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学科化服务的第三次飞跃中的关系分析
2017-04-15韩玄哲
韩玄哲
(六盘水师范学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4)
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学科化服务的第三次飞跃中的关系分析
韩玄哲
(六盘水师范学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4)
一、学科化服务发展的阶段综述
学科化服务概念的正式提出是随着2006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学科化服务协调组成立后开始的,李春望在《学科化服务模式研究》里系统阐述分析了这一概念:学科化服务的内涵、信息传递模式、组织模式以及学科馆员服务机制。自此以后,国内学科化服务的现状总体上处于探索阶段,既取得一定成功经验,也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和基本矛盾;而大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一直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然而要真正达到学科化服务的较好的功能实现,还是要借助于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学科馆员自身素质的提高,这一历史历程已经达成成了普遍共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指向大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第三次飞跃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到来了。初景利等人2008年在《图书情报工作》上发表的《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杨错等人于2010年在《图书馆学刊》上发表的《第二代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宛文红等人于2009年在《情报资料工作》上发表的《第二代学科馆员网络化信息服务的拓展》以及吕俊生于2011在《图书馆论坛》上发表的《从“学科馆员”到“学科化服务”——我国图书馆服务的两次跨越》里均详尽地阐释了之前的两个发展阶段。直到2013年吕新华在《图书馆学研究》上发表的《从服务渐进角度论学科馆员能力的梯次提升——以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为例》上不仅阐述了之前的两个阶段,而且还较为系统地描述第三阶段的现状。
大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第三次飞跃即普遍服务、知识服务向系统服务跨越。学科化系统服务是指由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面向院系开展的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这一服务包含了形、神、反馈三个方面的内容,形式上的内容主要包括及时更新的文献信息资源,信息咨询、嵌入课题和课堂、代查代检、文献传递、课题检测、查收查引。神态上的主要是指学科馆员自身的素质和团队的协同能力,学科服务由团队来完成,也是知识管理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的必然要求。美国德示富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费拉保罗曾说过“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管理环境下,如何挖掘和利用知识人才的隐性知识是管理的焦点,而团队是提供隐性知识积累、共享、创新环境的一种有效形式。反馈机制即以软件平台(信息化分析软件)收集读者认可率、点击率等读者反馈信息,实现共时和历时的交流修正。
二、第三次飞跃对地方高校图书馆与的影响因素
根据学科化服务的定义“以用户的知识需求为导向,开发知识资源,集成学科专业属性的知识产品,面向学科提供知识内容服务;是提供增值的知识资源,集学科化、知识化、个性化为一体的服务模式”可以看出推动学科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因素可以粗略第划分为用户需求、知识资源、知识产品、学科馆员。
学科化信息服务通常采用知识化组织模式(knowledgemodel,k模式),它以用户为中心,面向服务领域及服务机构,组建一个个灵活的学科单元,将资源采集、加工、重组、开发、利用等工作融于每个学科单元中,整合传统图书馆职能部门,使信息服务由粗放型管理转向学科化、集约化管理,为用户提供更深入、更精细的服务。学科化信息服务将经历从普遍服务到知识服务再到系统服务的发展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学科馆员有着相应的能力要求,因此,学科馆员应按照服务推进的次序,逐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服务能力。学科服务是对学科馆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而当前国内图书馆人员结构比较复杂,图书馆员良莠不齐,整体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尽管近年来图书馆在人才引进上加大了对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引入,但真正符合学科馆员素质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图书馆单纯靠某一个学科馆员来完成对口学科的服务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学科服务由学科团队来完成,是符合我国当前图书馆馆情的。
三、促进地方影响因素内在的发展
从促进学科化服务第三次飞跃的四个影响因素重可以看出,学科馆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决定学科化信息服务推进的广度和深度。学科馆员能力素质概述学科馆员是学科化信息服务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学科化信息服务推进的广度和嵌入的深度。
关于学科馆员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问题,一直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有诸多的评议和论述。有人认为,学科馆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高的信息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有学者将学科馆员的核心能力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协同互动能力、学科情报能力和信息素质教育能力。加拿大研究型图书馆协会对图书馆员(非学科馆员,但从中不难看出其对于服务专业领域的特殊要求)核心能力的认证标准为:基础知识、人际交流技能、领导和管理能力、馆藏开发、信息素养、对专业的研究和贡献、信息技术技能等。所有这些,都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学科馆员能力素质对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1]吕新华.从服务渐进角度论学科馆员能力的梯次提升[J].图书馆学研究,2013(4):85-87.
[2]袁玉英.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转型背景下的发展策略[J].科技展望.2016(12)
[3]杨月.地方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对策——以榆林学院图书馆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4)
[4]印伟,孙倩倩.地方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创新策略[J].宿州学院学报.2014(12)
[5]李育嫦.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08)
[6]何敏.浅谈地方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管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六盘水师范学院校级项目:项目编号:LPSSY201613,项目名称:学科馆员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助推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