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新区旅游文化产业研究

2017-04-15徐树红胡晓天

奋斗 2017年4期
关键词:哈尔滨冰雪旅游

■高 超 徐树红 胡晓天 于 彦

哈尔滨新区旅游文化产业研究

■高 超 徐树红 胡晓天 于 彦

哈尔滨新区拥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条件优良,集聚了冰雪旅游、文化旅游、避暑旅游等哈尔滨市的核心旅游产品。应以哈尔滨新区获批为契机,强化顶层设计,努力把哈尔滨新区建设成为“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

一、哈尔滨新区旅游文化产业定位

1.国家旅游创新创业试验区。通过新区行政及管理体制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用好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旅游开放政策和创新成果;加快“旅游+互联网”创新融合发展,创建国家旅游创新创业试验区。

2.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先行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条块管理障碍,通过“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规划、“城市即旅游”的全景区建设、“旅游+”全行业融合、“两季繁荣、四季发展”的全时空打造和全民参与旅游建设的全域旅游创新发展举措,推动由景点式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为哈尔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先行先试。

3.国际时尚休闲度假旅游城市样板区。着力加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和培育多元化的城市度假产品和业态,实现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潜力,打造国际冰雪休闲度假、生态养老避暑、北药养生保健、都市时尚文化休闲旅游基地,为创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做先行和样板。

4.中俄旅游合作示范区。充分发挥地缘区位、历史人文等综合优势,挖掘建筑、街区、遗址、铁路桥等俄罗斯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欧陆风情休闲旅游体验区;加大旅游开放合作力度,打造中俄旅游合作示范区。

二、哈尔滨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1.“旅游+工业”。以哈飞、哈药、哈啤、马迭尔食品等企业为重点,开发、启动制造工业体验之旅、食品工业享受之旅等老工业基地游产品,打造一批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推动发展旅游装备品、旅游交通工具、旅游食品、游艺设备、旅游时尚用品等产业,特别是提高索道、造雪机、雪板、手杖、滑雪服、雪地摩托等高端冰雪装备研发与制造能力。

“旅游+农业”。发挥农业示范园区及旅游名村镇带动作用,发展都市观光农业、畜牧果蔬花卉养殖、生态采摘、高端垂钓等休闲农业,打造“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冬捕鱼”四季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发挥大农业优势,研究建设国家农业公园。

“旅游+文化”。依托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等项目,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依托哈尔滨大剧院、松江国艺城、禹舜美术馆、呼兰影视城等项目,提升独特的音乐之都旅游文化品位,谋划代表哈尔滨文化特色、品位高雅健康的大型文旅驻场秀,发展集国画交易、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中国画艺术研究机构和文化产业基地,打造集影视创作、主题乐园、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依托平房动漫产业园,打造融动画影院、体验空间、角色扮演、动画漫画图书馆等于一体的动漫文化创意旅游中心。

“旅游+体育”。依托“一江多湖”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开展漂流、垂钓、游轮游艇、帆船、水上摩托艇、龙舟竞渡等夏季水上运动旅游;丰富冰钓、冬泳、冰帆、雪地摩托、雪地高尔夫等冰雪嘉年华活动,培育世界冰雪体育旅游品牌。举办世界体育赛事,提高体育赛事对旅游的带动作用。规划建设奥体中心,新建完善马术俱乐部、高尔夫球场、赛马场、冰上运动场馆等体育基础设施,为体育旅游活动提供载体支撑。

“旅游+商贸”。以枫叶小镇奥特莱斯、杉杉奥特莱斯、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商贸综合体为引领,开发观光与购物相结合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建设专业旅游商品市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绿色(有机)食品、珠宝皮草饰品、动漫衍生产品等,增强旅游市场的吸引力。

“旅游+交通”。顺应散客自助旅游发展趋势,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完善标示标牌、加油站、汽车租赁等综合服务;抓住国家通用航空领域开放政策利好机遇,开发直升机观光旅游、航空摄影、飞机驾驶体验、空中跳伞、滑翔等低空旅游产品,推出松江水韵、北国风光等观光航线;与铁路部门合作,设计推出夕阳红列车、夏令营列车、循环观光列车等系列客运服务新产品。

2.推动旅游业态创新,引领消费新需求

冰雪休闲旅游。将冰雪旅游与各类休闲度假产品相结合,以滑雪、温泉、民俗文化体验等项目为依托,改造、新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休闲旅游村镇,形成冰雪休闲度假特色产品;开发雪地拓展、雪地穿越、雪橇列车、冰上陀螺、冬季捕鱼等特色冰雪休闲产品,丰富冰雪节庆活动。

养老避暑旅游。借助哈尔滨市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政策,发挥夏季避暑气候条件优势,整合养生、养老、康复、医疗、旅游服务资源,发展候鸟式养老旅游,依托松江避暑城等重点景区建设国际高端养生养老旅游度假区。

节庆会奖旅游。依托哈洽会、寒博会、农博会等品牌展会,举办、承接更多国内外展会、商务会议,发展融高级会展与高品位休闲为一体的高端旅游项目,打造国际会展旅游城市。

研学旅游。依托新区众多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科研机构等教育旅游资源,开发亲子研学游、夏令营、冬令营、文化体验、拓展训练、教育培训研学等研学旅游产品;借助俄罗斯芭蕾舞、油画、冰雪运动传统优势,开发特色文化艺术及冰雪体育研学旅游产品,建设国际研学旅游目的地。

3.发挥独特地缘优势,提升对俄旅游层级

中医康疗养生游。发挥龙江医派中医药优势、北药开发优势、利民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优势等,针对俄罗斯游客的需求及偏好,设立对俄定点疗养医院,与旅游度假景区合作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贸易示范区、对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示范基地。

欧陆风情游。依托平房区“一五”时期苏联专家援建的产业工人家属区等俄罗斯建筑街区,建设老工业博览园区;依托太阳岛中东铁路高级职员度假区、俄罗斯皇家金色剧院、俄罗斯艺术场馆、俄罗斯风情街区等辐射带动,举办俄罗斯油画展、俄罗斯芭蕾舞表演、交响音乐会、国际模特大赛等时尚活动,开发特色欧陆风情旅游产品;在松江避暑城建设欧陆风情高端国际社区,融湿地风貌、亲水体验、俄罗斯艺术、俄罗斯风味饮食及购物于一体,让游客体验独特的俄式休闲度假旅游。

跨境专列游:加强同沿线城市合作,开行哈尔滨——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哈尔滨——符拉迪沃斯托克——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等旅游专列,逐步由滨海边区、远东地区向俄腹地、欧洲部分延伸,构建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陆路旅游黄金通道。

三、哈尔滨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相关保障措施

1.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强化顶层设计。一是建立统筹协调的组织领导体制机制。建议成立由市长为主席、常务副市长为副主席的全市旅游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提升组织领导层级。二是制定“多规合一”的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修复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有效衔接统一,各项规划应按照旅游标准、融入旅游元素、突出旅游内容、增强旅游功能。

2.拓展全面开放视野,加强旅游合作。一是构建区域旅游合作联盟。借力哈牡、哈齐、哈大高铁建设开通,西与大庆和齐齐哈尔的石油文化、温泉度假、湿地观鹤、草原风情体验等旅游线连接,东与亚布力、牡丹江的滑雪运动及林海雪原等旅游线衔接,南与吉林、长春雾凇景观,电影文化体验、伪满风情旅游线联通,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圈;发挥省内“六市一区”旅游营销联盟、东北“4+1”区域城市旅游联合体、“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等作用,共同设计国际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开发游客市场,共享游客资源。二是提高旅游国际化水平。以主要客源地市场为主,设立“旅游形象大使”、旅游联络处,加强与国外大型旅行商合作,创新手段和渠道开拓国际旅游市场。

3.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完善配套设施。完善城市中心区至景区和景区间的公共交通线路布局,合理规划设计旅游换乘处,实现旅游交通的无缝隙覆盖;优化宾馆、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自驾车营地、旅游标识系统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二是优化政策环境。积极向国家争取异地办照、航权开放、卢布流通、增加免税店数量、延长免签时限等政策,提高旅游发展金规模,出台扶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徐朝 xuzha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哈尔滨冰雪旅游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旅游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冰雪幽默来袭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