,大三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在职业目标规划和形成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也形成一种强大的约束力和导向力,引导学生为了实现职业目标,珍惜现有条件,付出最大努力。
(二)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体育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具有双重性,他们理论学习习惯不好,表现为理解力、兴趣、纪律性、耐久性差,而技能学习的兴趣、接受度、意志力很强。把握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通过对课程目标、内容等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对课程产生价值感,激发学生的间接性趣;设置教学情境,利用任务驱动、双边互动、整体性和碎片化结合等教学方式,营造热烈、生动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俗语说:优秀是一种习惯[5]。高职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和性格形成依托两个阵地:一是发挥课堂教学的影响:严格出勤制度、开展多元评价、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二是系统方式:依托学风、校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班集体和同伴(同桌、舍友等)的作用对于学生习惯和性格的形成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我效能感
让他们到实践中围绕提高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去体会、历练坚强的意志。提高自我效能,比如,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只有职业目标还不够,在技能掌握过程中,特别是困难时期(入门和高原现象),一定要及时反馈和引导,使学生体验到成长和成功的快乐。
(四)加强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出口畅通
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提高了,就业前景好了,他们就会感到有奔头,学习的动力也更足,一届学生学风好了,就业质量高了,会感染、影响和带动下一届学生,几届学生好了,就可以形成学院的特色和传统。所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顺利地高质量地就业是体育高职院校发展的硬道理。在实际工作中,要时时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既具有较好的学识水平,又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真正成为开口能说、动手能写、道德高尚、技能精湛的应用型人才。
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职业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6]。在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的学习中一定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其中,只有常抓不懈,潜移默化,职业道德才能养成。
通过志愿者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服务意识。 通过到企业一线上课、实训、实习,推行“校中场”和“场中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积极推进学历晋升工作的开展,并能够在学习内容和时间上与学院学习相衔接。逐步提高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成人教育(自考、函授)和远程教育。使有意愿的学生学历能够得到稳步提升,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需求,提升竞争力。
四、结论
体育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领导、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的广泛参与,抓好制度建设,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客观上,优化教师队伍,转变教师观念树立高职教育理念,加强双师教师的培养、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和献身教育的情感以及提高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技能、改善教育和教学条件,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主观上,注重培养体育高职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通过了解专业、确立职业目标、开展多元评价等引领学生不断满足成长和成功的需求,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1]刘道玉,李兴业.非智力因素与创造力的培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7-38.
[2]王维琦.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
[3]皮连生,蔡维静.超越布卢姆——试论“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中的学习结果测量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
[4]胡凯,黄淑琴.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19.
[5]蒋崇才,周作方.论素质教育与非智力因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29.
[6]王金云:情商理论研究的社会价值及其局限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G648
:A
:1673-9884(2017)01-0087-03
2016-12-10
2015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JAS151010)
李桂英,女,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