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探究阶段教师指导略谈
2017-04-15何建平
何建平
(邵武市沿山中心小学,福建邵武354000)
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探究阶段教师指导略谈
何建平
(邵武市沿山中心小学,福建邵武354000)
从有目的、多渠道探讨收集获取信息,从有辨析、重实效探讨整理分析信息,从有生成、重延伸探讨问题加速拓展,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探究阶段提供教师指导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探究;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完成课程总目标和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学生的自主探究阶段是在整个过程中,最有价值、最能让孩子自主成长的阶段。教师的有效指导就应该具体分析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灵活应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师在这一过程的有效指导。
一、有目的、多渠道——谈收集获取信息
对于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来说,在活动实施阶段,对如何广泛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会很茫然,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搜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比如自己上网、去图书馆查阅书籍等方式获取信息,使其“最终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或能力”。如“秋天的花草树木”小组,通过这样分工来获取资料:家中有电脑的学生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家中有照相机或摄像机的学生可以到市场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其他学生可以通过询问长辈、看书、杂志、电视等途径收集资料。另外,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支持,如提供一些图书分类情况,或向学生提供一些具体书目、网址及网上查找资料的方法,或划定查找范围,以便提高活动效率。
二、有辨析、重实效——谈整理分析信息
资料的整理就是将所获取的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归纳,使原来分散的、个别的、局部的、无系统的信息资料,变成能说明事物的过程或整体。学生最初获取的事实材料肯定是泛泛的,也可能与主题无关,对此教师要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做到去除与己无用的内容,取其精华。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分析。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如这些资料说明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你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明白什么道理?等等。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活动不断深入,最终形成有意义的成果。一般学生的资料整理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资料的统计、筛选。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先用表格或文字的形式,将本组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如,本组共收集到图片多少份?文字多少份?照片多少张?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资料?能被本组利用上的有多少份?给其他小组多少份?暂时用不上的有多少份?然后再按照本组研究的课题内容进行筛选。在筛选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本组要研究的是什么?哪些资料能够说明要研究的问题?如“秋天的保健”这组,收集到了许多的文本资料,但是他们最终研究的目的是:由于气候的变化,秋天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要注意些什么,怎么做才能达到保健的目的,与此无关的内容就可以先保存起来,以后再用。
第二步:资料的分类。资料分类,人们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按照研究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第二种,按照资料表现的形式分类。如笔者在指导“秋天的动物”组时,首先学生根据本组收集到的资料,将动物按照水中的、空中的、陆地上的进行归类,然后再按照资料不同的表现形式(图片、文字、声像等)进行再一次的分类。当然,学生也可以先按资料的表现形式来分,然后再按内容进行分类。
第三步:资料的汇编。这一步骤要求各组将已分类的资料,按照本组的研究课题,进行资料汇编,以便于更好地研究课题、查阅和保存。授课时,笔者先出示了几种资料设计的范本,一种是文字的设计,写上标题和主要内容;一种是图文结合,同样的图片放在一起,旁边注以文字说明;再有就是图片的组合,每张图片下面有简短说明;还可以以主题形式进行设计,如“秋天的农作物”小组,将资料按照“秋天的田野”“丰收后的喜悦”“我知道的农作物”三个不同主题内容进行了设计,使人一目了然,同时也能非常清晰地明白该组的研究方向。
三、有生成、重延伸——谈问题加速拓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课程,学生的活动或在教室、或走向社会、或走进大自然,活动范围会超出教师视野;而且每个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方式及进程也不尽相同,有时即使同组成员,由于分工不同,所做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尽相同。他们的活动带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生在意志力、自制力和独立性以及合作精神等方面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管理,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当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在某一问题出现意见分歧时,教师要了解事情原因,从中调解,促成他们之间的谅解,并引导他们对多种可行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确定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当学生面对比较困难和大的问题而产生畏难情绪和退避心理时,教师要及时鼓励,使学生保持知难而上的勇气和意志,同时指导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当各小组活动进程出现较大差异时,教师要组织其他小组成员对他们进行友好支援,培养全局意识和合作精神。像“秋天的农作物”小组,由于受客观环境所致,在前期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只收集到一小部分资料,组长向笔者反馈了这个信息后,笔者动员全班同学为他们组收集资料。并通过学校教师与附近新丰村的村长取得联系,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带领他们组的全体成员进行实地观察、采访。回来的路上学生们都非常兴奋地谈论着自己此行的收获。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教师的组织、协调与指导工作,使活动中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井然有序开展活动。
[1]林俊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指导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6).
[2]吴笺.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选题指导与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5).
[3]曹林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型及指导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6).
(责任编辑:张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