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隐私观念差异

2017-04-15张晓莹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观念差异

张晓莹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中西方隐私观念差异

张晓莹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与对手的不同,是成功的前提。隐私是一种心理概念,是容易发生误解的原因之一,尤其在联系日益密切的当今社会,如何认识隐私差异,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误解在国际交往中尤为重要。本文就对比分析中西方的隐私观念的差异,期冀能为减少国际交往中的误解矛盾提供一些帮助。

隐私观念;差异;个人主义

一、隐私的概念

隐私是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不同国家的方方面面,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隐私观念。“隐私”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方,意为不受干扰或不受公众注目的自由、私人权利、个人自由。在中文中是没有可以对应的词的,我们现在使用的“隐私”意思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在中国百度百科中是这样定义的:“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只能公开于有保密义务的人)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隐私是个人的自然权利。从人类抓起树叶遮羞之时起,隐私就产生了。””。两者之间其实有些出入。从最普遍简单的例子来看,中国人见面第一句话往往是,你吃了吗?你去哪儿啊?这在我们看来是最平常不过的,可是对西方人来说,这就侵犯了他们的隐私,他们认为你在打听他们的行踪,影响了他们的个人自由。

隐私的概念既有客观的定义,同时也因为社会背景的差异,和个人主观上的不同理解而不同。中国人往往会询问亲戚朋友收入或婚姻状态,这在西方也会被认为是侵犯隐私,这并不代表中国人没有隐私,而是中西方对隐私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我们要从中西方隐私观念差异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二、中西方隐私观差异

(一)西方隐私观

西方人的观念中,隐私的涵盖范围很广,比如私人空间、私人时间等。他们通常都死守个人空间,不愿意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对别人的干涉有本能的反感。尤其美国人注重隐私的传统由来已久。美国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私人汽车,排队或坐车时还强调拥有自己的私人区域,除非迫不得已的“拥挤”情况,闯入都算一种侵犯。总结来说就是西方人认为隐私对个人,有以下几个功能:(1)个人自主,个人不能受他人的支配和控制。(2)情感放松。个人能自由调节自身情感结构,能自由的选择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受约束。(3)自我评价。个体有机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充分的评估和认识,从而对新的行为做选择。(4)保护交际。个体能在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交际行为。从西方国家来看,虽然他们意识形态,社会习俗能也大不相同,但从隐私观念来看,都有一个特定范围,一旦超过这个范围,个人便会抗争,甚至会引起法律上的干预。

(二)中国隐私观

上文提到过,在中国人的见面交往中,往往会问及对方的行踪,经济或婚姻状况,且中国人很少感到被冒犯了,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隐私观念,而是与我们所了解的所谓的西方隐私观有差异。中国人一向崇尚“公”,认为个人权利代表着私利。几千年来,绝大多数中国人生活在农村,一个家族往往几代人在相同的地方繁衍生存,生活圈很小,大家还相互关心,相互熟悉,没有陌生感距离感,因此问候的也大多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踪啊,收入等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中国人现在也开始强调隐私权。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的影响仍在,这也是中西方的差异所在。

三、中西方隐私观念差异根源

从根本上来说,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差异的是由历史与社会背景的不同造成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推崇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也就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高度崇尚个人自由,强调个人自我支配,自我发展;而中国地大物博,成熟的农耕经济将人们羁绊在土地上,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思想,同时也把人们紧紧的凝聚在家族里。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谓一语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实质。家庭是组成国家的基本单位,个人需依附在家庭和集体之上才能生存。血缘关系、乡党关系是传统中国人最为重视,也是不得不重视的存在。个人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他是群体的一份子,他的命运和利益都由群体决定。“在中国没有个人观念,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其生存在世乃是为了尽一种责任,在中国弥天漫地的是义务观念。因此形成的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即以群体为本位,强调家族、国家、群体至上,因此,中国人不重视个人隐私,重视集体隐私,隐私观念相较于西方国家较弱。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联系的日益密切,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渐渐与国际接轨。上辈人经常讨论的经济收入、年龄以及一些涉及个人信息的话题,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有所避讳。人们保护隐私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对隐私的敏感程度也越来越高。比如,有人在收到垃圾短信后会认为通讯公司通过技术手段,获取了个人信息,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这对于个人隐私观念较弱的中国人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推崇西方的隐私观念。在数字化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距离越来越近,心理距离越来越远,“人情味儿”这种西方人所羡慕的中国特质不能因为学习西方隐私而被肃清。尊重个体独立性是必须的,在此基础上完善个体在社会及家庭生活中的隐私需要就足够了。

在现阶段的国际交际过程中,我们还是会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来减少国际交流中的障碍,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曾丽洁.当代中西隐私权的研究及其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2]崔素花.中西隐私观差异及根源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

[3]何道宽.简论中国人的隐私[J].深圳大学学报,1996,(4)

[4]王莉君.权力与权利的思辨[M].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2005.

猜你喜欢

观念差异
相似与差异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找句子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观念一变天地宽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中国古代竞渡观念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