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2017-04-15郑惠芳
郑惠芳
(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小学,福建莆田351100)
“慢”: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郑惠芳
(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小学,福建莆田351100)
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慢的过程。基于此,语文教学要遵循“慢”的规律,把握“慢”的节奏,在“慢养”中,催发言语的生长,深化审美的体验,激发思维的提升,获得文化的浸润,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慢”语文;规律;策略
语文学科素养的核心,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非养不可得,其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乃至反复加工而成。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不堪重负地“迅跑”着,走得太快了。李克强总理强调说,他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这才是教育新常态。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慢”的意识,在慢慢培植中促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慢”语文的意蕴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说的好,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慢热、恒温,不适合爆炒、猛煎,就像广东人煲汤一样,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1]语文学习慢下来,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用人性化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足够的细致、用足够的耐心给孩子以教育,让孩子真正感受语文的滋养,感受生命的成长。
1.“慢”语文,是对生命成长规律的尊重
“慢”,是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生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慢的过程,日新日生日成,生命成长的完成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生命,他们的兴趣、潜能、智慧、特长要得到生长,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如春之禾苗,日不见所长,日有所长。如果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加快进度,强化训练,挑战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的极限,而不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就会出现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所观察到的:在一些教师的教室里,那些慢慢思考问题的或用不明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并进行思考的学生,就会被贴上“理解缓慢”“发言不积极”的标签而被撇到一边,而这些被撇到一边的学生,几年后,渐渐地就会不喜欢思考、不喜欢发言,就成了弱势群体。这就违背了儿童生命生长的内在程序和认知发展的固有规律。因此,李政涛在《重建教师精神的宇宙》中写道,可以呼吸的教育,不仅让学生的“精神呼吸”保持适度的活力和张力,还要体现呼吸的“节奏”和“节律”,既不要气喘吁吁,也不要时快时慢,紊乱了章法,更不要轻易“早搏”,最好的呼吸,应如龟息般有规律地悠长深远。这就是所谓的“慢教育”,它必然是使孩子生命成长中的呼吸悠远且深沉的教育。[2]教师要把“慢”下来的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中,慢慢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2.“慢”语文,是对学习规律的尊重
小学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关乎学生的精神成长。中国母语学习的规律是多读、多写、多积累、多感悟、多实践,通过日积月累、年长日久的熏陶感染,语文知识、能力、素养才能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固有的学习规律,带着学生慢慢去阅读、去理解、去体验、去积累,才能化用,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3.“慢”语文,是对“核心素养”形成规律的尊重
语文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核心素养的养成也是一个心灵与时间漫长的交会与沉淀。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自然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是慢条斯理、细斟慢吟的渐积的过程,慢出精致、慢出雅致、慢出文化、慢出精神、慢出气质、慢出气象。正是经由慢慢浸染在“润物细无声”之中,语文素养在孩子血脉深处的积淀、浸润和滋养。只有让语文自然地慢下来,导引学生细细慢慢、深深久久、长长地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核心素养的培育才能渐入佳境。
二、“慢”语文的策略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慢活”“细活”,需要在“悄然无痕”中进行。“慢”语文就是怀揣一份“让我陪你慢慢走”的耐心与等待,让学生在“阅读”与“感受”“体悟”与“鉴赏”“发现”与“创新”“拓展”与“应用”中,慢慢沉淀为素养。
1.“慢”在言语的生长
语文素养是以言语为核心的,这种素养的养成必须依赖于“言语”智慧。言语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有的,要用生命的灵性去启悟,去反复锤炼与打磨。要想敲开学生言语智慧之门,教师就要引领学生沉入文本,找到“知识”与学生心灵之间的契合点,在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中,去对话、去揣摩、去领悟,任思维的触角自由摆动,探寻言语的奥秘与表达的规律,然后,通过读写交流释放出来,语用目标得以落地生根,语言和精神也在交流中得到协同发展、共生共长。
比如《金钱的魔力》是一篇略读课文,安排在“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单元最后一篇,在前三篇文章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掌握抓住人物典型的动作、言语感受人物特点的方法,但本文中出现的一些极致的夸张、繁琐、语无伦次的言语现象是学生未曾接触过的,凭学生的语感还没有能力发现和体会。因为对于语言规律的领悟与发现是一个渐渐敞亮的慢的过程。针对文中老板喋喋不休说的一段长长的话,经过细细研读,笔者采用朗读体验、说话体验、表演体验的方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还原。
首先,让学生对这一段话进行一遍遍的快速朗读,学生隐隐约约从中体会到老板热情对待“我”的这一段话都是重复、语无伦次;接着,让学生根据老板给“我”换衣服的先后顺序,说一段简洁的话。说着说着,学生发现说清楚老板给“我”换衣服的顺序只需几十个字,但作者却用了381个字,这到底是为什么?学生们疑问渐渐生起,于是,笔者又让学生模仿老板的口吻,来一场即兴表演。经过抽丝剥茧,层层咀嚼,学生们由不知到一知半解再到恍然大悟,终于理解了老板的“见钱眼红”毫无伦次的言语现象,为学生的言语生长插上一根攀爬藤。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言语智慧的获得,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反复习得的结果。需要教师基于文本,在语言实践中抓住关键词句,去亲历文字,去把握方法,去积累经验,去大阅读,去获得语感,去获得言语智能的提升。
2.“慢”在审美的体验
语文教育要与审美教育结合,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审美体验的过程。文学作品的语言美、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性美,需要用发现美的眼光去体验,去唤醒、去探究、去创造。作者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而教师则要引导学生由外而内、循文入义、披文入情、反复朗读、细致圈画、梳理,一遍遍共同感受流淌在字里行间的作者情感。审美体验就是回味、沉浸、心灵的游历,是时光的漫步,是美学的散步,是慢的愉悦。
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搭石》一文,再现了农村生活中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平凡镜头,在课文的品读中,笔者尝试以“美”为主线,将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第一幅画面——一心为他人,细心摆搭石,抓住“无论”“只要”“一定”“找来”“再……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才……”等词语的理解,感受老人的心灵美;第二幅画面——美轮又美奂,协调走搭石,通过分角色朗读、分组读,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体会作品的声音韵律之美,与作品的情感发生共鸣,在涵咏品位间再现人景和谐之美;第三幅画面——淳朴山里人,谦让过搭石,这一让一扶一背,把乡亲们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美好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一幅一幅的“山水画”“人物画”如同慢镜头一样引发学生欣赏品味,学生慢慢地在心灵深处又将三幅“图画”融化、感悟为一种“天地有大美”之境。
“慢慢走,欣赏啊”是学习语文的佳境。在慢慢读、诵、品中,文学作品的语言搅动了孩子们的情感,同时孩子们的情感又渗透进了作品的语言,在发掘美、感知美、体验美的过程中,孩子们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从而愉悦他们的身心。
3.“慢”在思维的提升
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思维是一种复杂深刻的认识过程,具有独特性、敏捷性、发散性等特点。思维的提升需要经历充分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慢慢分泌灵感与内在心智”的过程。语文教学不能只在知识点和能力点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上下慢功夫。
课堂之“慢”,慢在思维之道。为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笔者从“词语——句子——段落——篇章”逐级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比如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笔者让学生跟随作者的思维,将秋雨想象成能打开秋天大门的钥匙;将秋雨想象成能给树木、田野、菊花涂上不同色彩的颜料;将秋雨想象成能带给果子香甜的气味;将秋雨想象成能给动物带来信息的小喇叭。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思维得以提升。
在作文教学中,同一素材,只要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思考,就会得出与众不同的立意。比如下面这则材料:一天,一只乌鸦模仿老鹰从山峰顶上俯冲下来抓羊,可惜不但抓不到,反被牧羊人抓住。牧羊人觉得这是乌鸦自不量力,而他的孩子则认为这只乌鸦很可爱。大多数同学从乌鸦的角度进行立意,比如要量力而行;要有自知之明;不能盲目模仿等。而教师们如果课堂上有足够的耐心与等待,让学生的思维获得足够的滋养,学生们可能会慢慢发现更为丰富的意蕴,如肯定乌鸦勇于尝试、锲而不舍、实现理想的精神。
教师要提升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培养学生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或逆向、或纵向、或横向的思考,产生独特的新思想,帮助学生在阅读写作上更胜一筹。
钟启泉教授认为,只有在过程中知识才能进入个体的整体经验,生生不息地转化为“精神力量”和“生活的智慧”。[3]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品质才会在“慢慢等待”中“慢慢绽放”出万紫千红。
4.“慢”在文化的浸润
文化,文化,以文化人,这个化人的过程就是浸润的过程,就是一种日积月累、年长日久地浸润与陶染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的过程。汉语言深蕴着汉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索绪尔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站在文化的平台上,课本里的每个字、每幅画、每个故事都会化作鲜活的生命,都会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汉语言文字的美及文化会如甘泉流动,慢慢渗透进孩子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汉字是中华民族之魂,看似简单的汉字和偏旁的背后,是厚重的文化根基,值得我们在备课时,仔细研磨、推敲汉字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例如,“元”字教学,笔者出示甲骨文和金文里“元”的字形:在“人”的头顶上加一两笔指事符号,表示头顶是人体的元,意为开始,所以众人的头领成为“元首”。“元”是第一,“旦”是初升的太阳,元旦合起来就是一年中的第一天。在每天课堂教学持之以恒的渗透中,让学生借助字理巧记字形,不但突破了教学难点,还把学生带入汉字文化视野中,对汉字追根溯源,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教师们坚持“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努力给学生注入一个终身读者的基因。教师们参照教材主题,各年级教材内容,学生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书目拓展出去,开展阅读拓展活动。同时,坚持较深层次的经典诵读,日复一日的记诵,水滴石穿的积累,积淀语言,养成诗性,浸润言行,展现儒雅,让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生长,长成一棵大树!
[1]陈平原.六说文学教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192.
[2]李政涛.重建教师精神的宇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
[3]钟启泉.教育的发现——钟启泉教育思想访谈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47.
[4]朱永新.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24.
(责任编辑: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