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和谐劳动关系研究综述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常态指标体系劳动

袁 野 田 芳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新常态下和谐劳动关系研究综述

袁 野 田 芳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进入一种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将给劳动关系带来新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构建和风险预警机制构建、新常态下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新挑战等方面进行文献研究。

劳动关系;和谐;新常态

近年来劳动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新常态下,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仅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劳动关系是基础性问题,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是一项紧迫而又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进入一种新常态,劳动关系的形态及其调整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王忠伟(2015)[1]认为和谐劳动关系应当具有以下特征:(1)规范有序,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应当完善、劳动关系依法建立、职工诉求渠道畅通;(2)公平合理,相关劳动规章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和平衡企业和职工双方利益,职工的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3)合作互利,企业和职工应当建立其相互理解、信任、合作的关系,企业效益稳步提高,职工待遇充分保障。

武玉芳、齐敏(2016)[2]认为在新常态下劳动关系呈现的新趋势有:劳资矛盾数量呈上升趋势,劳资矛盾的诉求方式由松散型向有组织转化,劳资矛盾的主体、类型和爆发领域集中趋势明显,劳动者法律维权意识增强,劳动者对劳动关系调节组织期望更高。

二、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构建及风险预警机制构建

(一)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构建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内研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周恋等(2013)[3]基于雇佣双方心理契约内容和履行程度,设计和谐劳动关系评价问卷,向惠州市惠城区民营和外资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分别收集数据,利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基于雇佣双方心理契约履行程度的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雇佣双方评价均满意即称为和谐劳动关系,包括员工行为合格情况、员工行为优秀情况、基本权益保障情况、工作及生活环境情况和发展前景及受尊重情况。

李玉龙、宋雅杰(2016)[4]基于广义生态系统新视角,认为广义生态系统是建立在内外环境协同共生基础上的具有特定结构关系、功能形态和价值指向的有机系统,认为文化、制度、社会经济、个体、劳资关系五大因素共同构成了广义生态系统下和谐劳动关系动态循环系统,构建了一套由民主参与、冲突管理、员工发展、薪酬与福利、培训与晋升、激励与约束、经济、社会责任与保障、组织个体因素、领导与员工关系10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和谐劳动关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方法推导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开展对GI、IBR、Oxbridge公司的典型案例研究,以验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二)和谐劳动关系风险预警机制构建

在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劳动关系环境发生变化,会进一步引发劳资冲突事件的大量发生,这不仅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传统的劳资冲突治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急需开发科学的工具技术来预测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来主动适应新常态。

周莉(2014)[5]将预警指标分为一般性指标和敏感性指标两部分,一般性指标是在桑德沃劳动关系系统模型基础上,根据我国企业现状对三级指标进行优化分为7项二级指标和34项三级指标;敏感性指标是在我国当前劳动者权利意识逐渐提升背景下,对一般性指标体系的强化补充,包括突发性指标和群体性指标,具体分为7个三级指标。

何琴、孟泉、李倩(2015)[6]采用因子分子法确定了员工信心指数、民主参与、企业经营绩效、员工权益实现、劳动环境、员工发展、收入公平性以及超时工作情况8个因变量,运用logistic回归的计量分析方法建立了企业劳动关系预测模型,并以245家企业劳动关系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了模型的参数估计、检验及修正,最终建立了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测模型。

三、新常态下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出现对社会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对我国劳动关系以及管理带来一系列挑战。

崔艳(2013)[7]提出,我国劳动争议发生数量与GDP之间存在二次曲线的关联模式,现阶段我国劳动争议的发生数量正处于上升趋势,经济增长对劳动争议的发生频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朱平利(2014)[8]经过研究表明,经济规模、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会导致集体劳动关系趋于缓和,集体争议案件发生频率减少,城镇化、失业率的增加会导致集体劳动关系紧张,增加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

郑东亮(2015)[9]认为在经济增长从高速变为中高速的新常态下,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诸多挑战有:劳动者的期望与企业的满足能力之间的差距扩大,经济结构调整中一些劳动关系矛盾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和生产组织方式变化对职工维护提出新挑战。

四、小结

总之,对新常态下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不是对个别企业或是个别地区的局部性研究,而是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研究,它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方方面面的问题。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基础,和谐劳动关系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将经济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国情实际同劳动关系的研究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不断深入对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

[1]王忠伟,新常态下寿险公司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J],信息化建设,2015,(8):302-303

[2]武玉芳、齐敏,论新常态视域下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关于我省当前劳动关系状况的调研与思考[J],山东工会论坛,2016,22(2):1-8

[3]周恋、邓小明、李敏,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27(1):14-18

[4]李玉龙、宋雅杰,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一种基于广义生态系统的新探索[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31(2):3-7

[5]周莉,企业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14,(5):178-179

[6]何勤、孟泉、李倩,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测研究——基于245家企业调查数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1):94-112

[7]崔艳,我国经济增长与劳动争议的动态关联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3,(7):103-104

[8]朱平利,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与集体劳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7):137-139

[9]郑东亮,经济新常态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中国劳动,2015,(10):4-6

袁野(1992-),女,汉族,山西晋中人,经济学硕士在读,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田芳(1988-),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管理学硕士在读,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伦理。

猜你喜欢

常态指标体系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