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勠力同心 书写历史
——从抗战十四年说起

2017-04-15曲晓溪马莉亚

奋斗 2017年17期
关键词:侵略者抗日东北

■ 曲晓溪 马莉亚

勠力同心 书写历史
——从抗战十四年说起

■ 曲晓溪 马莉亚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神圣的、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自东北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的十四年历史,不能忘记,也不容质疑。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反抗斗争中,成千上万的中华爱国儿女,以真挚的报国情怀,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前赴后继,勠力同心,团结奋战,以生命与鲜血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书写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取得彻底胜利的伟大历史篇章。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蓄谋已久的事变,短短时间内,东北大片河山陷于敌手,日军更要以此为跳板南下入关,变整个中国为其殖民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先后发表数篇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号召东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民众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并派出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等一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工作。1933年,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东北党组织着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附近义勇军和山林队协同作战,队伍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各反日游击队先后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和反日联合军,游击战被不断推向高潮。1934年,中共满洲省委公布了《东北反日总会章程》:“凡有赞成本会宗旨,不分男女,老幼,职业,宗教,籍贯,贫富,党派,只要是不愿做亡国奴,而自愿加入本会的实行本会宗旨之一项而工作者,概得成为本会会员。”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并提出了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主张。次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宣言明确指出:“为收回东北领土、为保卫中华祖国……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抗日本强盗帝国主义,作游击战争,势必奋斗到底。”这标志着东北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东北各阶级、各阶层、各信仰、各民族的爱国民众团结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勠力同心,并肩作战,携手站到了抵抗侵略者的最前线,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壮丽的爱国主义诗篇。东北地区的热血青年舍生忘死,纷纷加入抗日队伍,成为抗日武装生生不息的力量。据统计,1933年秋至1935年10月,仅珠河地区就输送入伍战士1000人以上。在国家、民族遭受危难的关键时刻,东北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配合抗日武装抵抗日本侵略。原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王宾章,是曾参加过“二次革命”的早期国民党党员,九一八事变后,他利用个人身份为抗日救国四处奔走,秘密开展各种地下抗日斗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救亡总会筹集经费,掩护遇险的同志和资助爱国青年入关学习。在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后,始终坚贞不屈,最后以身殉国。“南满反日总会为拥护人民革命军,募捐运动开始后六个月以来,妇女、青年、童子、老人、工人、农民、满洲士兵、学生及商人,自愿出钱出米、出子弹,募捐人数约在七千以上至一万名以下,捐款总数为二百以上至三百以下”。东北广大知识分子和学生奋起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以王复生、金剑啸为代表的东北左翼作家群体,不顾白色恐怖的威胁,利用日伪报刊创办的文艺副刊、专栏等,以曲折隐晦的笔法,发表抗日反满作品等,积极开展爱国宣传。在广袤的白山黑水间,东北少数民族也与汉族团结一致,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不懈的斗争。鄂伦春族猎人盖山就曾与东北抗日联军将领王明贵结拜同盟,誓言共同抗日救国“谁也不暴露,谁也不投降。”很多鄂伦春族同胞冒着生命危险为抗日队伍送信、侦察、带路、运粮,甚至直接加入部队,仅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中就有40余名鄂伦春族战士。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给侵略者以有力打击。据日本陆军省1936年3月公布的数字,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5年末,日本关东军战死4200人,伤病17.13万人。同时,东北局部的长期抗战,积极支援、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斗争,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危机。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侵略。7月15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国民党,9月22日,该宣言由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9月23日,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并发展起来。各党派捐弃前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御日寇;农民成为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在战场上抛洒热血;工人参军参战,罢工游行;知识分子或投笔从戎,或提笔为枪,投身抗日洪流;爱国工商业者、社会人士纷纷组成团体,参加救亡运动;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团结一心,携手配合;广大海外华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有的毅然回国参军,有的捐钱捐物援助。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下,在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坚强指引下,全中国人民秉持“宁可为祖国而死,不愿看着祖国沦亡而偷生”的信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不屈,浴血奋战,给侵略者以各种形式的沉重打击。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大批有生力量,严重挫伤其气焰;黄土岭战役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使日本的“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中国人民就这样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摧不垮的钢铁长城,历经艰苦卓绝的漫长历程,付出惨痛巨大的代价,终于彻底打败了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十四年抗战是一场全国性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是对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考验。它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十四年抗战,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维护了国家的主权、领土的完整和民族的独立,赢得了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这一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耻辱,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动员程度如此广泛,战斗意志如此顽强,它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感,爱国主义精神由此走出封建宗法的血缘乡土认同,转变为坚持民族利益至上的现代家国情怀与品格。十四年抗战的胜利,重新确立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为整个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道路,开启了中华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面临着世所罕见的严峻挑战。硝烟已散,炮火已远,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所唱的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未成为过去,而是我们每一个站在历史当口的中国人所面临的现实。

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过去,伟大的时代传承光荣的历史,奋进的时代也呼唤勇于担当的精神。战争给我们以警醒和教育,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落后就意味着挨打,铭记历史,自强不息,国家的安宁、民族的兴旺乃至个人的幸福,需要我们新一代中华儿女并肩奋斗,共同守护。战争也给我们启迪与鼓舞,中华民族有摧不垮打不断的英雄脊梁,逆境之中,愈发坚韧,也愈发团结,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如此才能不负明天之梦想。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博zhangb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侵略者抗日东北
抗日小英雄杨杨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My Trip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抗日英烈马威龙
不弯腰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