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泽东的主要特点对其执政风格的影响

2017-04-15夏庆宇

关键词:群众

夏庆宇

(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杨浦200433)

论毛泽东的主要特点对其执政风格的影响

夏庆宇

(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杨浦200433)

毛泽东的思考方式、行事方式体现出一些突出的特点,主要包括:他推崇群众、热爱人民、重视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他习惯于采用阶级分析方法和辩证法分析问题;他主张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体现出了中国气度;他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终生在进行不懈的探索且勇于开展自我批评;他注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非以“整人”为目的;他习惯于首先设想到最坏的情况并做出相应安排,之后再做一般情况下的安排。毛泽东的这些特点对其在世期间的一些社会现象的出现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中国近现代史

一、导语

2016年是毛泽东逝世40周年。如他所言,“人间正道是沧桑”。对于近40年来出生的中国年轻人而言,由于相隔日久,想要理解毛泽东的很多想法和做法并不是一件十分轻易的事。正因为如此,毛泽东的一些决策以及他在世时中国出现的一些现象在今天的一些年轻人看来似乎“十分荒唐”——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出现的“踢开党委闹革命”、“五七干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白卷先生”受到肯定、部分干部及知识分子受到批判等现象。此外还有一些比较流行的、对毛泽东的误解,例如有人认为毛泽东讲“死了一半人也没有什么可怕”,表明其是“战争狂人”、“泯灭人性”,等等。

本文的宗旨不是对毛泽东的功过作出评价,也不是对毛泽东本人予以褒贬,只是想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如果理解了毛泽东的思考方式、行事方式的一些特点,就更容易理解毛泽东为什么要作出一些决定——暂且不论这些决定是对是错。相反,如果不能理解毛泽东的初衷、所思所想、一贯的行事风格,自然会觉得毛泽东的某些做法、言论令人难以理解。

总之,由于毛泽东思考问题的方式、行事方式有着鲜明的倾向性,因此他的言论、决策也会体现出相应的倾向性。按照这种理解,可以说,理解毛泽东的主要特点是理解中国革命史上的许多事件的起源的关键(这里的“中国革命史”特指1927年秋收起义至1976年毛泽东逝世之间的49年的历史)。

迄今学界围绕毛泽东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但本文仍与多数既有研究成果存在一个主要区别:多数既有研究成果的研究对象是毛泽东的具体思想、具体行动,而本文意在说明毛泽东个人的主要特点与他的一些决策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不聚焦于毛泽东其人、其思想的某一方面,而试图尽可能全面地抓住毛泽东的主要特点——例如他的思考方式、行事方式、他世界观、他的阶级立场、阶级情感等——进而用这些主要特点来揭示毛泽东在进行政治决策体现出的倾向性。下面即具体分析毛泽东的一些思想、行为的倾向性及这些倾向性对他本人的决策的影响。

二、站在社会底层多数人民群众一边是毛泽东一生不变的立场

西方学界提出的“精英理论”认为,任何社会的结构都是少数“社会精英”统治多数“普通民众”。如果借用这一理论,那么可以说毛泽东终身是与社会底层的多数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

本文认为,从“为了谁”、“依靠谁”这两个问题入手是认清毛泽东的阶级立场的关键。“为了谁”是毛泽东的人生目标,“依靠谁”是毛泽东实现人生目标的手段。由于在“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上,毛泽东终其一生都未发生改变——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因此毛泽东一生的所做所为也就完全体现了他的这一理念。

毛泽东始终崇拜群众、依靠群众、他的心总与群众贴在一起。因此,毛泽东自然不会一味推崇作为群众的对立面的“精英分子”——例如某些自诩为“社会精英”的领导干部、知识分子。由于毛泽东认为群众是最可爱的人、群众往往是正确的,因此相应地他希望干部、知识分子等精英分子能够向群众学习、接受群众的批评,由此改掉身上的缺点、不断实现进步。毛泽东认为群众的批评一般是正确的,即使有时候是错误的,干部们、共产党员们也应当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接受批评,即使群众批判错了也不要紧,这是干部和共产党人应有的胸怀。作为干部和党员,受一点委屈没什么值得抱怨的。毛泽东在1957年的整风运动中号召党外群众给党提意见、帮助党整风,在“文革”中号召群众对干部展开批判,都是他的这种思想的反映。特别是之所以开展“文革”,是因为毛泽东认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已经丧失了对群众的感情,如任其发展,真会走向群众的反面;因此这个倾向必须纠正,否则我们政权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

毛泽东充分信任群众,相应地就希望干部不要脱离群众。不脱离群众,一要靠多搞调查研究,二要靠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例如,毛泽东在建国后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上,而非留在北京接收下级传来的“二手信息”上。又如,笔者认为,毛泽东曾让高岗接受审查,主要原因是毛泽东认为高岗身上存在着一定的脱离群众的倾向,而主要并不是因为高岗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毛泽东认为,群众总是多数,多数人的力量必定胜过少数人,因此群众是力量之源,只要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谋利,群众一定会支持他。毛泽东认为,只要拥有群众的支持,就是不可战胜的,相反没有群众的支持就要失败。例如他在1937年指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而不带群众性,是决然不能胜利的。”[1]然而要想让群众的力量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群众的动员、重视群众的想法和要求。下面举三个例子来说明毛泽东的这种特点。例一,毛泽东在1959年3月17日撰写《党内通信》时指出:“我们的公社党委书记同志们,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败。”[2]875例二,毛泽东在分析西藏局势时指出:“现在看来,西藏广大群众热烈欢迎平息叛乱。这些叛匪要吃、要穿,到处乱抢老百姓的东西,非常脱离群众。群众就非常拥护人民解放军,拥护人民解放军彻底平息叛乱。”[2]879由此可见,毛泽东习惯于从群众拥护不拥护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决定党的政策和采取的行动。例三,毛泽东一贯重视人民来信,关心群众的要求,注意群众的意见。“一九五一年五月十六日,毛泽东再一次向各级党委和各级政府发出指示:‘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的态度。’毛泽东自己就是严格这样做的。他每天批阅和处理大量文件,其中就包括重要的人民来信。”[3]977-978

群众的特点是文化少、实践经验丰富。可能与他的群众情怀有关,相对于理论知识而言,毛泽东更推崇实践经验。根据毛泽东的认识论,人的理性认识不能脱离实践、理论不与实践相结合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毛泽东不认为知识分子就一定比没有多少文化的群众高明,他反而认为,由于群众掌握着实践,因此群众有可能是更加高明的。反映毛泽东的这种看法的例子如,他在会见外宾时曾指出:“世界上大多数事情,都是年轻的、比较不出名的、地位比较低的、财富比较少的人做出来的。比如,英国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就是工人出身。一九五八年,我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曾经谈过这件事。后来对全世界近三百年搞发明创造的都是一些什么人作过调查,整理出来的结果表明,这些人百分之七十都是不出名的、年轻的、地位比较低的、比较穷的。难道好事情都是老头子、当大官的做的吗?我就不相信。”[2]900可以说,相对于“社会精英”(即官僚、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等)、理论知识而言,毛泽东本人表现出的倾向明显的是更加推崇普通群众、推崇实践,因此在“文革”期间,毛泽东号召干部、知识分子、知识青年通过“五七干校”、“上山下乡”等形式参加劳动、拜劳动人民为师,更多地参与实践。“文革”期间还注重选拔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这是因为毛泽东认为这些学员拥有实践经验,按照毛泽东的《实践论》的观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进一步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因此让工农兵学员上大学比让单纯掌握理论、一直在学校读书的高中生继续读大学更有意义。而“文革”出现的“白卷先生”则表现了当时的政府、社会对那些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的蔑视,对实践经验、对真心热爱祖国并想要为祖国作贡献的普通人的推崇。

中国的群众主要生活在农村,因此要想改善群众的生活,必须加快农村的发展,所以毛泽东才指出医疗等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农村,因此毛泽东在“文革”期间才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扎根农村一辈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既是为了让知识青年向农民、向实践学习,也是为了让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快农村的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

毛泽东认为实现目标的依靠力量就是群众。因此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主张重视发动占中国人口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军入伍,以此赢得战争的胜利。在“文革”期间,他仍然靠发动多数群众为少数落后的人提意见、帮他们进步。

由于毛泽东推崇群众、热爱人民,因此他必然会重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主观能动性,例如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曾指出:“一个领袖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代言人。这就是原则,他应该代表人民的愿望,他必须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是懂事情的。终究还是人民决定问题。”[2]899关于毛泽东格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可以从毛泽东的下述讲话感受一二:“还是人要紧,是第一位的,武器是第二位的,是次要的。只要把人团结起来,手里掌握着武器,帝国主义者、殖民主义者就怕我们。”[2]898

三、毛泽东思考问题时习惯于使用阶级分析方法和辩证法

首先谈阶级分析方法。毛泽东习惯于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的这个特点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这个习惯形成得非常早。《毛泽东选集》开宗明义,第一篇文章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显示出毛泽东在人生的早期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的阶级分析方法并且可以娴熟地加以应用。而且从此以后,毛泽东终其一生都在使用这种方法。

显然,阶级分析方法不是中国的传统,而是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然而需要看到,毛泽东在使用阶级分析方法时也不尽与马克思相同。区别在于:第一,毛泽东不会只关注资本家、工人等“两大对立阶级”,而是会将社会细分为许多阶级成分。第二,即便是对同一阶级,毛泽东也不会一概肯定或否定,而会对该阶级中的先进、落后等成分具体进行定性。例如毛泽东在1959年谈到西藏问题时指出,“但是贵族有两种,一种是进步的贵族,一种是反动的贵族”[2]877。毛泽东对同一阶级内的成分所进行的这种划分与他的辩证法思想有关。第三,毛泽东认为阶级特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在“文革”期间,毛泽东认为我们党内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些人出身于工人、农民阶级,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第四,毛泽东不会把工人阶级当作唯一的依靠力量,而是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主要任务来选择不同的阶级作为联合的对象。选择联合的阶级的方法是,首先确定主要的敌人,而后联合除了主要的敌人之外的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通过依靠多数朋友、打击少数关键的敌人的办法以确保获得胜利。

上述最后一点还体现出了毛泽东的两种思想主张:第一,抓主要矛盾。这是毛泽东的《矛盾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第二,争取多数、以多胜少、以求必胜。毛泽东一贯主张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打击最主要的敌人,这种思想简单地说就是“争取多数,以多胜少,以求必胜”。兹举三例加以说明:例一,毛泽东曾指出:“(西藏)六万农奴主中约有一万人逃到印度了,其余没有走的可分为左、中、右三派,我们将根据他们不同的政治态度来区别对待。总之,我们要争取多数人,使他们赞成改革。”[2]881例二,在“文革”中,毛泽东曾发动多数群众批判少数干部。例三,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集中我方优势兵力、一口一口吃掉敌方的小股力量。“毛泽东同志说:‘克劳塞维茨的作战指挥实践不多,但集中兵力问题讲得好。拿破仑用兵重要的一条也是集中兵力。我们以少胜多也是在战术上集中比敌人多五倍到十倍的兵力。’”[4]这种办法也是“以多胜少、以求必胜”思维的体现。总之,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做法与其推崇群众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

以上谈的是从毛泽东使用的阶级分析方法而引申涉及的一些问题,其次再谈谈毛泽东的辩证法思维方法。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认为对立的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兹举四例加以说明。例一,毛泽东认为真老虎可以依靠我们开展的“从战略上藐视、从战术上重视”的斗争而变成假老虎、纸老虎、死老虎——即真老虎有可能变成假老虎。例二,毛泽东非常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是批评别人,“自我批评”是批评自己,这就是辩证法,因为它注意了批评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即“我”与“人”这一对相互对立的矛盾体。毛泽东在1950年对李维汉、徐冰谈话时指出:“现在有人有好多气没有机会出,要让他们出,除了泄密的、破坏性的,都让人家说。所以,政治局最近通过了一个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3]981-982例三,毛泽东非常重视用“批评”这个武器促进干部的进步,围绕批评这个工具,毛泽东还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他认为“批评”和“团结”这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例四,在“文革”中毛泽东认为只有经过“大乱”才能实现“大治”。

四、毛泽东身上体现出突出的中国气度

所谓中国气度,既包括认同中华文化、推崇中国人民的力量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又包括不甘于人后、追求民族复兴的精神,更包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民族自尊心。

毛泽东身上体现出了强烈的实现民族自强的愿望,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可以通过毛泽东的这句话来加以体会:“我相信,白种人可以干的事,我们都可以干,而且可以比他们干得好些。”[2]898毛泽东不愿依靠外国,希望中国实现独立自主,靠自己实现自力更生,他曾指出:“在国与国的关系上,我们主张,以自力更生、不依赖外援为原则。自己尽可能独立地搞,凡是自己能办的,必须尽量地多搞。只有自己实在不能办的才不办。特别是农业,更应当搞好。吃饭靠外国,危险得很,打起仗来,更加危险。”[2]893要特别指出,在建国之初的大致十年间中国曾接受过苏联的援助,但对于苏联的援助,毛泽东都是打算事后予以偿还的。之所以如此,毛泽东为的是中国不能被别国看不起。例如他在1960年中苏关系出现问题时指出:“一九一七年到一九四五年,苏联是自力更生,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列宁主义的道路,我们也要走这个道路。苏联人民过去十年中在建设上曾经给了我们援助,我们不要忘记这一条。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2]901

五、毛泽东毕生以追求新的真理为己任并且勇于自我批评

毛泽东认为,只有主观符合客观,实践才能成功。因此他希望掌握客观真理,从而依靠对真理的掌握取得党和国家的事业的胜利。因此,毛泽东的主观心态体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在毛泽东的一生之中,他始终“以探索真理为己任”。这种心态会对毛泽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如果将毛泽东人生的前、后期进行对比,那么就会发现在其人生后期,经验类的内容在毛泽东的思想中越来越多。

作为一个政治家,毛泽东为什么会以探寻真理为己任?其原因在于:第一,不论是在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过程中还是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需要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以此制定党的政策,因此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毛泽东以这方面的探索为己任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第二,在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的决策过程中,往往不是谁的权力大、地位高就听谁的,而是谁提出的主张正确那么谁的主张就能够得到拥护。因此,毛泽东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张,必须以理服人,必须从思想上说服党内的其他领导人。为了说服其他领导人,毛泽东须要提出自己的理论依据,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也会通过思考形成并正式提出自己的有理有据的见解。而要想说服人,往往要从根本上说明问题,即从世界观或哲学的角度出发阐释自己的主张的理论依据。这种思考积累得多了,自然就会形成一整套哲学理论。这种思考过程也会逐渐成为毛泽东的习惯。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受到这方面影响,毛泽东也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一样把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作为自己的任务。此外,中国共产党明确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因此客观形势也要求作为党的领导人的毛泽东要比多数党员更懂得马列主义。第四,毛泽东怀有这样一种责任意识:他认为自己能够在自觉承担探索真理这一任务的过程中为人类、为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第五,这也与毛泽东本人喜读书、爱思考、善著文、不愿在理论问题上随波逐流等个人素质有关系。

还须指出的是,毛泽东以探寻哲理这一任务为己任的倾向越到他的人生后期体现得越为明显。在他人生初期,即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时,毛泽东就已表现出了很强的探索真理的能力,但是在当时毛泽东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探讨哲学问题,而认为自己是在探讨革命问题,当时他尚未形成以探究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真理为己任的意识。后来毛泽东的心态才逐渐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在长征前后体现得最为明显。在长征之前,毛泽东提出的将农民作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游击战争等战略和策略在党内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受到了压制。在当时甚至有些人指责毛泽东不懂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长征结束之后,毛泽东在战略上的过人之处才得到党内的普遍认可。经历了党内这种对毛泽东的评价“先抑后扬”的变化之后,毛泽东作为党的领导人的地位才逐渐得到确立,他本人的心态也难免会发生“先抑后扬”的变化,即,从此以后毛泽东会有意识地试图掌握正确的战略、提出正确的路线,并以此来说服党内的其他领导人,以此来领导党。而要想提出正确的战略,就要通过不断学习、坚持探索。例如毛泽东在1939年讲话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3]500因此,毛泽东在领导党的实践过程之中渐渐形成了探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探寻真理、阐释并弘扬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习惯。这种习惯会渐渐得到强化。

能够反映毛泽东的这种心态的例子如毛泽东发表了两部著名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以及其他许多关于哲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内容的著作和言论——直到今天,在中国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本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部分的许多内容都是直接取材于毛泽东关于哲学的论述的。

如前所述,毛泽东形成的这种探索、思考的习惯会对他的思想的内容产生相应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毛泽东对自己的人生角色的这种设定——即以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探索真理、哲理为己任——无疑会促使他不断探求新的真理。

在某一特定阶段内,毛泽东会倾向于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一些真理,但是按照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人对真理的探索、人的认识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因此他从来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一直在不停求索。即便是在他的人生后期,毛泽东仍一直在持续思索、探究新的真理。当然,这些真理主要是指在现代中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可以从毛泽东的下述谈话中感受到他的这种世界观:“我们党里有人说,学哲学只要读《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就够了,其他的书可以不必读。这种观点是错的。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性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2]890

毛泽东还认为人应当不断自我批评、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而且如果证明了主观不符合客观,他勇于进行自我批评,并勇于进行新的探索。例如他在1960年的《十年总结》一文中进行了如下反思:“我本人也有过许多错误。……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们已经有了十年的经验了,已经懂得了不少的东西了。但是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2]900

正因为在主观心态方面毛泽东历来追求不断超越,因此一旦他发现现实不符合他的理想,他会勇于进行创新。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就是不断追求超越的过程,他先是打碎了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又发现自己亲自参与建立的国家政权存在走向修正主义的可能性,因此他又发动“文革”亲手打碎了国家机器,谋求建立完全、直接掌握在人民手中、不会变质的国家。

第二,在毛泽东人生的前期,他往往需要对许多问题从零开始进行思考、探究,因此他在人生前期的思想表现出更高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往往可以使他提出的政策主张随时适应实际情况。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毛泽东会逐渐形成一些经验,这些经验会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即形成这样一种心态:既然此前我们得到了某种经验教训,那么今后我们就要注意这种经验教训。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世界观的成熟和定型化,毛泽东的思想当中的经验性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这些东西会使毛泽东对世界形成某些比较固定的看法,即形成他个人的一种比较明显的思维习惯或思维模式。

如果对比毛泽东人生前期、后期的思想,我们会发现,越到晚年他的思想中的受以往经验影响的成分会越大一些。这一点毫不奇怪,任何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无不会积累较多的“人生经验”。需要注意的是,经验是一笔财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会适用于今后的实践。当然,本文并不认为在毛泽东的人生后期他的思想就丧失了灵活性。举例来说,毛泽东在晚年作出了加强、改善中美关系的决定。这就足以证明,在晚年毛泽东的思想的灵活性仍是远超常人的。笔者在此有意指出的只是这样一种现象:毛泽东认为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通过观察、思考,他形成了一些关于世界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是趋向于毛泽东人生的后期,他的思想中的这类认识的数量就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会为了捍卫自己所认为的真理而作出努力,甚至态度非常坚决。做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毛泽东在坚持自己的理想这一问题上是不会轻易退缩的。一旦他认为自己的探索与思考是正确的,他就会积极推行自己的主张,希望这些主张被贯彻到实践当中去。毛泽东体现出的这种倾向是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六、毛泽东的两个具体特点

除了上述宏观特征之外,毛泽东在治国理政过程中还体现出两个具体的特点:一是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毛泽东注重通过说服、论辩、批评、教育的方式改变人的思想,强调有些人一时想不通可以等一等。让有问题的同志改正问题,实现同志从“有问题”到“接受批评”到“改正问题”的辩证提高的过程才是他的目的,打击人不是他的目的。二是毛泽东习惯于把情况想象到最坏并作出相应安排,之后再做一般情况下的安排,也就是俗语所谓的“未雨绸缪”、“先做好最坏的打算”。

针对前一点,可以举毛泽东在1959年以中共中央主席的名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特赦一批罪犯的建议》为例。他在建议中指出:“对于一批确实已经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宣布施行特赦是适宜的。采取这个措施,将更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于这些罪犯和其他在押罪犯的继续改造,都有重大的教育作用。这将使他们感到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要改恶从善,都有自己的前途。”[2]885对战犯的态度尚且如此,就可以知道毛泽东对同志的态度会是怎样的了。对于思想上有误区的同志,毛泽东注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且他认为救人重在改变人的错误思想,而改造人的思想应当主要靠说服教育以及不同思想之间的辩论。他认为在辩论中正确的思想必然可以压倒错误的思想,从而在辩论的过程中教育那些持有不正确认识的人。因此,如果阅读建国之后、毛泽东去世之前的《人民日报》就可以发现,该报上刊载着许多辩论性的文章。这些文章就反映了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倾向,即问题不怕暴露、思想上的分歧不怕辩论,真理越辩越明,辩论可以弘扬真理、彰显谬误,可以教育群众,引导有错误思想的人改造思想、获得进步。

针对后一点,最能反映毛泽东的心态的话是他所说的“世界上的事情你不想到那个极点,你就睡不着觉”。作为领导人,毛泽东认为自己必须把中国有可能遭遇到的最危险的情况设想到,并作出相应的部署,这样才符合中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在当时,中国所能遭遇到的最危险的情况是:苏联、美国等有核国家与中国发生战争,而且这个战争会很快、以最大的规模发生。针对这种最坏的情况,毛泽东才提出中国应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因此他才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因此他才主张中国搞三线建设。但是,必须看到,毛泽东的这些主张是对中国遭遇的最坏情况而做出的应对措施,他本人当然更希望中国能够争取和平的环境。当然,按照毛泽东的性格,他也认为中国不能怕战争,一方面怕战争并不能防止战争的爆发,另一方面不怕战争反而可能防止战争。这也体现了毛泽东的辩证法思维。

七、结语

理解毛泽东的主要特点无疑有助于理解他采取的一些特征明显的行动。

此外,值得指出的一个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在代表社会下层群众的利益,反对在资产上、政治地位上、知识上的“精英”、“权威”、“权贵”方面是契合的,因此毛泽东推崇马列主义是必然的。然而有这样一个似乎矛盾的现象,那就是在建国之前,毛泽东在提出农民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村包围城市这样的革命策略时显示出,他是反对对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经验持教条主义态度的;但是在建国之后毛泽东坚决反对农业搞单干、坚持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坚持公有制计划经济等等一些主张似乎又显得他是在“教条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这种状况看似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两个阶段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笔者认为,在这两个阶段中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并不矛盾,因为农村包围城市是主张依靠群众夺取革命的胜利、用革命实现人民群众的解放;建国后毛泽东坚持实行公有制、坚持走集体化道路也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不让中国出现贫富分化现象而重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国前、建国后毛泽东都在维护群众的利益,都在坚持走群众路线,因此建国前、后毛泽东的主张并不矛盾。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37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莫文骅.终生难忘的怀念[M]//中共党史资料:第41期.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2:17.

(责任编辑:梁念琼liangnq123@163.com)

Impact of Mao Zedong’s Main Features on His Ruling Style

XIA Qing-yu
(Postdoctoral Working Station ofPolitics,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The features of Mao Zedong Thoughts are:as follows Mao Zedong insisted on class analysis and dialectics.He praised the people,love the people,pay attention to people’s initiative.He advocated independence,self-reliance,so he reflected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He takes exploring the truth as his responsibility.He has courage to self-criticism and has been carrying out new explorations.He focused on“stop making mistakes,cure disease and saving lives”.He used to imagine the worst situation and made arrangements to deal with it,and then do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general case.These features of Mao Zedong Thoughts had a major impact on some phenomena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Mao Zedong Thought;Mao Zedong;Hist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A84

A

1008-018X(2017)02-0067-07

2017-02-27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后期资助基金项目(16JHQ025)

夏庆宇(1981-),男,辽宁鞍山人,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讲师。

猜你喜欢

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始终将群众感受放在首位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进化了的吃瓜群众
畅通“最后一公里” 解决群众出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