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演化传播的新特点

2017-04-15姚广宜

法治新闻传播 2017年2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情公众

■姚广宜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演化传播的新特点

■姚广宜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改革的深入,一些累积的社会矛盾开始出现;与此同时,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日趋突显,这使得我国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密集;尤其是近几年间,在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发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 《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最受关注的前20件热点舆情事件中,突发事件就有7件。①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对社会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给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可见,突发事件已经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国突发事件在发展演化中呈现出一些与传统模式有所区别的新特点。

社会结构性矛盾成为突发事件发生的导火索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社会的断裂化趋势与结构性矛盾②进一步加剧,从而引发各利益集团间对抗情绪的产生,这种对抗在遇到特定事件和情境的激发时,会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2015年,公共管理、社会矛盾、吏治反腐和公共安全类事件是本年度舆情压力最大的几类事件,分别占热点事件总数的31.2%、20.6%、14.0%和11.6%,③虽较2014年变化幅度不大,但这些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最终造成波及全国范围的巨大影响力。而事件爆发的源头多是近年来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社会结构性矛盾,由此引发了社会极端情绪的宣泄,这是导致突发事件危机扩大的直接推动力。这些极端情绪反映出当前社会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隐含了社会民众的担忧和焦虑。

涉官涉腐类事件是近年来公众最为关注的焦点。这些关注,包括官员的言行不当、滥用权力、贪污腐败等一系列违法违纪乱象。近年来涉官涉腐类突发公共事件诸如 “表哥”杨达才事件、重庆官员不雅视频事件、 “房姐”龚爱爱事件、传媒大学反腐 “一锅端”事件等。这类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凸显了公众对贪污腐败的焦虑和对政治改革的强烈诉求。

民生问题,特别是食品、药品、医疗卫生等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突发公共事件,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由于民生问题涉及范围广,与民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由此引发的突发事件在近年来层出不穷。诸如山东疫苗案、江苏常州 “毒地”事件、北医三院 “问题气体致盲”事件等,都源自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此类突发事件牵涉多方利益,一旦不能有效调和矛盾,就会加重对抗性的公共情绪,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由此可见,当下中国突发事件高发的一个很大原因就在于社会结构性矛盾导致的负面情绪的爆发。我们必须深刻分析导致突发事件爆发的社会深层原因,注意缓解和消除潜在的社会矛盾,特别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呆板僵化的处理方法,更要防止以高压强制手段进行打压进而造成更严重的社会冲突和危机后果。

网络舆论环境加剧了突发事件的危机强度

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不仅搭建起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促进了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同时也成为民众情绪汇聚和发酵的窗口,许多内隐的社会问题通过网络空间得以彰显和释放。这些汇集的网民情绪往往会遵循着同频共振规律,具有一系列特定的倾向性。当某种事件触发了网民与之相关的特定社会情绪时,网民会形成情感共鸣,而事件又会反过来强化这一情绪,形成事件与情绪的强化共振现象。由于情绪 “唤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人们的信息分享行为④,因而特定的社会情绪会加速舆情的扩散。

在互联网时代,更简单和广泛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了群体意识,传播技术的发展消除了信息的地方局限和集体性反应所面临的壁垒,从而改变了公众反应的范围、力度,尤其是持续的时间,这使得网民作为网络传播行为的主体,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然而网民所接受到的信息并不总是全面的,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了 “信息茧房”的概念——公众的信息需求往往是跟着兴趣走,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 “茧房”中。他认为网络虽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制造的却未必是无限开放的社交平台,因新技术带给了人无限过滤的能力,个人能依照癖好,定制消息;网络也以 “协同过滤”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偏爱的信息,投其所好,自动隔离了别的意见,从而会增强网民心理的定式化与程式化。⑤

近几年来的网络舆情使得民众对于官员、政府、司法产生了固定化和程式化的认知,增加了公众心中对于特定事物的负面情绪,使得公众面对这些特定事物时更容易产生激烈的反应,加剧突发事件的发展进程和烈度。比较典型的是 “邻避”事件。有学者将 “邻避”事件分为风险集聚类、污染类、心理不悦类和污名化类这几个类型⑥,而以PX事件为代表的风险集聚类最为普遍。

2007年,厦门市发生市民抗议PX项目的突发事件之后,PX项目作为一个化工项目才算正式走进了普通公众的视野。由于在网络环境下网民对于专家、政府的发言缺乏足够的信任,甚至在很多时候会进行反向解读,这一传播方式使得普通民众 “闻PX色变”,从厦门到昆明再到漳州,因为PX项目激发的突发事件多次发生。可以说,PX项目成为了群众心中的燃点,任何有关PX项目的事件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突发事件。

鉴于网络舆论在突发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和有关企事业机构在突发事件管理中有必要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的风向标作用,及时分析研究网络舆论的发展演变趋势,并将网络舆情信息纳入突发事件信息处理资源库中。

突发事件常以事件链的形式集中出现

突发公共事件 “链”现象是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的一大突出特点。事件链表现为一起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发与之相联系或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其他突发事件的爆发,舆情事件之间呈链条分布,而非单一的散点分布状态。⑦

发生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突发事件,虽然具体情形各异,但也同时显现着共性因素,如涉官涉腐、医患冲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这些事件的不断发生会在网民认知心理中得到固化,更由于网络和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影响而形成一定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又会因为同类事件的再发生而被强化和突出。 “原本处于不同时空中的多个事件和舆论之间,会产生某种关联和偶合,进而增加事件的复杂程度和处置难度。”⑧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本身已呈现出 “链”化特征,与网民特定的认知模式相互激发,一件突发事件引发多件同类事件,此起彼伏,叠加效应明显。

例如,医患冲突类突发事件就表现得尤为突出。2016年5月5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陈仲伟在家中被25年前的病人持刀砍成重伤,7日不幸死亡,舆论哗然;5月18日,湖南邵东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医生王俊被患者家属殴打导致重伤死亡;而在王俊去世后的5小时,南京江宁医院一名30岁超声科女医生,被患者暴力掌掴、殴打。一时间,暴力伤医事件在多地密集发生,引发公众的高度关注。

此外,环保类群体性突发事件链式现象也非常典型。虽然各地的具体事件都具有一定的偶发性,但在同类事件中不同地域的行为主体相互参照,形成一定的仿效行为模式,在客观上呈现出 “事件链”的特征。再如2016年4月,江西赣州、浙江海宁、海南万宁等多地的垃圾焚烧厂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016年4月10日,江西赣州爆发居民反对本地垃圾焚烧厂的数千群众抗议聚会,随后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增派武警维持现场,把守各个路口,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2016年4月12日,浙江海盐县政府发布在西塘桥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公示,引发了居民在县政府门前聚集、封堵道路,县政府最终宣布项目停止;2016年4月25日,海南万宁长丰镇居民对当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规划选址也提出不同意见,并聚集到市委市政府表达诉求,与警方发生冲突,导致项目暂时搁置,重新进行环评。这些事件的发生都呈现出链式的特征。

网络已成为化解突发事件危机的有效渠道

近年来,许多政府部门主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主动观察网络舆情和民意的变化,加强运用新媒体管理危机的能力诸如利用政务微博来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回应网友诉求,积极辟谣,实现了与网民的良性互动,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危机的成功经验。

2015年8月22日,山东淄博市桓台县的山东润兴化工厂发生爆炸后引发火灾。山东省环保局官微 “@山东环保”迅速反应,与 “@淄博环保”一起对此事给予全力关注,第一时间进行官方回应,及时通报淄博市环保部门及省厅应急分队连夜到达现场、开展应急监测的信息,并发布环境监测报告、实时公布事件处置情况,不仅安定了民心,也避免了谣言的滋生和负面情绪的发酵。这个成功的案例也彰显了网络在化解突发事件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2016年6月10日,深圳市宝安区流塘所民警执法不规范的一段视频在网络发酵,引发舆论的关注。当日15时, “@平安宝安”发布消息称已对此展开全面调查,11日凌晨, “@平安宝安”进一步发布情况通报,对涉事民警作出停职处理。在这起事件中,从视频曝出到当事人停职,仅间隔不到24小时。随后,宝安区公安分局局长周兆翔向两名当事人赔礼道歉,并就该不文明执法行为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和人格侮辱表示愤怒。此次事件中,警方的反应速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最有力的危机公关,获得了公众的理解。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政府部门舆情应对速度较之过去有明显提升,但面对网络舆情所表现出的 “掩、堵、捂”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政府官员采取了 “鸵鸟”策略、“蚯蚓” 策略、 “袋鼠” 策略、 “壁虎” 策略、 “麻雀” 策略、 “鹦鹉” 策略等不当策略,⑨给群众本就不稳定的情绪雪上加霜,最终加剧了突发事件的危机程度和规模。尽管这种现象并非主流,但却反映出部分政府部门在舆情应对方面的认识和能力的不平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总之,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突发事件的危机传播具备了新的特征。在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新的传播特点化解矛盾、缓和冲突、协调争议。要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利用网络新闻、电子公告、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形式及时公开突发事件信息,减少信息沟通环节和信息噪音,遏制谣言存在的空间,帮助公众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及其危害程度,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以此来占据舆论的制高点,实现对公众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文系2015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新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传播规律研究》中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5ZDA44。)

注释:

①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载人民网http:// yuqing.people.com.cn/n1/2015/1224/c401685-27972434.html。

②结构性矛盾,指的是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不协调所带来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快速发展,但城市化大大滞后,没有同步发展。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较大偏差,就业结构转型滞后。二是以民为本的社会初步显现,但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协调。

③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载人民网http:// yuqing.people.com.cn/n1/2015/1224/c401685-27972434.html。

④Berger. J.& Milkman.K. What makes online content viral? ,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49, No.2, 2012, pp.192-205.

⑤ [美]桑斯坦: 《信息乌托邦》,毕竞悦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⑥童克难、高楠: 《深入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 《中国环境报》2013年8月28日,第4版。

⑦谢耘耕: 《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 (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⑧夏雨禾: 《风险视角中的突发事件微博舆论及其治理》, 《新闻大学》,2016年第1期,第105页。

⑨谢耘耕、刘锐: 《新媒体环境中网络舆论研究》, 《新媒体与社会》,2015年第2期,第92—95页。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舆情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舆情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