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多语种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2017-04-15赵蕊洁
赵蕊洁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东盟国家多语种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赵蕊洁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东盟国家多语种信息资源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和用户需求。挖掘收集多语种信息资源与普通的信息资源在建设原则上会有所不同。多语种的信息资源需要满足的用户层次差异更大,使用范围更广,也给建设带来更大的难度。
东盟国家;多语种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建设;建设原则
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国际组织。现有成员国12个(正式成员国有:泰国、缅甸、老挝、越南、菲律宾、新加坡、柬埔寨、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观察员国有:巴布亚新几内亚;候选成员国有:东帝汶)。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多方面合作的日益深入,为了适应双方的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也比以往更高。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许多的信息类数据,因此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共享变的十分重要,以利于双方利用。在跨国合作的情况下,对于信息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单一语种,多语种的信息资源才能更好的为双方合作提供信息基础。
一、建设目标
(一)满足多方面用户需求
1.满足不同目的的用户需求
中国-东盟双方人口众多,对信息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从对信息资源的需求的目的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一下几类用户:公职人员、科研人员、商贸双方、个人用户。公职人员对于信息的需求,更多的是对双方的政府公文以及政务信息的需求。科研人员对双方教育和科研成果等信息的需求;商贸双方在进行贸易交往时,需要了解双边的经济政策,和双方人民对商品的需求;个人用户对多语言信息的需求更多的关注于与自身生活相关的信息资源。要满足各类用户对于双边多语种信息资源的需求,构建中国-东盟多语种信息资源数据库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2.满足不同年龄段的用户需求
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不同方面的信息需求。针对儿童要多收集各国各个国家语言的童话故事、绘本、画册等适合儿童阅读学习的信息内容;针对青少年需要更多的适合其年龄段使用的信息内容,针对成年人可以在艺术、文化、科学、哲学等等方面,而针对老年人也要考虑到他们的阅读能力,可以收集一些各国不同的音频、视频,或者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比如说我国的国粹,京剧昆曲等等具有代表性质特色多媒体信息资源。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不同需求才能使得信息资源更加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3.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用户需求
多语种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用户服务。中国和东盟各个国家的用户各自的文化层次都是参差不齐,建设的目的是为用户所使用,在建设过程中要对用户进行分类,对不同层次的用户的需求进行了解分析。根据不同用户的文化程度不同,可以分成不同主题、专业、学科等等不同的数据库。把难易程度不同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
(二)可持续发展
自从中国-东盟合作建设开始以来,有关的东盟各个国家的建设持续不断。长期以来,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各个机构和行业,只愿意共享,不愿意共建,只重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发展,而忽视整体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只重视信息建设的投入,而忽视文献资源的投入。所以说,满足自我发展的意识,只能建造一个有一个大而不全的局面。面对信息环境和需求环境发生很大的不安化的新形势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形式、内容和重点都应该不失实际的做出相应调整。
对于构建东盟多语言信息资源平台来说,在建设一个当前可以满足不同语言国家用户的大多数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跟随双方国家合作发展战略实施的实际发展情况来不断的收集整合更多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资源。建设好一个合理坚固的体系的同时,不断的向这个框架中填补最能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使得整个资源系统充满活力,不断的推陈出新,跟上发展的步伐,迎合用户的需求。
(三)纸质资源、电子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全面融合
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用户仍然保持着纸质文献的阅读习惯,虽然纸质资源的利用率在不断的下降,但是很多期刊、杂志、会议记录、政府公文等方面的纸质资源还是不可忽视的。在纸质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要适当调整类别与资金预算。
在配置电子资源时,注重数字资源的系统性,避免数据库重复内容,同时加强特色专业电子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根据东盟各个不同语言国家的内容建设专属数据库,来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使用。
加大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发,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目前,网络资源是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信息源,对于东盟国家的信息的利用最为便捷的也是网络资源。在建设多语言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要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更好的利用资金,进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同时,合理的整合三种不同种类的信息资源。
(四)资源共享
东盟多语言信息资源的建设目的,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加密切。最大限度利用共有的资源带动双方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每个国家拥有的特色资源都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国家的发展是在世界发展的背景下,各自国家的发展的同时也依赖于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资源共享不仅仅是实体资源的共享如进出口合作关系,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是目前国家合作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建设原则
在建设多语种东盟信息资源库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建设原则,主要从一下几方面来考虑:
1.思想性原则
构建东盟多语言信息资源,需要收集多种类型,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由于不同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信仰各不相同,这使得大家对很多问题持有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而各国政府对待民众的各种行为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这就影响到信息内容的差异。在这种差异下,对信息资源建设原则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收录过程中要根据我国相关政策的要求,对不符合规定但是又具有研究价值的信息内容要按照一定的储存方式进行保密性管理。在信息资源挖掘收集的过程中,针对一些具有煽动性的、不正面的、不积极向上的、政治偏向性强的信息资源内容要妥善的处理。任何不符合我国信息内容规定的信息应该杜绝公开使用。对人们思想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内容也应该妥善的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情况产生。
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最基本原则。多语言信息资源建设要根据不同需求,不同种类,不同语言等特点来建设不同信息资源库,有针对性的收集,开发和利用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对于多语种的信息资源建设,需要了解都有那些用户,在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开发、收集、整理。例如,以广西为例,与东盟较多国家为邻,近几年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密切,每年召开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也吸引了较多的国外游客,学者、商人和移民,来广西参观旅游,交流学习,落户生活,生意往来。这些用户的信息需求就有很大的不同,对于旅游者来说,信息需求大多是有关签证、旅行社、景点、住宿、餐食等方面;对于留学生来说,需要的主要是教育政策、学校介绍、专业分析、考试规定等方面的信息;对于移民来说,有关就业、语言学习、住房、医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信息最为重要。商人主要对经济政策,市场需求,市场销售等信息感兴趣。信息只有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后,才能针对性的建设对应信息资源库,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3.系统性原则
建设多语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过程中还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只有连续不断地搜集和积累信息资源,并及时补充到资源库中,才能充分的发挥资源的作用。特别是重点或者特色资源的搜集、补充与更新,不能断断续续、支离破碎,而要维护资源系统的连贯行和完整性,只有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每一部分都充分发挥作用,并有机结合,系统才会发挥出最大价值。
在信息资源建设的每个阶段,需要及时更新,并修复破损,补全漏洞,保持系统的连贯性。对于纸质资源要不断的完善图书种类,例如,期刊、报纸、杂志、政府文件等信息资源,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更新完善,形成完整的特色文献系统。电子资源也要不断地整合、完善,系统性的挖掘、收集、整理,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类型的资源要进行更新替换,保证每一份都可以很好的被使用。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系统性建设,要从海量数据中挑选出相关的信息资源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整合,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只有将各类资源系统的整理,才能够使得信息资源给用户带来最优的服务。
在建设系统的多语种信息资源过程中,为了方便不同国家人员使用,还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适应于每个国家的网络环境以及储存类型。统一的标准不仅仅可以建设系统化的资源共享平台,还对以后信息资源建设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为信息资源共享带来了便利。
4.效益性原则
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开发利用资源,使资源建设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效益性原则是信息资源合理构成和配置的重要依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是馆藏资源使用效益的最佳体现。信息资源建设的费用是昂贵的,经费也是有限的,要在经费最少的情况下挖掘和收集最有用的信息资源。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重要程度,加强对重点信息资源的建设。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海外数据采集量大面广,跨多国多语种,在采集过程中需要采用“先易后难、急用先行、分步实施”等方式稳步推进,同时,还需要有配套的数据处理能力。
在多语言的信息资源建设中,要针对双方急切需要的信息内容进行重点建设。针对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收集整理的过程中,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了解重点信息需求并不断的调整核心信息资源的认定,对其重点建设。只有在充分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掌握不同层次的用户的不同需求和需求变化,根据资源的利用率,及时合理调整资金投向,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三、小结
建设东盟国家多语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需要政府的不同的部门、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等的共同努力。由于信息资源建设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不仅仅涉及信息资源本身的发展,而且涉及中国和东盟各个国家的相关利益,既有建设本身的发展和挑战,有要为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所以,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制定更加合理完美的建设方案。
[1]赵杨.创新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配置研究进展与热点问题[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02:124-128.
[2]邢富坤.基于互联网的多语种动态语言资源库建设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1,02:81-85.
[3]张新鹤,肖希明.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03:66-78.
[4]邢富坤.多语种语言资源的建设原则与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11,05:73-78.
[5]尤春花.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挑战与对策[J].图书与情报,2011,04:66-68.
[6]王学昌.中国—东盟多语种档案信息数据库设计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7]于新国.泛在图书馆及其多语种信息资源泛在服务的实现途径[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02:12-14.
[8]赵生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02:32-35+31.
[9]张桂荣.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01:36-38.
[10]韩亭,董泗利.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与策略[J].现代情报,2008,01:61-63.
[11]刘志明,方学范.延边州多语种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J].技术与市场,2008,07:51-52.
赵蕊洁(1990.07-),女,汉族,河南人,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