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音乐艺术美的本质

2017-04-15陈婷婷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艺术美贝多芬本质

陈婷婷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福建 厦门 361000)

探析音乐艺术美的本质

陈婷婷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福建 厦门 361000)

音乐艺术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时间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有组织的声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出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不同,它没有清晰明确的视觉形象,也不像语言艺术那样,用清晰的语言生动地描述生活。但音乐艺术研究是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音乐;艺术美

一、音乐艺术美的基础本质是形式美与内涵美的完美结合

音乐艺术美是音乐的形式美和内涵美的高度统一。音乐的形式由音乐的基本要素(材料)及其组织构成。而这些材料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活动中,经过不断筛选,所发现的能引起人们审美感受的声音材料。这些声音材料有规律的组合运用形成了节奏、旋律、曲式、调式、和声、复调等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基本要素(材料)通过各种有序的组合方式组合起来,从而体现出音乐艺术独有的形式之美。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音乐形式美表现得十分突出。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中,作曲家用很多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来象征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十六分音符节奏周而复始的规律给人一种整齐一律的律动性音乐美感。在这个基础上,贝多芬运用弦乐和木管乐器分别演奏清新动人、柔和优美的旋律,使音乐始终贯穿着一种流动的均衡之美。

音乐的形式并不是孤立于内涵之外的独立物,因为音乐基本要素能够与人类的审美心理相融合、相对应,它的本身就包含着情感等内容。例如:响亮的响度表示激动、狂欢、高兴、愤怒等等,轻柔的响度表示忧郁、优雅、温和、悲伤;大调表示愉快、优美、严肃等等,小调表示悲伤、紧张、厌恶;快的速度表示兴奋、激动不安、狂喜,慢速表示宁静、感伤、高贵、庄严;大三度表示愉快、增四度表示穷凶极恶、上行的1-2-3-4-5(大调)表示一种奔放积极自信、下行的5-4-3-2-1(小调)表示一种内向的痛苦情绪、沮丧、压抑、绝望等等。

音乐艺术的美丽不仅在形式美的音乐和音响组合起来的美妙和变化,而且在审美主体同时,作曲家,音乐表演者和听赏者的音乐和体验的精神内涵,音乐的内涵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美,它奠定了基础音乐美本质的形式美。值得注意的是音乐的内涵美和音乐形式是不可分割的,音乐的内涵美是以音乐形式表现出来的。具体来说,音乐的艺术内涵可以分为高雅的美、快乐的美、悲剧性的美和其他形式。音乐高贵之美体现了审美主体在宏大而高雅的审美对象面前的伟大精神内涵,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和审美快感。

二、音乐艺术美的核心本质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证

在人的本质的自我肯定中,生命力与生命体验的确认成为音乐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珊·朗格说:“当你深入的艺术结构的研究中,你会清晰地发现艺术结构和生活结构相似性是由于两种结构之间的相似性,使一张图片,歌曲或诗歌与一个普通的身外之物——他们看起来像一种生活”。事实上,音乐艺术包含着一种自我验证的生活: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元素。节奏象征着生命,因为人类的脉搏、呼吸和其他生命特征都是有节奏的。同时,人的生命是有机的曲线,而音乐的旋律线是一个抽象的有机线条。音乐通过音乐使人们的想象,使审美的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秘密和生命的节奏,从而获得自我验证的生命力。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有节奏的起伏和激动的节奏,音乐的节奏充满活力,旋律形成了生命力的讴歌,音乐打败了每一种旋律,每一种旋律,甚至每一种乐器的形象,都能在人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在联想当你听音乐欣赏的人的生命,感受到了贝多芬坚决和挑战生活的力量,和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的同时,也会产生生活的联想:生活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必须有勇气去追求理想,有勇气去挑战命运欣赏者在获得自我验证的活力深深感受到人类的本质力量同时,审美愉悦会油然而生。

音乐的不同类型的情感,诸如爱情、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可以把人类的实践活动,如道德实践、劳动实践,如认知活动通过一个间接的音乐声音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生动,形象,在某些现实中美好的事物,并能激起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审美形态,对内心的和谐。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牧歌》的五个乐章伴随着一个充满生命情趣的小标题,交响乐就好像是一部田园生活的回忆录。生动的音乐使人们容易获得生活经验自我验证的标题和内容的音乐,使鉴赏者欣赏自己,和人类的生活,将自己的力量体现在审美对象的本质——音乐作品,获得审美的认同感和快乐,高的精神自由的状态。

三、音乐艺术美的终极本质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

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之—。而音乐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中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存在。音乐美的终极本质便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音乐艺术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将自身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以审美的自觉加以艺术创造而形成的结果,这是一种经过艺术家审美情感、审美想像的一系列音乐心理加工而形成的感性形象系统。音乐美的终极本质便体现在它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音乐艺术美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终极本质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音乐艺术美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终极本质具有普遍性。音乐艺术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以特定的、活跃的、流动的乐音作为自己的表现手段,运用模拟、象征等手法将作曲家对现实世界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作用于听赏者的听觉,使听赏者获得审美体验。音乐艺术用它掌握世界的专有方式,更集中、更理想地概括了现实的美,用独特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因此更带普遍意义。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的音乐作品可以容易引起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人的情感共鸣、审美愉悦。

第二,音乐艺术美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终极本质又具有独特性。音乐艺术美体现在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选择、审美加工和改造以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之中,是作曲家在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养分,真实反映生活,并真诚表现对生活的感受的结果。而这种社会生活又是经过艺术家审美体验过的生活。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是根据自己独特感受和认识而进行的一种审美展示结果,其中总是渗透着作曲家的个性,因此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的音乐艺师,贝多芬与海顿、莫扎特的交响曲音乐创作有明显不同,贝多芬顽强坚韧、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使其交响音乐的英雄性、思想性、戏剧性区别于海顿的幽默、莫扎特的均称而显示出他的独特个性。贝多芬将古典时期交响曲推向了最高峰。

最后,因为音乐艺术的终极本质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所以这些都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音乐作品往往更能反映出音乐的美。贝多芬的生活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对拿破仑时代,他的第三交响曲,社会性和革命显示为自由斗争的主题,深刻地表现了英雄为人类的美好未来而英勇献身,并以牺牲为代价而给人民带来了胜利和欢乐的崇高精神。音乐中争取自由、民主的主题是美的,音乐的自由和民主的主题是美,因为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对正义和进步的肯定。因此,它所体现的音乐艺术美一直被人们所喜爱。

[1]张前,王次照.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张黔.艺术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于永顺.艺术美概论.辽海出版社,2006.

[4]黄欢.浅谈音乐和音乐审美意识.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6.

陈婷婷,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音乐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艺术美贝多芬本质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亦远亦近贝多芬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