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桩基溶洞处理方案及施工措施分析

2017-04-15林锦加福建省闽西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龙岩364000

福建交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孔内孔深片石

林锦加(福建省闽西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龙岩364000)

桩基溶洞处理方案及施工措施分析

林锦加
(福建省闽西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龙岩364000)

本文结合龙岩城区至高新园区城际快速通道A1合同段红坊中桥的地质资料与桩基溶洞处理的实际情况,采用回填片石(或粘土)和钢护筒跟进的方法,对溶洞处理方案进行分析及验证,并详细阐明了溶洞处理施工措施,为以后的施工取得一些经验。

桩基溶洞处理回填片石粘土钢护筒跟进分析

1 工程概况

龙岩城区至高新园区城际快速通道A1合同段,红坊中桥上部采用(4×20)m预应力砼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双圆墩柱接盖梁,桩基础,桥台桩基12根,桩径1.2m,桥墩桩基8根,桩径1.5m。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野外钻探结果,该路段分布有二叠系栖霞组石灰岩及溶洞,溶洞大小不一,部分钻孔中在灰岩顶面以上见有高度1.7~23.3m的土洞,全充填或半充填流塑至软塑状粉质粘土,部分钻孔灰岩中岩溶发育,揭露无充填空洞高度0.6~12m,也有部分钻孔灰岩中岩溶发育,揭露串珠状溶洞,工程地质复杂,对桥位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本工程采用冲孔桩施工,施工过程中有18根桩基出现漏浆现象,其中有些在30秒内孔内泥浆全部流失,有些孔内泥浆流失速度较缓慢。

2 溶洞处理方案

根据溶洞的高度,将溶洞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溶洞。针对不同溶洞类型,有不同的处理方案。

2.1 小型溶洞(溶洞高度小于5m)的处治方案

对于高度小于5m的小型溶洞,采用回填片石法进行处理,即按体积1∶1的比例回填粘土和片石(直径10~20cm),泥浆相对密度应不小于1.3。

首先需要根据孔内泥浆的变化来判断溶洞是否存在地下水流。地下水流的判别:如孔内泥浆突然下沉,反复加浆能保持孔内泥浆和水位稳定,说明此处溶洞没有地下水流。如孔内泥浆无法灌满,且泥浆稠度不断变化,说明此处溶洞有地下水流。

对于无地下水流的小型溶洞,当孔深接近溶洞顶部50cm时,应该由大冲程转向小冲程施工,逐渐将洞顶击穿。一旦发现孔内泥浆流失,应迅速提锤补浆,然后按体积1∶1的比例回填粘土和片石(直径10~20cm),至泥浆面不再下降后,采用小冲程轻砸,让粘土和片石充分挤入溶洞内壁。这样反复回填片石粘土冲挤,使片石往桩孔四周的溶洞区内排挤,直至桩孔外溶洞区内挤满片石,形成护壁。

对于有地下水流的小型溶洞,如果地下水流较缓,孔内水位较稳定,则仍可采用回填片石进行处理,但必要时可掺入适量的碎石和水泥,以增强溶洞区内桩孔四周挤填片石的密实度和强度,减小地下水流速度或阻隔地下水流。如果反复漏浆,则可考虑参照下列中型溶洞处理方法处理。

2.2 中型溶洞(溶洞高度5~10m)的处治方案

对于高度在5~10m的中型溶洞,当充填物为软弱粘性土或淤泥时,采用回填片石粘土和钢护筒跟进的方法进行处理,回填片石粘土处理方法参照小型溶洞(溶洞高度小于5m)的钻孔处理。当为砂层、卵石层时还应提高泥浆的粘度和相对密度,泥浆相对密度应不小于1.4。只有当泥浆漏失现象全部消失后才转入正常钻进。

钢护筒长度的确定:L=H+2.5m(H为溶洞高度),采用8mm厚钢板卷制而成,如果内护筒太长可分节下沉,在孔口焊接连接。

在内护筒底部1m范围内导管灌入小碎石C10素水泥混凝土,待固结后即可重新冲孔至终孔标高。

2.3 大型溶洞(溶洞高度大于10m)的处治方案

对于高度在大于10m的大型溶洞,当充填物为软弱粘性土或淤泥时,采用回填片石和钢护筒跟进的方法进行处理。必要时可掺入适量的碎石和水泥,以增强溶洞区内桩孔四周挤填片石的密实度和强度。当为砂层、卵石层时应提高泥浆的粘度和相对密度,泥浆相对密度应不小于1.6。

钢护筒厚度确定:当溶洞高度10~15m时,钢护筒采用10mm厚钢板卷制而成;当溶洞高度15~20m时,钢护筒采用12mm厚钢板卷制而成;当溶洞高度大于20m时,钢护筒采用14mm厚钢板卷制而成。如果内护筒太长可分节下沉,在孔口焊接连接。

3 施工处理实例

3.1 小型溶洞处理实例

3.1.1 工程地质概况

本工程4-2#桩基,桩径1.2m,为端承桩,以中风化灰岩为桩端持力层。其地质资料显示:第1层为2.1m厚素填土层,紫红色,松散,稍湿,主要由土状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组成;第2层为4.9m厚的中风化灰岩,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裂隙较发育,裂隙间方解石充填,偶见溶蚀现象;第3层为9.5m厚卵石层,褐黄色,中密,饱和,卵石含量约占75%;第4层为5.6m厚中风化灰岩,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裂隙较发育,裂隙间方解石充填,偶见溶蚀现象;第5层为串珠状溶洞,层厚9.7m,岩芯采取率低,灰岩溶蚀呈碎块状,全充填;第6层为11.7m厚的中风化灰岩,深灰色、灰黑色,隐晶质结构,岩芯呈柱状,节长10~25cm,最长约40cm,局部夹碎块状。

3.1.2 施工过程控制

首先,根据地质资料,该桩基溶洞处理采用小型溶洞处理方法。因为孔深7~16.5m段为卵石层,在溶洞施工发生严重漏浆,护筒内水头高度保持不住,容易引起孔壁坍塌,为防止贯通溶洞时漏浆而造成卵石层(孔深7~16.5m段)的塌孔,采用下置内护筒18.5m(至穿过卵石层以下2m)。选用1.5m的钻锤(加大钻头直径,使成孔直径不小于1.5m,为下放钢护筒做准备),冲孔至穿过卵石层2m后,采用25t汽车吊辅助20t振动锤,下放内护筒(钢护筒直径1.48m),每下一节接高一节,下放内护筒的过程中,要保证振动锤与护筒顶面焊接牢固,无松动,并且要求振动锤的位置居护筒顶面中,使下沉的整个钢护筒的垂直度符合要求。

然后,选用1.2m的钻锤继续冲孔施工,接近溶洞顶部0.6m(孔深29.5m)时,改用轻锤慢打,使孔壁圆滑坚固,冲程一般不超过50cm,并先检查所有卡扣及钢丝绳是否有损坏,并及时更换。再按体积1∶1的比例回填粘土和片石(直径10~20cm),采用小冲程轻砸,以平衡钻头,防止穿破溶洞时出现孔斜,保持孔内泥浆相对密度不小于1.4。

当孔深达到30.6m时,发现孔内泥浆开始迅速流失,孔壁未坍塌。第一时间提起钻锤,从备用泥浆池往孔内泵送泥浆,同时用钩机配合铲车按体积1∶1的比例回填片石粘土,直至孔内泥浆不再下沉。然后采用0.5m小冲程轻锤慢打,让粘土和片石充分挤入溶洞内壁。当进尺再次到达30.6m时,为保证孔壁稳固,向孔内投放片石1m,以0.5m的小冲程钻进,钻进1.5m后,再次投放片石1m,其中夹杂投入粘土,保持孔内泥浆相对密度不小于1.4。同时能够判断出该处无地下水流,若钻进过程中再次出现漏浆现象,只需采用回填片石粘土方法处理即可。

最后,该桩基溶洞处理共耗时12天,溶洞处理回填片石51m3,粘土63m3,钢护筒18.5m。我部采用回填片石及粘土的方法,成孔质量良好。钻进过程中无塌孔、吸钻、埋钻及卡钻现象,钻头上下自如,无孔斜、缩孔现象。

3.2 大型溶洞处理实例

3.2.1 工程地质概况

本工程2-1#桩基,桩径1.5m,为端承桩,以中风化灰岩为桩端持力层。其地质资料显示:第1层为2.4m厚素填土,褐黄色,松散,稍湿;第2层为12.6m厚卵石层,褐黄色,中密,饱和,卵石含量约占60%;第3层为5m厚粉质粘土层,褐黄色,可塑,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及15%角砾;第4层为35.75m厚含砾粉质粘土,棕黄色、褐黄色,可塑-硬塑,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含约30%角砾,成份为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硅质;第5层为11.97m的空洞,无充填;第6层为层厚3.2m的中风化灰岩,灰色,隐晶质结构,溶蚀严重;第7层为层厚7.94m的中风化灰岩,灰-灰黑色,隐晶质结构,裂隙较发育,偶见溶蚀现象。

3.2.2 施工过程控制

根据地质资料,该桩基溶洞处理采用大型溶洞处理方法。选用2m直径的钻锤,钻孔至卵石层以下3m,采用静压和振动锤法,分节下放内径为1.9m,厚度为14mm,长度为18m的内钢护筒1,再改用直径1.8m的钻锤冲孔。在第3、4层粘土层冲孔时,钻孔进度比较快,要及时用探孔器验孔,防止出现梅花孔、缩孔现象,必要时回填片石粘土处理。距离空洞顶1.5m(孔深54.2m)时,按体积1∶1比例回填片石粘土1.5m,以0.5m的小冲程钻进,钻进1m后,再次投放片石粘土1.5m,如此重复几次,以保证孔壁稳固。在穿过溶洞顶部(孔深55.7m)时,反复提升冲锤,确定钢丝绳没有明显左右摆动,冲锤提升与下放过程不明显受阻碍,说明顶部已成孔并且没有发生缩孔、倾斜孔、梅花孔等现象。此时用吊车分节下放内钢护筒2(内径1.7m,厚度14mm)至孔底,然后水下灌注C10砼封底。待砼强度达到后再采用直径为1.5m的钻锤继续施工,当孔深达到58m时,发现孔内泥浆在半分钟内流失完,孔壁未坍塌,迅速提起钻锤后,往孔内泵送备用泥浆,同时按体积1∶1的比例往孔内回填片石粘土,直至泥浆停止流失。孔深再次到达漏浆位置时,重复几次回填片石粘土方法,以保证孔壁稳固,同时保证钻进过程中,孔内泥浆相对密度不小于1.6。

最后,该桩溶洞处理共耗时20天,溶洞处理回填片石共计102m3,粘土共计120m3,钢护筒共计73m。采用钢护筒跟进和回填片石粘土的方法,成孔质量良好。无塌孔、吸钻、埋钻及卡钻现象、无孔斜、缩孔现象。

4 施工要点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处于溶洞发育的地区的桥梁桩基施工,地质勘察应该逐孔勘察,施工单位应聘请有经验的岩土工程师进行地质和持力层鉴定,并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在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钻进过程,认真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清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钻孔质量。

(2)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在钻孔孔深接近溶洞顶0.5m时,为防止由于溶洞顶板岩层厚度、硬度不均而出现斜孔、缩孔、梅花孔等现象,可采用提前回填片石粘土,轻锤慢打,重复几次。

(3)本工程桩基在入岩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漏浆现象,因此根据地质资料,在快要入岩时,要回填少量片石粘土,可以重复几次,稳固孔壁,同时保证孔内泥浆相对密度不小于1.4~1.6。

(4)当达到溶洞位置时,不管是否漏浆,也应向孔内回填片石及粘土,采用小冲程轻锤慢打,可使孔壁稳固的同时也可避免混凝土超灌量过大,保证成桩质量。

(5)溶洞回填片石粘土的方法处理是可行的,但为了避免发生卡钻,一定要严格控制片石的直接为10~20cm。

(6)如孔内泥浆不是大量流失,可在回填片石粘土前先回填一些袋装的水泥,然后停滞一段时间,能够更好的堵塞溶洞裂隙。

5 结语

针对本工程地质资料揭示的不同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片石粘土筑壁法、钢护筒法及与其他相结合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所成孔桩灌注后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本工程全部桩基质量符合技术及规范要求。只要对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提前做好准备,就可以有效缩短工期,保证岩溶地段施工钻孔灌注桩的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1]刘日圣.溶洞地区桩基施工[J].公路交通技术,2006(03).

[2]高清汇.桩基施工溶洞处理浅谈[J].上海铁道科技,2008(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孔内孔深片石
亿年瓷片
全面钻进工艺在甘肃阳山矿区失返性漏失地层中的应用
千秋亭废剩青山韩陵片石在人间
大体积片石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临界深孔控制爆破数值计算模拟及控制爆破技术应用
亿年瓷片
岩巷爆破掘进优化设计研究
关于矿山地质岩心钻探施工中事故处理与认识
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CH4传输行为实验研究
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情况及事故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