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村的党建兴村之路
2017-04-15赵嘉宾
■ 赵嘉宾
联合村的党建兴村之路
■ 赵嘉宾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坚持狠抓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有效推动了基层党组织严起来、强起来、活起来,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加大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组建党组织力度,推动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全省农村、社区基本解决无活动场所问题,运转经费和人员待遇得到大幅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明显增强。
在农村抓党建意味着啥?就是无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绥滨县忠仁镇联合村用探索和实践交上了一份基层践行“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的合格答卷。
联合村,坐落在北国边陲黑龙江畔,地处鹤岗市绥滨县忠仁镇北部9公里处。“住草房,走泥街,一头犁牛半顷田;穿旧衣,喝稀饭,好女不嫁联合汉。”生动描述了多年前被人喻为破烂村的联合村。党的十八大以来,昔日的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收获了全国民主法制先进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标兵、省级卫生村、全县五个好支部等多项荣誉。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4万元。
“脏”“乱”“穷”变为了“净”“美”“富”,联合村发生蝶变的根源在哪儿?“这些变化得益于我们村党支部始终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党组织的根深深扎进人民群众心里,探索了一条符合俺们村实际的‘强堡垒、兴产业、聚民心、促发展,党群共建美丽乡村’的新路子。”村党支部书记于绍东感慨道。
彰显党性: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多年前的联合村,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管理混乱,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村集体负债百万余元,是全镇乃至全县的典型贫困村。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成立后,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并与村“两委”制定了村规民约。当时,正赶上农村税费收缴的关键时期,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召开“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大会,对村民进行深入的思想发动,破天荒地按期完成了税费收缴任务。
取得了点成绩不能沾沾自喜,为了进一步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支部力争使每一名党员都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在深入调研、反复讨论的基础上,村党支部为全村17名无职党员设立了民主理事、参政议政、勤劳致富、宣传教育、治保调解、科技示范等四大类十二项岗位,划分了党员责任区,由每名党员负责10户农户,小到会议通知、大到重大事项决策,都由党员带头推行,使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能专长的党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村党支部还规定凡是村党支部作出的重大决策、党内主要事务和组织活动,党员群众需要知晓的事项,只要不涉及保密内容,均进行公开。“我们在水田开发、新农村建设、土地规模经营、精准扶贫等重大决策上,充分发挥民主决策优势,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如果群众有不同意见,党支部通过支委提议、两委商议、党员议事会审议、村民代表决议,最后统一了意见,并将实施结果公开,让群众心里有笔明白账。”于绍东介绍说。
联合村很多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情都是靠村民在支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后发现并解决的。会上“讲真话”“谈问题”的风气已经成为联合村的常态,直面问题的会议每个月至少要开两次。多次参会的村民代表陈明财说:“平常大家都忙,有这个机会聚在一起唠唠各家各户的事,挺好!我们在会上啥都能说,也敢说真话,要让村干部听到我们的心事。”
致富一方:增强村子的自身造血功能
联合村有耕地11072亩,人口986人,人均土地不到12亩,仅靠种地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依靠传统的耕种方式很难过上好日子。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面对经济发展的困境,在村“两委”班子会上,村党支部大胆提出依托联合村地处黑龙江沿岸,水资源丰富的区域优势,调整种植业结构,以“改旱为水”的思路,引导农民走连片种植水稻的规模经营之路。
刚开始村民们担心有风险,一个传统种植旱田的村子,全村一万多亩耕地,水田面积仅仅只有45亩,占全村耕地的0.4%,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水田能行吗?有的村民认为旱田种了大半辈子了,担心不懂技术赔钱,有的村民担心水田费时费工费力,资金需求量大不愿意改水田。
面对种种困难,村党支部与村“两委”成员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带领全体党员起早贪黑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丈量土地,协调解决串地事宜,尽全力向村民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连片种植、规模经营方式开展下去。通过不懈地努力,使全村水稻面积从最初的45亩发展到目前的11072亩,全村所有耕地全部为水田,农民纯收入实现了翻番。
农民收入有了保障,村党支部把目光放在整村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上,他们发挥党务监督组成员作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通过召开支委会、两委会、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最终确定将全村耕地入股到水田合作社实现整村入社,得到了党员群众的支持。经过几年的发展,入社水田发展到11072亩,全村317户村民全部以每亩土地466.6元的价格入股加入到合作社,2016年合作社实现盈余总额1041万元,年人均分红达到10025元。全村126户贫困户共370人,通过合作社每年的分红,实现了整体脱贫。
脱贫不是终结,致富才是目标。村党支部借助于北临黑龙江的地缘优势,依托黑龙江鱼网箱养殖基地重点发展网箱养鱼,有4户农民在养鱼基地发展网箱养鱼,共养殖鲤鱼5000公斤,产值达到50万元。“我们村已经成为发展种养产业相结合的特色村。”于绍东骄傲地说。
村党支部还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佳木斯益海集团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农人谷物有限公司,日加工大米20万公斤,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延伸了水稻生产链条,增加了农民收入。企业的发展为联合村转移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场所,全村每年有近20名贫困劳动力在企业务工,年工资都在1.5万元以上。
改善民生:打造田园式的美丽乡村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们腰包鼓了,村党支部又把发展重点转移到了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上,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联合村原来是全镇有名的“脏乱差”村,为彻底改变村容村貌,村党支部带领村“两委”成员分别包村内14条街道,逐家逐户做工作,宣传环境卫生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帮助农民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柴草垛出村,统一摆放院内杂物及农机具,全部拆除将全村占道房、猪圈、鸡架、厕所、围栏。经过治乱、拆违建,全村街道院落变得清洁,物品摆放整齐划一,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
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之后,村党支部通过向上争取,联合村被确定为鹤岗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村。村党支部立足本村的实际情况,按照“织补旧肌理、营造新环境”的原则,依托现代农业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生态养殖业和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采取了村民自建、单位帮扶、项目打捆等方式,实施了基础路网、电网、住宅改造和环境绿化等工程。样式新颖的铁艺围栏和新型民居,5400米的村内硬化路,2万株乔灌结合的绿化树,758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9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一组组数字、一件件民生实事见证了联合村由破烂村向全省田园式的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走进如今的联合村,道路笔直、绿树成荫、泥土芳香、村容整洁、民风质朴,一幅充满着浓郁的田园气息的“村在林中、林中有村”美丽乡村景色跃然眼前。
以党建为核心,以点带面,以带扩面,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全面发展换来的是文明富裕、环境优美的村容村貌,是村民满面的笑容和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村党建的价值体现在了服务发展的成效上,村容村貌的变化正是农村党建工作成果的缩影。“抓农村基层党建是为了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今后我们将继续强化支部引领作用,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努力把联合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等为一体田园式的美丽乡村。”于绍东充满自信地说。
责任编辑/郭存发guocunfa@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