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喜迎十九大”推进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7-04-15刘洪久

奋斗 2017年17期
关键词:兴安大兴安岭生态

■ 刘洪久

以“喜迎十九大”推进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

■ 刘洪久

党的十九大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以此为契机,紧扣迎庆党的十九大这一主线,组织开展“喜迎十九大”系列宣传活动,坚持正面宣传、鼓劲加油为主,运用选树典型、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等方式,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集中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林区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进展、重大举措、巨大成就和明显变化,讲好中国林业故事,唱响兴林富民主旋律,为推动转型发展,开创中国梦大兴安岭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精心组织“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系列宣传活动。一是深入开展“持续深入学讲话,转型发展看兴安”主题宣传活动。围绕十九大召开,广设基础性、引导性议题,开展好大型新闻采访活动,采用生动形式、多样手段,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矩阵。二是深入开展“精准扶贫 同步小康”宣传活动。将民生改善工程与林业扶贫30周年相结合,积极宣传在精准扶贫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积极组织开展“精准扶贫看兴安”新闻采访活动,并在《黑龙江日报》《中国绿色时报》、东北网等媒体持续刊发大兴安岭精准扶贫新闻稿件。三是深入开展“砥砺奋进的五年”主题宣传活动。协调《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学习时报》等中央报刊网络媒体,推出大兴安岭“砥砺奋进的五年”林业专版、专栏和特刊,积极传播兴安声音,讲好大兴安岭故事。四是深入开展“关注森林、关注林业、关注兴安”新闻发布活动。围绕林业工作,积极做好有关大兴安岭政治、经济、民生、生态、旅游、产业等各方面的新闻发布工作,就森林防火、天然林保护检测、野生动植物保护、国有林场改革、森林旅游等情况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林区百姓和外界传递发展奋进中的兴安风采。

精心组织“生态兴安万里行”主题新闻采访活动。一是组织大兴安岭日报社、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展“生态兴安万里行”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深入全区12个县区林业局和5个自然保护区,对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各地保护资源、培育林木、生态旅游、全民创业、民生改善等方面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宣传报道我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新业绩。二是深入开展“保护森林资源‘十三五’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利用植树节这一重要节日,积极开展以“大地植绿、心中播绿”“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森林平安”为主题的生态宣传活动。宣传大兴安岭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生态建设、自然保护、植树造林和产业转型方面取得的成效。宣传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成就,邀请中央和省级媒体走进大兴安岭,感受千里绿色生态屏障散发的勃勃生机。三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兴安”宣传活动。发挥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区资源馆、甘河生态植物园等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

精心组织“大美兴安,走进神州”大型对外宣传系列活动。一是加强与北京、深圳、义乌、福建等一线城市及沿海地区联系,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互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多元立体开展“大美兴安,走进神州”大型对外宣传活动,把地区重点发展的生态旅游、森林生态食品、生物医药、森林碳汇、水经济和绿色矿业、文化产业等“六大产业”,宣传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引领经济发展。二是以组织拍摄制作《黑水兴安(暂定名)》《探寻先人印记——大兴安岭远古彩绘岩画》《北极石林》《记忆》《大美兴安》等五部专题片为契机,在全国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做好主题外宣,同时加大呼玛口岸、漠河洛古河口岸、兴安镇口岸的宣传力度,讲好林区故事、树立林区形象。三是积极与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央视网、国家林业局政务网和国家林业局官方微博等合作,提升大兴安岭形象,扩大影响力,提高美誉度。

深入开展弘扬大兴安岭精神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一是深入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大兴安岭精神”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坚持频道不换、教育不断,深入开展优良家风家教、校风校训、企业精神、乡贤文化等宣传教育,切实做好转型时期林区思想政治工作,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条街”。二是深入开展“大兴安岭精神”研讨宣传活动。举办大兴安岭精神研讨会,把大兴安岭精神与时代发展相融合、与地委行署发展战略相融合、与百姓生活相融合,高度提炼概括、简练激越表达,赋予其推动林区转型发展、改革创新、全民创业的新内涵,凝聚民心、汇聚民智、激发民力,使其成为林区发展之魂,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三是深入开展“5·6”火灾反思宣传活动。结合大兴安岭“5·6”火灾30周年反思及相关警示教育活动,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台制作了电视纪录片《记忆——大兴安岭“5·6”特大火灾30周年祭》,反映30年来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铭记“5·6”特大火灾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和惨痛教训,不断加大森林防火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起了东北、华北的天然生态屏障,推动幸福新林区建设的伟大实践。四是深入开展“明德守礼,美在兴安”宣传活动。深入开展2017“感动兴安”年度人物(群体)评选活动,适时举办全区2017“感动兴安”年度人物(群体)颁奖晚会。继续做好“十佳公仆”评选活动。开展“道德正能量”最美兴安人道德事迹宣传活动,形成好人好报、崇德向善的氛围。

深入开展“美丽生态 精彩呈现”系列文艺宣传活动。一是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宣传活动,弘扬广大艺术家热爱人民的心灵美、植根基层的奉献美、敞开胸襟的格局美等“三美”精神。以举办一到两次区内外艺术家、作家深入一线采风创作为带动,深化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集中打造一批反映当代兴安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精品力作。二是深入开展“四个一”文艺精品创作宣传活动。以打造一首能广为传唱的兴安歌曲、拍摄一部优秀影视剧、出版一套优秀文学作品、推出一批文化大家的“四个一”为目标,舞好首届大兴安岭文艺奖评选这个“指挥棒”,扶持、培养一批年轻文艺创作人才,推荐到鲁迅文学院、省萧红文学院等高端艺术院校深造,努力推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久的文艺精品。三是深入开展“筑梦兴安、颂歌献给党”喜迎党的十九大文艺调演宣传活动。实施大兴安岭重点现实题材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大历史题材美术精品创作工程,尤其是以迎庆党的十九大为契机,以文艺团体和各县区局为主体,设立多个专场,全面开展“筑梦兴安、颂歌献给党”大型文艺调演。同时,电影《宝贝老爸宝贝妈》力争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以南瓮河湿地生态保护为题材的电影《境地》力争开机拍摄,《意象漠河》和女子军乐队力争常态化、商业化演出,打造大兴安岭文艺标志,以优秀文艺成果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深入开展“探寻岩画远古记忆·见证兴安沧桑变化”大型新闻主题采访活动。一是以在北京召开岩画新闻发布会和龙首洞考古专家论证会为契机,组织开展“探寻岩画远古记忆·见证兴安沧桑变化”大型新闻主题采访活动,赋予景区景点文化内涵,讲好文化故事,让兴安文化价值、文化力量走进全国、走向世界。二是举办大兴安岭首届旅游纪念品和绿色食品包装创意设计大赛成果对接会。通过设计制作一批具有大兴安岭元素的“兴安神鹿”吉祥物等旅游纪念品,北极村、龙江第一湾等景区景点名片名戳的衍生旅游纪念品,展示摄影基地、版画基地、鄂伦春民俗的制品,与游客现场互动。在迟子建成长地漠河、塔河建设“文学的乡愁”等景点,放大名人效应。填补大兴安岭缺乏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大型文化旅游项目的空白,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创意、时尚、经贸等各个方面、各个渠道的深度融合、强强联合。三是在漠河北极光节期间举办全区文化大集活动,充分展示近年来在版画、桦树皮画、冰雪画、文学创作、工艺美术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意象漠河》、女子军乐队等歌舞剧目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大兴安岭文化产业的巨大成就。四是针对大兴安岭转型发展实际以及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在全区评选出“十大文化”“十大文化旅游景点”“十大摄影基地”“十大广场”等,加强宣传推介,叫响林区生态文化旅游看点,打造全国生态文化旅游最佳目的地。

(作者系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赵嘉宾zhaojiabi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兴安大兴安岭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祝福你兴安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兴安四月树
大兴安岭不会忘记你
追梦兴安
大兴安岭的铁道兵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
大兴安岭四季(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