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救援工作对消防人员心理影响的研究
2017-04-15张明
张 明
(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 北京 100035)
灭火救援工作对消防人员心理影响的研究
张 明
(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 北京 100035)
消防员属于消防灭火救援主体,也是人们安全生活的重要保障,但是其自身却往往因为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因此,明确他们的常见心理问题并解决有着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且根据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望为现代消防系统带来借鉴。
灭火救援;消防人员;心理因素
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到小康水平阶段,各种灾害事故处于高发状态。《消防法》赋予了我国消防员承担着日益繁重的灭火和急、难、险、重的社会抢险救灾工作任务。全国消防员几乎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一年365天处于高强度的执勤战备训练和灭火抢险救援第一线,时时刻刻处在高度紧张的等级战备状态,承受比常人更大的压力,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消防员的心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错位甚至扭曲,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来缓解消防员的压力,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心理素质在灭火战斗中的地位、作用
消防人员心理训练系指有意识的外部和内部活动,对消防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进行影响和调节的活动过程。通过这种活动过程,提高消防员在火场上的心理适应能力,充分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增强战斗活动的速度、质量和效率,为顺利完成灭火救援时的救人、灭火、疏散、保护物资以及各种复杂、困难、危险的战斗任务创造必要的心理条件。随机应变能力是心理素质成熟的一个标志和反应形式,心理素质稳定可以提高随机应变能力的提高,对消防员随机处理火灾现场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灭火技术装备还很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时还难以适应现代经济条件下火灾扑救工作的需要,因此,提高消防员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消防员的潜能成为提高灭火战斗力的关键和必经之路。
心理素质和随机应变能力是消防员在战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心理学角度讲,素质和能力是人能否适应环境,创造条件,寻找时机,战胜困难,完成任务的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反映,也是直拉影响行为效率的思维方式、操作程序及支配其思维和操作的心理定势。作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员,应具有足以应付各种特殊情况和突发事件随机心理素质和应变操作能力。
二、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1.紧张心理
很多消防员在面临救援时,势必会处在紧张的氛围下,此时间点无论是消防员自身,还是周围的环境都会加重该心理,虽然在火场中属于必然情绪。但是一旦消防员走出了火场,此种紧张心理如何消除?如果消防员走出了救援现场,进而步入了生活,仍然处于火场中的紧张心理,势必会带来负面影响,一些较为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抑郁感。
2.恐惧心理
当消防员进入火场完成营救时,可以说其便是与死亡作斗争,当人面临生死考验时,自身心理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例如死亡的恐惧心理,该情绪属于人类正常情绪。在实际的救火活动中,有可能出现消防人员伤亡的情况,此种情况会加重消防人员的心理问题,进而引发较为严重的恐惧阴影,势必会影响救援活动展开。而当恐惧蔓延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引起两个极端:一种便是歇斯里地的愤怒,进而希望通过愤怒应对恐惧,此种心理并不适合消防队员的救援行动;另外一种便是畏惧情绪作为主导,进而人会畏惧不前。两种极端无论任何一种都会影响救援行动的开展。
3.急躁心理
急躁心理在具体表现中会表现为冲动,通常情况下人会出现激动的情绪,进而难易控制。而此种心理往往诞生的具体表现为蛮干,对救援活动产生较大的危害。由于消防人员普遍年龄较小,实际活动中容易出现此类心理问题。同时急躁心理往往会带动整体气氛,也就是说一人的急躁往往带动的便是整体队伍的急躁,很多时候如果在救火现场,此种急躁心理势必会带来伤亡。根据人员的心理情况不同,急躁心理往往也会存在不同情况的表现。
三、解决对策
上文分析了救火队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根据此类心理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1.重视心理问题
我国的消防组成中较多的便是消防基层队伍,故应该以基层队伍作为开始,重视心理问题。实际工作中,建立心理档案,定期采集消防员的心理特征,进而将其归纳总结[2]。建立心理教育制度,帮助消防员认识并且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断的调整自我心理,提升教育水平。而且可以在工作中增加心理测试的阶段,明确消防员一段时间内的心理状态,进而补足一些心理之中的建设问题,同时可以帮助消防员自身认识到自身处于何时期的心理阶段,明确自我心理状况,积极开展自我调整。
2.开展心理心理训练
明确消防员心理训练的重点内容为:帮助消防员建立冷静的情绪,并且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使得其无论何时期都可以处于冷静的状态下。基于该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消防员的心理训练应该分为:勇气训练、毅力训练、团队协作和紧急避险等。当然训练科目的开展仍然要遵从基本的客观规律,并且明确心理档案中消防员的心理问题,以此作为基础开展心理训练。市政机构应该明确消防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帮助其建立基本的演习制度,通过实战演习工作可良好的应对各类心理问题,同时可开展效果良好的心理训练。实战演习将消防员实际放置入危机环境内,进而可培养消防员意志,增强心理的适应能力,消除一些不利的心理因素,提升消防员的综合素质。
(1)胆量训练。消防机构可以通过模拟训练的方式对消防队员的胆量进行合理的训练。如模拟火灾、地震等事故,在模拟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逼真。如在模拟火灾事故现场时,模拟现场要力求做到真实还原火灾现场,包括浓烟、大火、高温等因素;
(2)毅力训练。通过体能训练等手段使得消防队员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进而使得消防队员的毅力得到提高。具体的训练手段包括爬山、马拉松、不断重复某个单一的动作等等。
(3)反应训练。消防队员的反应速度对于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训练消防队员的反应速度,消防机构可以采取的手段有救援业务训练、体能训练等等。
(4)紧急避险训练。消防队员在救援行动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情况,消防队员必须熟练掌握紧急避险的方法。消防机构必须保证消防队员掌握了足够的避险方法,具体手段有开展避险训练等。
3.开展心理疏导
当消防员经历一次火场救援后,应该组织心理医生对消防员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心理医生应该明确消防员隐藏的恐惧因素,整场谈话采取引导的方式,引导消防员说出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明确心中的顾虑,进而帮助他们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引导他们走出负面情绪的包围。压力属于消防队员普遍存在的,但是其不能因为压力而出现各种工作失误,客服“心魔”,以较为健康的心理面对生活。消防队员应该实行互相监督的制度,一旦某队员出现生活市场现象,及时向上级报告,或者规劝其寻找心理医生开展心理治疗,而一旦确认消防员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去正规的心理治疗场所寻求治疗。
四、总结
总之,心理问题属于常见的困扰消防员的问题,为提升其生存质量,帮助其走上人生正规,需要明确消防员常见心理问题,并且行之有效的解决,文中采取了此种分析,望帮助消防单位心理建设进步。
[1]张俊波.浅析消防员心理应激行为对灭火救援行动产生的影响及解决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5(8):252-254.
[2]杨旭坤.新型健康监测技术在消防员灭火救援模拟训练中的推广应用[C]// 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2011.
张明,男,汉族,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消防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