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研究
2017-04-15吕冰钰
吕冰钰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0)
关于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研究
吕冰钰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0)
作为一个旧世纪的终结和一个新世纪降临的节点,90年代的中国正经历着一种社会形态的渐隐和另一种社会机制的渐显,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时代性特点:一方面是转型的冲突、分化、无序,另一方面则是通向共享、整合、有序的努力,这一社会冲突直接形成了这一时期中国多领域全方位的变革和发展。艺术作为一种最为普遍和重要的文化类型以及思想审美表现形式,必然也会面临冲击。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的艺术转向不仅成为艺术家无法规避的实践问题,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需要重新面对审视和深刻关切的理论问题。
90年代;转型;传媒语境;艺术市场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90年代中国传媒
(一)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状
经过了80年代十年的摸索和过渡,中国在确立“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坚定地树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旗,中国的经济体制也艰难地摆脱了“计划”的过多束缚,真正坚定地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尽管中国的政治体制没变,但90年代还是不同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它最大的变化是从一个有着一定乌托邦色彩、“大一统”文化专制和群体文化本质的“政治社会”,正逐步转型为一个求利务实、具有民主精神、法制意识,尊重并保护私人产权及其利益的充满了个体性、世俗性和多元性的“市民社会”。
(二)现代化进程中传媒语境的生成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转型的过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传媒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富有现代意味的“传媒”虽然早在近代就已经萌芽,但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和全球化的出现,以及交往、生活方式和把握世界的方式的转变,中国才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媒介社会,中国传媒力量才算是真正崛起。“传媒语境”的生成,除了当时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动力支持以及理念的革新需求,还主要与“传媒”自身的重大变化有关,着重表现在:—、传媒结构的变化。即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为主体的传媒生态情势在90年代发生了激变,电视和网络等电子媒介逐渐成为传媒的“新贵”,日益显示出核心的作用。尤其当时电视的大量普及,推进了中国普通民众对“影像化”与“视觉化”的接受,促成了以文化民主为特征的大众文化的丰富性。二、传媒组织格局的转型。中国传媒组织结构经历了一个大的转变,这一转变就是“核心—多中心”的新传媒结构的形成。所谓“核心”就是由国家级媒体组成主要承担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多中心”则主要由各地域性省市级媒体组成,重点发挥经济文化功能。单一体制传媒结构的突破使得地域媒体复杂的差异性产生,由于这一转变,地域媒体的生产力得以迅速扩张,经济文化功得到释放,传媒力量得到了再一次稳固。
二、90年代传媒语境下的中国艺术市场发展
(一)传媒影响下的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状态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进入了最激荡的转型期。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根本性变化,中国的文化开放以及与世界的跨文化交流,构建了传媒新语境。“传媒家族”几乎无处不在地填充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的传媒机构(如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出版社、画廊、音乐厅、博物馆等)也日益产业化,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至达到了一定的“同谋”关系。因此,当时许多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通常而言,传媒并不能影响艺术家创作什么,但是在艺术市场方面,传媒具有导向性,它们充当着市场品位和趣味的引导者。它们以自己对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引导和促使着“新的艺术标准”确立。由于资本的介入,一些艺术家更多地注重艺术表面样式的变化策略,而忽略艺术与自我、社会、历史等价值理性等方面的反思,在与大众狂歌共舞的表面繁荣中掩饰自己虚弱的内涵。艺术实践与艺术创作已经是艺术家和出版商、投资者、策划者、媒体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艺术家的个体自足性消逝了,作品实际上成了一个不同专业共同创造的集体成果。传媒仿佛成为了一只“隐形之手”,在“不为人知”地改变着人们对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理解,并试图操控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甚至是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革命与保守、开放与封闭、主流与边缘、结构与解构、资本逻辑与艺术精神,都在这种格局中相互冲突、相互利用和相互融合。最终,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政治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夹缝中,出现了以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多种文化、多种价值观念、多种社会立场、多种意识形态体系共生并存的90年代艺术发展状态。
(二)90年代中国艺术的理性回归
在这个恰逢传媒力量崛起,时代的变革的90年代,在中国艺术经历了80年代对“西方当代艺术”盲目的模仿,85思潮的狂热被冷处理,走过了充满异类、喧哗和叛逆,个人主义、标新立异的十年后,进入90年代初期的中国艺术热情依然没有消退,但多元化、个性化趋势也逐渐走向理性化和成熟。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对艺术语言的研究和本土文化的移入,不是简单地以西方现代艺术的现成样式作为一种标榜和价值。
随着80年代出国求学艺术家的返归和国内一些前卫艺术家首次被国际展览邀请,双向的流动带来了艺术观念与形式的现实比较。这种切身的体验很快就使人意识到中西现代艺术的巨大差距。90年代中国的艺术界受到了新的媒介语言与形态冲击,让艺术家对跨学科的综合媒介有了深刻反思。从未来主义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到艺术家们对新媒介综合技术的兴奋,再到他们试图把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材料等以西方人接受的表现方法结合到当代艺术中,通过各种手段形式及跨界性的当代艺术生产来表达对传统艺术审美形式的观念革新与思考。这种倾向表现了艺术融入社会发展的愿望,也是艺术的一种理性回归。
三、结语
20世纪的中国历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历史戏剧。在百年历史上,最后的十年,似乎并没有出现什么历史性或是里程碑式的转折,在飞速旋转中人们还来不及产生新的记忆就已经忘却。但在历史发展的链条中,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特殊性,90年代也同样如此。在当时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消费理念和传媒力量的推动下中国的艺术市场也发生着变化,同时90年代这个传媒语境下的艺术市场转型期也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1]蔡敏.2O世纪9O年代中国传媒文化的转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杨斌.资本与传媒——中国20世纪90年代美术的机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吕冰钰(1992.8-),女,汉,河南,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环境艺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