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深化改革催生“冰秀”传奇

2017-04-15贾程秀男

奋斗 2017年17期
关键词:院团杂技团杂技

■ 贾程秀男

全面深化改革催生“冰秀”传奇

■ 贾程秀男

2017年央视春晚哈尔滨分会场,霓虹闪烁、美轮美奂的冰雪舞台上,81名演员时而如银鹰掠空,时而如彩蝶翩跹,时而如脱兔疾奔。冰上高跷、空中威亚、列队速滑……一个个优美、高难的冰上舞蹈动作,组合成《冰雪彩虹》《冰雪梦飞扬》《天地同春》三个精彩绝伦的冰上杂技节目,为数亿观众献上一场魅力无穷的冰雪艺术盛宴,将独特的冰雪文化与杂技艺术融合之美向世人惊艳呈现。黑龙江省杂技团有限公司,这个在演艺市场沉寂近20年的“老字号”,如何能华丽转身、化茧成蝶,登上全球瞩目的央视春晚?是什么力量让一支濒临倒闭的老牌院团,在行业环境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逆势突起、浴火重生?

融冰篇:冰层中的奋进

诞生于1952年的黑龙江省杂技团,在上个世纪的辉煌时代,曾经是全国十大杂技院团之一,曾获得过3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是我省赫赫有名的文艺“老字号”。2000年之后,杂技团先后两次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由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变为自负盈亏的文化企业,完全置身演艺市场的激烈竞争之中。改制之初,杂技团的生存发展一度陷入困境,无演员、无演出、无资金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问题。

从2006年开始,杂技团为了摆脱困境,大胆将传统杂技与花样滑冰、冰上特技以及歌舞、魔术、滑稽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有机融合,但受艺术成长周期和市场营销等因素限制,问世之初依然“养在深闺无人识”。2012年6月,杂技团正式改制为黑龙江省杂技团有限公司,成为省演艺集团子公司。杂技团领导班子决定利用省政府1000万元改革资金,实施以冰上杂技为核心的“冰秀”品牌发展计划。没有演员,全团就把现有的60多人集中到一起,从滑冰基本功练起,硬是在短短150天里,培养出40多人的冰上杂技表演队伍。没有场地,就在排演场改造出一块500平方米冰上舞台,建起“冰秀”剧场。没有剧目,就聘请中国杂技团专业创作人员,集中全团智慧,量身打造出冰上杂技舞蹈秀《惊美图》。杂技团与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和冰雪大世界主办方签订了98场演出合同,当年收入98万元,赚到“第一桶金”。此前,杂技团还承办了黑龙江省庆祝十八大胜利闭幕暨东北三省魔术比赛颁奖晚会大型魔术歌汇《笑满神州歌满天》,受到一致好评。

首战告捷之后,杂技团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深化改革,开启全新的“破冰”之旅。他们确立了“变舞台为平台,变剧场为市场,变作品为产品,变演艺为创意”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精品战略、市场战略”,努力探索转型发展新路。

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了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杂技团不断完善科学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先后制定了“三定、四评、三位一体”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实行节目等级评定、演员星级评定等制度,将工作绩效与个人进步和经济收入紧密挂钩。目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创新剧目生产,着力打造立团精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冰上杂技不断改造升级。相继推出了《冰秀·惊美图Ⅱ》、冰上杂技互动秀《畅爽冰嬉》、大型冰雪实景演出《林海雪原》等8部精品剧目。2014年,杂技团以“冰秀”为品牌,注册了14大类、24项、235种商标。“冰上杂技”文化产业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2014和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5年度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奖励项目,成为黑龙江省冰雪艺术演出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华品牌 龙江名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夯实未来发展根基。始终把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团队整体素质作为基础工程,大力实施“人人成才,德艺双馨”人才战略。与省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国内首个杂技魔术表演大专班,选送20名演职人员外出学习。成立冰上演出管理中心和创作培训中心,培训冰上杂技演学员98人。通过借外脑、练内功等措施,大力提升编创水平,实现了5个剧目自编自演。目前,公司共有冰上杂技演员42人、学员66人,初步形成了“阶梯式”后备人才储备。

创新营销方式,打通企业与市场对接渠道。2014年,公司由主要领导牵头,抽调精干力量组建起一支专业营销队伍。三年来,先后开通了杂技团官方网站、手机官网,注册了冰秀微信服务号、龙江冰秀微信公众号,直接对接21家媒体,多次参加北京、上海、湖北等地演艺产品营销交易会。每个演出季都制作营销光盘和宣传手册,线上线下全方位营销。同时,委托专业代理公司与哈尔滨市百余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使龙江冰上杂技在国内演艺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破冰篇:冰雪上的腾飞

目前,杂技团依托“冰秀”品牌,积极实施“夯实驻场、力拓巡演”的市场开发战略,采取著名旅游景区和“冰秀”剧场相结合的驻场演出模式、委托文化经纪公司组织巡回演出的商演模式,实现了国内外巡演和驻场演出常态化。

2013年以来,连续7次举办“冰上杂技旅游演出季”,相继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九站公园、红博会展中心等地驻场演出。先后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湖南卫视2016春节联欢晚会、第三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冬季阳光体育大会开幕式、“魅力中国年”迪拜购物节开幕式等专场演出,并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地巡回演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杂技团又与美国玲玲马戏团合作,在美国洛杉矶、安大略、芝加哥等30个城市巡回演出321场,接待观众350余万人次,收入近400万元。被中演集团称为中国冰上杂技第一次、长时间、大规模世界巡演。目前,公司已在国内外演出1500余场,接待观众500余万人次,收入近2000万元。

2016年,省杂技团还高水准、高起点策划了冰雪文化旅游演艺项目——中国雪乡故里冰雪实景演出《一场雪·一万年》。该项目以东北风情舞蹈、时尚滑雪运动、特色冰上杂技、浪漫花样滑冰、神奇炫酷魔术等多种表现形式为载体,集娱乐性、观赏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于一体,先后被列入国家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黑龙江省“十三五”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目前,项目的前期准备已基本就绪,计划于2017年末在中国雪乡闪亮登场。

省杂技团冰上杂技在2017年央视春晚上“一夜走红”之后,国内外订单纷至沓来。借助“春晚后效应”,他们邀请中国杂协和黑龙江省乔梁舞蹈艺术中心专家,联合组建“冰秀”创意策划团队,进一步升级打造冰秀剧目,升级版《四季畅爽·龙江冰秀》已于今年夏季在哈尔滨上演。

燃冰篇:改革创新点冰成金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省支柱性产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建设边疆大省。省杂技团通过改革创新,点冰成金,为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提供了有益启示。

——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找到发展新路。国有文艺院团作为宣传文化战线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任,必须坚定改革必胜信念,坚决摒弃陈旧、僵化的思想观念,逐步建立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杂技团转企改制后,之所以能起死回生、扭转困境,就是因为积极顺应改革大势和时代趋势,先后在管理机制、剧目生产、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才会有效激发院团的创新活力和职工的创造动力,才能重现生机、站稳脚跟。

——只有实施精品战略才能夯实发展之本。国有文艺院团只有培养造就一批在思想观念、技术水平等方面紧跟时代发展,具有良好专业素养、较强敬业精神的专业人才;不断推出反映时代精神、弘扬时代风貌,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剧目,才能有效发挥繁荣文艺事业、鼓舞教育人民的神圣使命,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杂技团正是围绕着打造“冰秀”特色品牌,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生产创作出一系列具有龙江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冰上杂技精品,呈现给观众一场新颖独特、精彩华美的艺术盛宴,才能不断夯实发展根基,实现又好又快目标。

——只有强化市场意识才能拓展生存空间。市场是练兵场,是试金石。国有文艺院团在改革过程中,应该积极面向市场进行创作营销。摸准市场脉搏、创新营销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练就适应和驾驭市场的本领,不断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杂技团之所以受到国内外诸多演出商和演出机构青睐,除了“酒香”“货好”之外,还在于“吆喝声响”,在于培养了一批营销人才,建立了一套从线下到线上的现代化立体式营销体系,从而吸引了众多观众走进冰上杂技剧场,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徐朝xuzha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院团杂技团杂技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体制改革对艺术表演团体财政补贴效率的影响*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老鼠演杂技
借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