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设计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中庭综合体步行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浅析城市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设计

杨仙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通过对国内外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理论的研究,采用查阅文献资料、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力图发现我国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寻求一系列合理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以此规划合理、交通便捷、商业氛围浓厚的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

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一、相关概念阐述及界定

(一)商业综合体概念。“商业综合体”是以商业娱乐功能为基础的具有多高效、复合化、高效率特点的城市综合体建筑。它将城市中的商业、购物、办公、娱乐等三项以上的功能空间进行组合,经过有机整合在各部分间形成一种互相吸引、互相联系的关系。从商业角度来说,商业综合体属于商业建筑的一种。在狭义上来说,也是以购物行为为主要商业行为的商城建筑,如购物中心、商业街等。

(二)步行公共空间概念。主要行为方式为步行的公共空间,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和参与性的特点,我们就称它为步行公共空间。步行是人与城市环境最直接亲密的接触方式,最能反映人与城市外部空间的紧密联系。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概念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从城市外部空间出发,它是指以步行为主要行为方式,且与城市相连接的开放型公共空间;从建筑内部空间出发,是指各种公共行为发生的非营利性开放空间。

二、当前我国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形态单一化。通过笔者调研发现,大部分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形态千篇一律。无非就是传统的形制,首层加上标准层再加上几个共享空间。这样的结果就是,消费者的流线被不断重复拉长,毫无新意,容易产生疲倦感。另外,最应该具有活力的中庭空间往往被大量的促销商品占据,没有突出空间主题特色。人性化设施的缺乏,过于追求盈利空间的创造,这都是现在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形态单一的原因。

(二)缺乏个性与可持续发展。在寻求利润与追求个性之间寻找平衡,设计师需要考虑商店的利益最大化,也需要丰富建筑内部空间形态,增加趣味性、舒适性、观赏性。适当减少营业空间,表面上对盈利不利,长远来看,却吸引大量人流,消费者更愿意到这里购物消费。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先进建筑技术的应用,为将来空间的集约化发展创造条件,要考虑将来市政地铁的联通,天桥的修建等问题。

(三)公共空间舒适性问题。座椅的合理设置、照明光线的强弱、通风温度这些都是设计人员应该考虑到的问题。没有树木、自然光线,过分设计的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压抑感。室内步行街在更加商业化的同时,应该突出人性化的需求。

三、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

(一)尺度适宜原则。商业综合体的尺度设计首先体现在中庭尺度上。中庭尺度与建筑的层数、商场的定位和特色等因素有关,如商场的定位策略就会影响到空间尺度的大小。一般以年轻人为主要对象的时尚型商场,中庭尺度会略小,空间较为紧凑、活泼和富有趣味性;而一些定位较高档的商场,尺度则会较大,显得富贵大气,视野开敞。另外,节点型中庭和非节点型中庭的尺度也会不一样。

(二)空间的吸引力。步行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有特色,必须使空间具有吸引力,并使其充分体现在空间的形态、空间围合的界面质感等要素上。就空间形态来说,除了传统的直线型形态,还有曲线型、连续折线型等形态。界面质感则由不同的材料体现,石材、玻璃、金属和木材材质均可产生不同的感觉。

(三)上下空间的连贯性。单层以上的商业空间,必须通过创造上下贯通的空间—中庭来加强层与层之间的交融,同时提升上层空间的人气,因此中庭设计对于多层商业空间是必须且重要的。中庭设计必须注重尺度研究和形态创造,以凝聚人气,烘托气氛。

(四)两侧空间的对比。在进出较大的商场时候,人们往往会有迷失感。因此在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的设计中通过对空间两侧界面形态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人们逛商场时的方向感。创造两侧空间形态或界面的对比有多种手段。如空间一侧界面形态为直线型,另一侧为曲线型;还可以通过有柱支撑或无柱悬挑走廊的做法来形成对比。另外,不同的界面材料的使用也会增加两侧空间的差异性。通过这些手段,当人们往返同一处公共空间会有不同的感受,同时明确自己的方向和位置。

四、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公共空间,设计师应该提供有声有色、开放性的公共步行空间。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构图技巧,为人们提供不同需求的公共空间。

(一)分割与渗透。作为公共空间的组织方式之一的分割,是指将公共性空间和私密空间分开,也指将公共空间自身进行分割。公共空间作为消费者交往、活动的场所,既需要有公共性、开放性供人们交往,又需要有私密性、半私密性以供人们休息停留。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综合运用高度变化、设施小品的布置、界面的界定等方法在公共空间中界定出相对私密的小空间。

(二)比例与尺度。商业综合体的公共空间的空间感受很大一部分是由各个围合要素所构成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例如入口空间的高宽、中庭的高度、宽度等要素的比例关系。不同功能的空间需要不同尺度和比例,公共空间的比例和尺度并不是绝对的,最后的评价结果是由消费者的空间感受、行为要求等决定的。公共空间的比例尺度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的设计手法有,从消费者的心理角度出发,例如,中庭空间的尺度关系可以通过侧界面的相对距离和它们的高度来表示。

(三)序列与节奏。和谐统一又充满变化的具有节奏感的空间序列是步行公共空间整体性与连续性的体现。在保证人流路线的合理性前提下,空间序列的组织也要兼顾次要流线。公共步行空间的序列经历了序幕、展开、高潮、收尾这四大阶段。每一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序列的处理手法又是多种多样的。在商业综合体公共步行空间的序列处理上,重点在于如何处理好各个空间的衔接关系,将人流不自主地引入到下个空间。中庭空间为整个序列的高潮部分,要充分体现出抑扬顿的节奏感。在外部的空间序列组织手法中同样也是如此。

(四)运动与过渡。当消费者在公共空间行走的过程中,眼前的景物是具有节奏的依次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这就和乘坐直升电梯缓缓上升,人们眼前的景物是有变化的。这就启示设计师们,在步行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运动视线这一问题。例如,在设计直升电梯时候,要考虑到将其设置在视野开阔的地带。

五、总结

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的设计决定整个商业综合体设计的成败。未来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的设计已经呈现出可持续化、信息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购物将不再成为未来商业综合体发展的中心主题,将休闲化的生活方式引入到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来,使其承担城市绿地、广场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朱凌波.城市综合体分析[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2.

[2]赵沛楠.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风向标[J].中国投资,2010,02.

[3](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J].华夏出版社,2001.

杨仙(1992—),女,汉族,四川南充人,风景园林硕士,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中庭综合体步行
十五夜①望月
中庭形式及天窗面积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分析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从步行到奔跑
回廊式中庭建筑烟气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