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电企业生产实时分析与对标管理系统设计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5期
关键词:对标指标体系发电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 通辽 028011)

发电企业生产实时分析与对标管理系统设计

刘志强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通辽028011)

针对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发电企业的管控,提高企业集团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核心问题,提出“发电企业生产实时分析与对标管理系统设计”。将“对标管理”理念和体系融入到发电企业的生产运营和绩效管理,并通过建立生产实时分析系统对生产数据和对标数据进行实时自动数据采集与分析,使企业的绩效考核客观公正,决策更科学。实现了通过对标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赶超标杆企业及竞争对手的目标。

生产管理;实时分析;对标管理

一、对标管理相关理论

对标管理,又称标杆管理,是指企业持续不断地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及管理实践活动与最强的竞争对手或那些被公认为是行业领袖的企业的产品、服务及管理实践活动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简单地说,对标管理就是企业找到一个或几个学习的榜样作为目标,这些榜样在业务流程、制造流程、设备、产品和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就是企业学习和赶超的标杆。一般来说,根据标杆的不同,可以将对标分为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行业对标和一般性对标等四种类型。内部对标管理是指在企业内部开展的对标管理工作,可以是企业内生产经营指标的不断超越,也可以是将企业内部工作更具绩效的某一部门的做法当作其他部门学习标杆的对标方式;竞争性对标是指企业对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流程等进行详尽的分析,寻求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自身产品与服务改进的一种对标方式;行业对标,即所谓同业对标,是指将对标管理的项目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按照通用标准所划分的行业(例如电力行业)中最好企业的相应项目进行对比;一般性对标指与不相关的企业就某个工作程序进行对标,即类属或程序对标,是将非相关行业也纳入对标管理的范围。

二、系统方案设计

(一)构建发电企业集团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是由企业战略分解出来的,对企业至关重要的、决定企业整体经营质量的指标,其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公司各部门只要有效落实这些“大指标”,便可以高效实现企业绩效目标(可量化部分)。其次,绩效指标是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的分解工具,依据各个部门的职责、角色定位的不同,可以把这些大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通过这一分解过程,可以使“大指标”有效落地,实现指标的可管、可控。在确定了集团关键绩效指标后,需要进行分解,形成电厂级的指标体系。电厂级指标体系在整个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上“承接”企业,下“传递”员工,因此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在构建部门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之前,必须清楚了解关键绩效指标与部门绩效指标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建立关键绩效指标库,将集团级关键绩效指标向下逐层分解,使各部门能够明确其对于该指标的角色定位及管控责任。

根据绩效管理理论和对标管理思想指导,在分析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后,将发电企业集团关键绩效指标分为:下属发电企业、发电公司、集团公司三级控制体系。一级指标为集团公司控制的指标,二级指标为发电公司控制指标,三级指标为发电公司下属发电企业控制指标。三级指标由机组指标汇总而成,因此,对电厂而言,可以自行设置考核四级指标。指标内容包括安全指标、发电量指标、可靠性指标、环保指标、节能、检修(含维护)、成本指标、新机投产(含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二)系统架构与总体设计

发电企业生产实时分析与对标管理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庞大的系统,由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分析和对标管理等多个子系统组成。通过在发电企业集团建设统一软件平台和统一数据中心,将下属发电企业的生产运营数据实时采集、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并提供给实时信息监控和三级指标体系对标平。各发电厂的生产实时数据通过实时数据采集通道上传至集团侧的实时信息监控平台,企业管理数据(各发电企业MIS系统,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中的数据)和实时信息监控平台计算统计得出的指标数据,存放在管理数据平台中,作为对标管理平台的数据来源,为发电企业集团管理决策提供即时、准确、直观的信息支撑。

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系统结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等方面的开放性,并具有灵活的扩展功能。用户界面全部采用B/S架构。实时信息监控平台以实时数据库为基础平台,三级指标体系对标平台采用JAVA技术开发,管理数据库使用Oracle。系统全面支持XML、SOAP、Web Service、LDAP、UDDI等当前受到普遍支持的开放标准,保证系统能够与其它平台的应用系统、数据库等相互交换数据并进行应用级的互操作性和互连性。

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可以在数据库层或应用层进行。在不同的层次进行数据交换,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一是数据库层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库层交换数据,大多采用中间表/中间文件的方式,数据提供方定期将数据存入中间表,接收方从中间表/文件获取数据。当传输大量数据时,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缺点是灵活性较差,要求应用双方都能够连接到对方数据库(中间表所在的数据库),通常只能应用于局域网环境;二是应用层进行数据交换,应用层进行数据交换,基本思想是,每个应用系统都提供一套API,供外部系统访问内部数据。所有数据交换,都通过这套API进行,通常成熟的应用软件套件都提供这样的API(如SAP、Oracle的ERP产品)。提供API的方式,比较常见的为RPC方式、COM方式和Web Service方式等。Web Service由于其适用范围广泛,支持异构系统的互连,适用于互联网/广域网环境,正在成为主流。

(三)系统建设实现的主要目标

(1)建设目标

①通过建立实时监控平台辅助安全生产,提高管控水平。实时采集各厂数据,建立统一数据和软件平台;建立实时信息平台,实现发电生产全过程监视;建立异常告警模型,实现异常信息实时提醒。②通过建立集中对标管控平台,不断改善发电指标。搭建基于自动数据采集的对标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对标应用,整合对标资源,提升发电企业管理水平;通过集中平台柔性化对标配置,适应对标需求变化和应用扩展。③对标优化、追求卓越,向同行业优秀企业看齐。建立指标体系、收集指标信息,实现指标的综合查询与统计分析;异常指标管理、问题诊断、信息发布、定制生产报表与报告;通过实时跟踪和对标分析找差距、做比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功能目标

①实时监控,集中监管。通过统一平台和统一实时数据库,实现对发电企业生产全过程监管;对生产实时负荷、运行参数、机组运行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集中监管;对主辅机运行情况、环保超标等自动告警,实现生产回放、异常追溯与闭环管理。②指标管理,实时对标。通过建立统一指标及标杆体系并基于实时可验证的数据分析,促进各项指标的不断优化,提高火电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将机组经济运行指标、环保排放、辅机耗电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自动计算,进行对标分析。

发电企业生产实时分析与对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运行全过程的监管、异常的诊断分析与闭环管理、实时对标与闭环管理、指标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运行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企业信息透明化、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满足发电企业集团的集中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需求。同时,对公开、透明考核及指标的持续改进和管理的不断提升提供了有效工具,为发电企业集团的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撑,可以有效推进发电企业集团的价值提升与管理提升。

[1]王永干.我国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发展[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

[2]杨娜.电力企业战略绩效管理与KPI体系构建[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刘志强,本科学历,工程师,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从事信息化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对标指标体系发电
“发电”
胜利海上油田在对标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胡春华强调:对标对表目标任务 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柠檬亦能发电?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
某N1类车辆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对标及改进
摇晃发电小圆球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摩擦发电