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欣赏的方式与本质
2017-04-15陈婷婷
陈婷婷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福建 厦门 361000)
论音乐欣赏的方式与本质
陈婷婷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福建 厦门 361000)
无论是作曲家的创作还是表演者的表演,最终的目标是能够感受到他们创作或演奏的作品。在任何年龄,作曲家的目的只是为了观众。尽管一些先锋派作曲家声称他们的音乐不是为别人演奏的,但这些作曲家至少有一个听众,他自己。作曲家或表演者的自我欣赏也是一种欣赏,但它与创造者和欣赏者是同一个人。所以,音乐欣赏一直是音乐实践的唯一目的。正如美国音乐学者莫塞尔所说:“音乐欣赏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表演者工作的起点和终点。”
音乐欣赏;音乐本质;欣赏方式键关好
一、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
音乐欣赏是一种主动的心理活动,它不仅体现在观众的想象中,也反映了观众对音乐欣赏的态度,是他的欣赏方式。不同的欣赏方式会有不同的欣赏效果,观众也会根据自己的欣赏目的来选择。
观众对欣赏方式的选择是一种主动性行为,但他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主动和被动。被动增值通常有两种情况,刺激和背景。有两种主要的积极的欣赏:纯粹的音乐和经验。
刺激性的欣赏纯粹是一种消遣,听者主要是为了从音乐中获取某种快感。在欣赏过程中,听者不带有任何主动性的想象和思考,任凭音响对听觉神经的刺激而产生各种自然反应。
背景式欣赏方式的特点是,听者并不把听音乐作为主要目的,而是把它作为某一种活动的背景内容。比如:人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屏幕的画面上,视觉是主要的知觉活动,而对于那些伴随着画面的展开而出现的音乐,人们往往是在无意识中被动地接受的。音乐对于电视欣赏来说它只是起到一种背景的作用。人们在观看话剧、欣赏自由体操和冰上运动,以及观看魔术或杂技的时候,音乐对于观众的欣赏活动来说,都只是一种背景。
有一种学术目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曾经认为,欣赏音乐的最好方法是理解音乐创作的真实过程,这是音乐欣赏的全部。因此,这种纯粹的音乐欣赏常常被视为欣赏一种称为形式主义的音乐家的唯一方法。事实上,这种欣赏是相当困难的。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也曾说过,即使是天才,也无法听到院内各个部分的线条。因此,这种纯粹的音乐鉴赏方法只能被认为是音乐的结构特征。当然,对于研究人员来说,通过反复的倾听可以获得整个音乐结构的理解。
体验式欣赏方式,是一种以情感体验为中心,配合着想象和联想的协同作用所进行的欣赏方式。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因素的体味上,并通过想象活动进一步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内容因素。这种体验活动包含了某种创造性的成分。正如科普兰所说:音乐中“每一个主题都能反映出一个不同的感情世界”。但欣赏者只能“在头脑中就这个主题得出一个感情的轮廓”,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是每个人对一个主题的表现特性有他自己的感受”。
听众虽然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欣赏方式,但在实际的欣赏过程中,各种方式还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他们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当你选择了纯音乐的方式欣赏音乐时,虽然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结构上,但也很难完全脱离音响刺激带给你的某些快感,同样也不可能回避情感因素对你的袭击。因此,所谓不同的方式,只不过是以某种方式为主的欣赏方式。
把不同的音乐类型和不同的欣赏方式联系起来是很容易的。例如,轻音乐是一种背景音乐,节奏强烈的流行音乐被认为是一种刺激的音乐,而标题音乐被认为是体验音乐等等。这种分类是不科学的。虽然不同的音乐类型在表演中有各自的特点。例如:流行音乐往往更露骨,更刺激;交响乐往往有更深层的含义,这就要求人们有更多的经验。但不可能将工作的类型归结为某种类型的升值。在流行音乐中也有艺术作品,它需要人们有很多的感觉去体验它的意义。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音乐也是一种流行音乐,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快乐和快乐,但对于从事流行音乐研究的人来说,他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声音结构上。因此,音乐欣赏方式的分类更加理论化,在实践的意义上,他们经常相互合作、相互融合。
二、音乐欣赏的本质
1.一项审美实践活动
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都与音乐的审美判断有密切的关系,它们都可以说是在音乐审美判断支配下的实践活动。这种审美行为在音乐欣赏中比在创作和表演中占有更大的比重,甚至可以这样说,音乐欣赏本身就是一种音乐审美活动,它的主要意义是在于对音乐美的判断和接受。音乐欣赏的方式虽然有多种多样,但不论用什么方式去欣赏,它总是紧紧围绕审美活动而进行的。不同的欣赏方式所获得的审美效果虽然不同,但作为一项实践活动来说,审美行为总是占主导地位。
2.创造性的审美行为
音乐欣赏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被动的心理行为,似乎仅仅是在接受外界的音乐刺激以后做出的某种反应。但实际上,在欣赏的过程中它必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想象活动。这不仅是听觉表象的想象,还包括对音响含义的想象。当代美国著名音乐心理学家莫蒂默·卡斯曾经说过:“一个完整的音乐体验应包含以下两部分,对音乐产生心理上的感情反应,产生能够揭示作品意图的逻辑认识过程。”欣赏者在体验这两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音乐本身并不能明确提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而只能向听众揭示一个总体上的精神特征。所以,“揭示作品意图的逻辑过程”需要依靠欣赏者的想象力去完成,这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行为。
3.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主要力量
人们倾向于强调作曲家对观众的影响,而不是观众对作曲家的影响。事实上,欣赏活动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音乐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水平的欣赏环境往往会产生杰出的作曲家;对低社会环境的欣赏常常会吞没音乐天才。艾伦·科普兰说得好:“每个单个的聆听者的态度,尤其是有天赋的聆听者,是开发我们自己时代的音乐潜力的主要力量。”音乐欣赏决非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活动,它还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音乐欣赏不是简单的娱乐活动,但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因此,作曲家要为观众负责,为观众服务,观众也要为作曲家负责,负责我们音乐时代的发展,为时代音乐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不仅是一种审美实践,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既是音乐实践的终极目标,也是促进音乐发展的力量。
[1]音乐欣赏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D].余艳丽.河南大学 2010
[2]音乐美感研究[D].单金龙.西北民族大学 2010
[3]音乐类型、背景介绍及专业对大学生音乐欣赏心理的影响研究[D].张晓华.星海音乐学院 2009
[4]从听觉感受到视觉体验[D].张琛.首都师范大学 2007
[5]高中音乐欣赏应用参与式教学之实践研究[D].巫炳冬.首都师范大学 2006
[6]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李蕾.东北师范大学 2004
[7]音乐欣赏审美心理与音乐欣赏教学[D].蒋笛.湖南师范大学 2004
陈婷婷,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音乐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