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旧小区治理的研究
——以X小区为例

2017-04-15权欢欢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邻里关系居民理念

权欢欢

(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7)

老旧小区治理的研究
——以X小区为例

权欢欢

(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7)

老旧小区是一个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薄弱地带,由于历史较为久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缺乏及时地更新和改造等原因,老旧小区生活条件比较差。本文以X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X小区现状,从新发展理念视角来探究老旧小区的治理,并提出几点建议对策。

老旧小区;社区治理;新发展理念

一、文献综述

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老旧小区治理进行研究,有学者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老旧社区的重塑进行研究,认为应该着眼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多维度一体化的城市老旧社区重塑。也有学者认为城市社区治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和发展,强调要注重实地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到社区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同时,有的学者认为必须推进老旧小区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教育创新。综上,很多学者都提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发展理念对老旧小区治理的影响。在全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老旧小区治理也应注重发展理念的创新,笔者认为新发展理念为老旧小区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二、X小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X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末建造的,小区事务由从属单位的委员会管理,单位在别处新建房子之后居民基本都搬去了新房,X小区的房子被出租或卖掉。现在小区居民的构成比较复杂,人员流动大,基本分为以下几种:原住户多为老人,老人的子女基本都搬去了新房;新住户中有的家庭是将房子买了下来;小区占比例较大的是租户。经过走访调查,发现X小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小区内基础设施比较陈旧,公共活动场所比较狭小,而且活动器材有限,绿化面积也比较小。由于小区停车位有限,汽车乱停乱放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出行。

小区管理混乱。由于小区缺少正规的物业管理,虽然有门卫但出入小区人员比较多,小区还是经常发生被盗事件。加之小区里面没有安放监控设备,治安有些乱,稍不注意就会有丢东西的事情发生。通过访谈,一位大爷说道:“虽然有门卫但管不过来,自行车放在楼下经常丢,要是能把监控装上就好了。”

社区邻里关系淡薄。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小区的关键因素,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助于小区居民形成互帮互助的友好社区氛围。由于小区居民人员组成复杂,除了以前的老邻居经常打招呼之外,很少见租户们互相点头打招呼。总体而言,小区内邻里关系淡薄,人际交往频率比较低,交流不足,这样不利于小区的长远发展。

社区管理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从走访调查来看,行政化色彩仍然比较浓厚。从管理体制上可以看出社区受街道办管理,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考核在街道办而不是社区内的居民,社区日常工作仍然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例如经常按照上级街道办的指示做事,而不是真正满足社区内居民的实际需求。这种状况导致社区居民对居委会难以产生信任感,对社区居委会满意度比较低。

三、对策建议

1.树立开放发展理念

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建设和谐社区必须要具有新的发展理念。俞可平认为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国家和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在X小区中,很多居民都是独自行动,缺少联系与沟通,虽然大家都有意向对小区的发展提出建议,但这样并不利于小区的总体发展。费孝通先生讲的“熟人社会”存在于我国的传统社会,目前我国正在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而老旧小区就如同小型的陌生人社会,大家看似熟悉却都是彼此的陌生人。因此,应该树立“开放”的发展意识,居民需要提高自治意识,积极参与小区的治理。

2.树立共享发展理念

经过调查发现老旧小区不能顺利实施物业管理,关键还是在于缺乏资金的问题,因此要树立共享发展理念,拓宽筹资渠道。首先,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X小区的房屋修缮、基础设施建设、治安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其次,需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例如减轻进驻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税费,鼓励其进驻老旧小区;最后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经调查发现之前居民大多自发筹集资金,或者街道办事处划拨一部分资金,但是这种方式并非长效运行的稳定保障。作为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应该为老旧小区的发展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

3.创新发展理念融入社会治理模式

老旧小区的治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建立适合X小区特点的科学长效的管理模式和机制,而不是盲目仿照其他老旧小区的治理工作。在此就需要创新发展理念融入社会治理模式,需要按照X小区实际情况,尊重居民意愿的原则,采取符合小区特点、灵活多样的治理模式,促进老旧小区治理的良性循环。可以由小区居民选聘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也可以由业主委员会对小区进行自治管理;还可以采用社区管理模式,由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还有物业服务中心管理模式,由物业公司对改造后的小区实施全面、有效的管理。

四、小结

对老旧小区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工作,需要时间、精力和资金的长期投入,包括群众观念的转变、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这要求在推进老旧小区治理的进程中,注重新发展理念的运用,才能找出适合老旧小区治理的途径,提高老旧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从而保证和谐城市顺利建设。总体而言为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管理水平,必须对城市的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和更新改造。

[1]肖林,“‘社区’研究‘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11.4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蔡淑频,周兴文.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模式及对策[J].沈阳大学学报,2014.12

权欢欢(1994-),女,陕西人,西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学。

猜你喜欢

邻里关系居民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2016年温州中考作文题 | “邻里关系”
温州卷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你睡得香吗?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以社区邻里关系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